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天津医院承办。本刊创刊至今已有30年,始终是我国骨科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30年来,我们始终以学术质量为根本,以促进骨科事业发展为己任,以造福人民为最终目标。目前,我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学术地位等持续领先。作为骨科学术交流平台,我们欢迎各种类型的稿件,请关注我们、信赖我们、支持我们、与我们一同进步。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23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113/R
邮发代号: 6-17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352
- 国内刊号:12-111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胸腰椎爆裂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
目的分析前路、后路和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0月~2003年10月手术治疗的胸腰椎爆裂骨折89例,男76例,女13例;年龄17~51岁,平均36.8岁.骨折节段:T1110例,T1221例,L129例,L218例,L311例.骨折Magerl分型:A型68例,C型21例.采用后路手术41例,前路手术40例,前后联合入路8例.采用ASIA标准评定神......
作者:夏群;徐宝山;张继东;付国成 刊期: 2004- 12
-
颈椎前路低切迹钛板系统的研制和初步临床应用
目的对自行研制的颈椎前路低切迹钛板系统(anteriorcervicallow-profileplatesystem,ACLPS)进行临床应用评价.方法颈椎前路低切迹钛板系统由医用钛合金材料制成,组件包括钛板、锁固片、固定螺钉及挽救螺钉,切迹低平、锁固简捷、规格多样,并以松质骨螺纹自攻螺钉单皮质固定为特点.临床应用治疗颈椎疾患37例,男23例,女14例;年龄35~74岁,平均50.7岁.颈椎病8例......
作者:俞杭平;范顺武;唐天驷;姜为民;丁亮华 刊期: 2004- 12
-
腹直肌运动诱发电位在诊断中下胸段脊柱脊髓损伤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的腹直肌运动诱发电位(motorevokedpotentials,MEP)检测对中下胸段脊柱脊髓损伤的定性、定位诊断价值.方法取5具成人尸体,通过解剖确定腹直肌的神经支配情况及体表定位.依据体表定位法,测定25例正常成人的双侧腹直肌MEP,得出各节段的正常参考值;并应用于胸椎脊柱脊髓损伤患者23例(全瘫12例,不全瘫11例,损伤节段为T4~T12),测定双侧腹直肌MEP.结果(1......
作者:陈裕光;李佛保;万勇;陈立言;何爱珊 刊期: 2004- 12
-
胸腔镜与开胸前方松解在脊柱侧凸后路矫形中的作用
目的比较胸腔镜与开胸前方松解对脊柱侧凸后路矫形的作用,评估胸腔镜脊柱侧凸前方松解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01年11月~2002年9月共施行14例胸腔镜脊柱侧凸前方松解手术和22例开胸前方松解手术,所有病例均为特发性脊柱侧凸.胸腔镜组男1例,女13例;平均年龄15.9岁;其中KingⅡ型9例,KingⅢ型5例;Cobb角88°±10.4°,柔软度(Bending片侧凸矫正率)25.5%±6.1%;松......
作者:吴亮;邱勇;王斌;朱锋;朱丽华 刊期: 2004- 12
-
骨化灶游离前移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目的应用改良前路减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并分析其疗效.方法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42例134个骨化节段,其中连续型35例122个节段,跳跃型4例9个节段,局限型3例3个节段.术前CT检查骨化灶厚度指数(O-Index)为12.4%~78.8%,平均43.2%.手术经颈前路于椎体开槽,深至椎体后缘时用微型磨钻向骨化灶边缘游离.处理与硬膜严重粘连不宜切除的骨化灶时,可用丝线缝穿骨化灶一侧残余的后纵韧带......
作者:史峰军;刘长胜;张勇;于泉;刁振斌;崔明宇;李春龙;王大勇 刊期: 2004- 12
-
骶骨螺钉经上终板与经前皮质固定的生物力学比较
目的测试骶骨螺钉经上终板固定技术的生物力学性能,并与经前皮质固定技术比较.方法取17具新鲜成年男性骶骨标本,两侧分别采用螺钉经上终板固定和经前皮质固定技术.经前皮质固定的螺钉指向前内侧,平行于终板;经上终板固定的螺钉指向前内侧,矢状面上向头侧成30°~35°角,钉尖对向S1上终板的前部.植入螺钉时测定大扭矩;通过模拟生理应力进行疲劳试验,测定固定刚度变化和拔出力.结果经上终板固定组螺钉大扭矩为(3......
