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天津医院承办。本刊创刊至今已有30年,始终是我国骨科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30年来,我们始终以学术质量为根本,以促进骨科事业发展为己任,以造福人民为最终目标。目前,我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学术地位等持续领先。作为骨科学术交流平台,我们欢迎各种类型的稿件,请关注我们、信赖我们、支持我们、与我们一同进步。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23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113/R
邮发代号: 6-17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352
- 国内刊号:12-111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螺旋CT扫描重建在评估腰椎椎间融合术后骨性融合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评估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后椎体间骨性融合的优化参数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结合内固定术后1~4.5年的52例病例59个融合节段,应用16排螺旋CT薄层扫描,做冠状位和矢状位重建,观察椎体间的骨性融合情况,并与腰椎动力位X线片的评估方法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应用16排螺旋CT,采用0.75mm层厚做螺旋扫描,采用B30fmediumsmooth卷积......
作者:方向前;范顺武;张峭巍 刊期: 2007- 10
-
前后路矫形融合术治疗胸腰段/腰段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PUMC Ⅰb/Ⅰc/Ⅱd1型)
目的比较前后两种入路及手术方法治疗特发性胸腰段/腰段脊柱侧凸的疗效.方法青少年特发性脊柱胸腰段/腰段侧凸(PUMCⅠb/Ⅰc/Ⅱd1型)患者28例,分为两组.A组16例,平均14.88岁,行前路短节段矫形融合术;B组12例,平均15.50岁,行后路、椎弓根系统矫形融合术.两组均采用第三代坚强矫形内固定器械.比较两组术前一般资料和术中情况,并通过X线参数,比较两种手术的矫形效果和躯干平衡的矫正情况.......
作者:邱贵兴;王以朋;费琦;沈建雄;仉建国;赵宏;赵宇;赵栋;李佳忆 刊期: 2007- 10
-
肩关节功能评分系统的现状和展望
肩关节疾病引起的疼痛和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运动.如何判断患者肩关节疾病的程度、评估治疗的效果、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优劣等,长期困扰着肩关节外科医生.随着循证医学的深入,外科医生越来越重视临床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研究.功能评分是一种方便有效地采集临床数据的方法.......
作者:戈允申;陈世益 刊期: 2007- 10
-
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研究进展
1955年,Neer[1]首次发表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方法,并报告其优良率及满意率均为90%左右[2,3].但亦有文献报道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较差[4,5],术后可出现肩关节僵硬或疼痛.因肱骨近端骨折发生率较低,故临床处理此类骨折的经验不足.骨折造成骨性标志的破坏、术中假体放置高度及后旋角度的不确定性、大、小结节未达到解剖复位等均可影响肩关节置换术后的疗效及预后.本文拟......
作者:付中国;朱前拯 刊期: 2007- 10
-
兔骨关节炎软骨缺损动物模型的建立
目的探讨建立一种便捷实用的兔骨关节炎软骨缺损动物模型的方法,以适应软骨组织工程技术修复骨关节炎软骨缺损研究的要求.方法5~7月龄新西兰大白兔22只,雌雄不限,体重2.5~3.0kg.根据侧别,分为改良侧(左侧膝)及对照侧(右侧膝).改良侧分别切除兔内侧半月板、前十字韧带并在股骨髌沟部制造一直径4mm,深3mm的软骨缺损,对照侧仅切除内侧半月板和前十字韧带.分别在术后第3周和第6周在双侧股骨髁部和髌......
作者:杨瑞甫;胡蕴玉;吴银松;王臻;黄鲁豫;吕荣;王军;白建平 刊期: 2007- 10
-
人工颈椎复合关节系统假体的研制及生物力学评价
目的探讨自行研制的人工颈椎复合关节系统假体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保留节段活动度及其对邻近椎间活动度的影响.方法人工颈椎复合关节系统假体由两端的关节头假体和中间的人工椎体假体三部分组成,通过杵臼关节模拟正常椎体间多轴运动模式,由钴铬钼合金及聚乙烯塑料材料制成.将经甲醛处理后的21具人体下颈椎标本,通过对颈椎进行三维运动分析,比较假体植入、钉板固定和正常状态下手术节段稳定性和活动度及邻近椎间活动度.结果生......
作者:余剑;雷伟;刘兰涛;吴子祥;付索超 刊期: 2007- 10
-
儿童创伤性胸锁关节后脱位一例报告
患儿男,9岁,4d前因胸部被他人击伤致肿胀、疼痛,左肩关节主动外展受限.患儿伤后曾摄胸片和肩关节正位X线片,均未见异常.近日因患感冒而诊断为肋软骨炎,给予对症治疗,疼痛未缓解.......
作者:吴荣博 刊期: 2007- 10
-
对称性长骨扩展症合并病理性骨折一例报告
患者男,20岁,右下肢渐进性疼痛5个月余.无明确外伤史,无家族发病史,父母非近亲结婚.体检:营养、发育中等,五官对称,双膝无内外翻,身高1.65m,智力正常.......
作者:曹勇 刊期: 2007- 10
-
椎体强化的生物力学回顾(下)
强化技术对治疗后椎体形态学的影响纠正姿势: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初期或一些由于压缩性骨折和假性关节所致的慢性骨折中,刚度的降低可以导致骨折活动的增加,这可以通过动态的屈伸X线片得到证实.在这类骨折中,脊柱的后伸至少可以部分恢复椎体的高度和脊柱后凸.......
作者: 刊期: 2007- 10
-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骨水泥对老年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骨水泥对老年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2004年7月至2005年3月,44例行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男21例,女23例;年龄55~78岁,平均64岁;股骨颈骨折21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5例,髋关节骨关节炎8例.对其凝血功能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包括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试验),分别于......
作者:雷光华;陈鑫;李康华;高曙光 刊期: 2007- 10
动态资讯
- 1 人工关节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
- 2 ABGⅠ代髋臼杯假体翻修原因分析
- 3 左侧双锁骨畸形一例报告
- 4 TGF-β2转染关节软骨细胞的实验研究
- 5 髌骨横轴-股骨通髁线角在评估髌股关节排列紊乱中的作用
- 6 经第2骶椎骶髂螺钉固定技术在成人脊柱侧后凸畸形中的应用
- 7 Salter截骨术与Pemberton截骨术治疗2~3岁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分析
- 8 大鼠脊髓损伤后不同时期移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局部分布
- 9 “/”形小切口钢板螺栓加压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 10 脊柱结核的手术策略
- 11 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临床应用初步报告
- 12 关节镜监视下股骨端横杆式固定重建膝前十字韧带
- 13 周围神经移植联合神经营养因子修复脊髓传导束的实验研究
- 14 弹性髓内钉在四肢原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 15 直腿抬高试验影响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
- 16 内窥镜下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及椎间融合术
- 17 单纯性滑囊结核
- 18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继发骨关节炎五年以上随访研究
- 19 恶性骨肿瘤活检安全性评估
- 20 骨搬运治疗四肢大段骨缺损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