作者:陈亮;陆瓞骥;吕维加;杨惠林;唐天驷 刊期: 2004- 12
-
胫骨轴向旋转运动与膝关节屈伸运动耦合的研究
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前后,胫骨轴向旋转的方向、幅度与胫股关节屈伸运动的关系.方法将6具新鲜男性成人的左侧下肢标本安置于改良Oxford膝关节运动支架,对股内侧、股中间、股外侧肌群分别施以1.25:1.5:1的负荷.在被动屈伸膝关节的过程中,应用激光束发生器和反三角函数的方法,测量∑PFC-PS膝关节假体置换前后胫骨轴向旋转的角度.结果膝关节置换术前,膝关节屈曲10°、20°、30°、60°、90°、......
作者:周一新;蒋毅;张洪;周乙雄;张昊华;及松洁 刊期: 2004- 12
-
神经根型颈椎病根性痛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spondyloticradiculopathy,CSR)是指由于颈椎退变,神经根受压迫等因素导致其支配区域出现一定程度的疼痛、麻木、感觉缺失和反射改变.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主要症状为根性痛.目前神经根型颈椎病根性痛的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学者们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从机械压迫因素、生物化学因素及疼痛产生因素三个方面分析神经根型颈椎病根性痛的发病机制.......
作者:朱巍;贾连顺 刊期: 2004- 12
-
髓核移植的临床应用与基础研究进展
椎间盘退变导致腰腿痛是骨科常见病之一.尽管椎间盘切除术或椎体融合术可以取得一定治疗效果,但并非是针对椎间盘退变本身的治疗.术中不可避免会破坏椎间盘和椎体附件的正常结构,引起继发性脊柱不稳,加速相邻椎间盘的退变,所以远期效果并不理想[1,2].髓核移植是近年来用于治疗早期椎间盘退变的一种新技术[3],从临床和基础研究可分为人工髓核移植、自体髓核或髓核细胞移植、同种异体髓核或髓核细胞移植三个方面.......
作者:廖翔;邵增务;杨述华 刊期: 2004- 12
-
旋转牵拉脊柱导致脊髓传导功能障碍的实验研究
目的模拟脊柱侧凸三维矫形操作,探讨旋转、牵拉脊柱对脊髓传导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6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A、B、C、AA、BB、CC六组,麻醉后记录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evokedpotentials,SEP);暴露L1~L4脊椎,咬去关节突,再次记录SEP,无显著变化即可进行试验.A、B、C三组分别将脊柱旋转20°、35°、50°,持续15min后去除负荷,于旋转后l、5、......
作者:邱勇;凌为其;李卫国;马薇薇;朱丽华 刊期: 2004- 12
动态资讯
- 1 全髋关节翻修术中骨缺损的重建
- 2 XT-2000B型骨质疏松治疗仪简介
- 3 非创伤性半月板损伤关节镜下观察分析
- 4 胫骨髁间隆突孔的发现及其与侵袭性肿瘤隐匿突入行为的关系
- 5 121例脊柱转移瘤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
- 6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椎管成形术后骨化物进展的CT随访研究
- 7 骨骼肌的生物力学
- 8 CTM诊断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研究
- 9 颈椎前路手术后早发性硬膜外血肿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 10 多发伤中股骨干骨折的一期扩髓髓内钉固定
- 11 兔退变椎间盘体内转染hTGF-β1、β3的生物学效应
- 12 Lenke 5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选择性胸腰椎融合手术入路对矢状面重建的影响
- 13 骨组织应力转导过程中主要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 14 正常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的影像学研究
- 15 胸小肌移位术加强后期产瘫患者的屈肘功能
- 16 全膝关节置换术髌骨相关问题的探讨
- 17 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节段切除及骨重建技术
- 18 RANKL/RANK/OPG/NF-κB系统的药物调节对假体周围骨溶解的抑制作用
- 19 防内突加强杯用于髋臼侧骨缺损翻修的临床研究
- 20 左膝巨大游离体一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