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天津医院承办。本刊创刊至今已有30年,始终是我国骨科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30年来,我们始终以学术质量为根本,以促进骨科事业发展为己任,以造福人民为最终目标。目前,我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学术地位等持续领先。作为骨科学术交流平台,我们欢迎各种类型的稿件,请关注我们、信赖我们、支持我们、与我们一同进步。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23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113/R

邮发代号: 6-17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骨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352
  • 国内刊号:12-111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剑桥科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文摘杂志,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华骨科杂志2008年第12期文章
  • Lenke 5型脊柱侧凸前路单棒矫形术中放置钛网对术后矢状面重建的影响

    目的探讨放置钛网对Lenke5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idiopathicscoliosis,AIS)行选择性前路单棒矫形加植骨融合术后矢状面重建的影响.方法40例Lenke5型AIS患者,根据术中植骨方式分为两组,均接受选择性前路单棒矫形术.术中椎间融合植骨时,A组患者放置钛网,B组则单纯以剪碎的自体肋骨和髂骨骨粒植骨.A组女19例,男1例;年龄12~18岁.B组女17例,男......

    作者:邱勇;孙旭;刘臻;马薇薇;王斌;朱泽章;朱锋;俞杨;钱邦平 刊期: 2008- 12

  • 后凸成形术经皮穿刺与椎弓根螺钉植入内倾角的影像学研究

    目的探讨后凸成形术经皮穿刺与椎弓根螺钉植入内倾角的差异,为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术中准确穿刺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选取正常胸腰椎(T8~L5)CT图像120椎,借助计算机软件测量椎弓根螺钉植入内倾角及后凸成形术穿刺方向内倾角及各相关参数,统计分析后凸成形术经皮穿刺与椎弓根螺钉植入内倾角的差异.结果椎弓根内倾角与椎弓根侧距、椎序呈正相关,随着椎序的递增,椎弓根侧距逐渐增大,内倾角也逐渐......

    作者:牛国旗;杨惠林;刘振华;周建生;王根林;王遥伟 刊期: 2008- 12

  • 枢椎经椎板螺钉联合寰椎侧块螺钉内固定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后路经枢椎椎板螺钉联合寰椎侧块螺钉固定技术治疗上颈椎不稳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2003年10月至2006年12月,采用此技术治疗寰枢椎不稳17例,男12例,女5例;年龄34~73岁,平均42.5岁.AndersonⅡ型和Ⅲ型齿突骨折14例,寰椎横韧带断裂1例,先天性游离齿突并寰枢椎不稳2例.均有寰枢椎半脱位或不稳,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颈枕区疼痛,活动受限.枢椎经椎板螺钉固定技术以棘突和椎板的......

    作者:马维虎;刘观燚;徐荣明;孙韶华;赵刘军;胡勇;蒋伟宇;顾勇杰 刊期: 2008- 12

  • 开放性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和多发性骨髓瘤

    目的探讨开放性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的适应证选择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自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对22例患者施行了开放性后路椎管减压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5例为多发性骨髓瘤,17例为脊柱转移瘤.患者年龄36~75岁,平均56.9岁.所有患者术前均有严重的背痛或腰痛并伴有不同程度的下肢神经损害症状,平均疼痛VAS评分为7.4分(5~10分),55个以上椎体节段进行了治疗.术后第......

    作者:杨荣利;郭卫;燕太强;董森;柳剑 刊期: 2008- 12

  • 椎体后凸成形术骨水泥椎间隙内渗漏的随访分析

    目的分析骨水泥椎间隙内渗漏的原因和后果.方法2002年以来应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178例,19例出现骨水泥椎间隙内渗漏(平均椎体内骨水泥的注入量为4.2m1).其中随访时间超过2年以上者15例,男5例,女10例;年龄54~84岁,平均71.2岁.平均随访2年8个月,比较术前与末次随访时背部疼痛评分、渗漏椎间隙高度和MRI指数.结果渗漏椎间隙T10,114例,T11,121例,......

    作者:陈亮;杨惠林;唐天驷 刊期: 2008- 12

  • 保留终板软骨下骨的颈椎后纵韧带悬吊切除技术

    目的介绍既保留终板软骨下骨又可直接减压的后纵韧带悬吊切除技术.为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前路椎间融合提供技术前提.方法91例(91椎间隙),男71例,女20例;年龄31~71岁,平均49.8岁;病程1d~25个月,平均10个月.破碎椎间盘35例,椎间盘突出39例,后纵韧带不完全骨化17例.C2,31例,C3,419例,C4,533例,C5,634例,C6,74例.颈椎脊髓病57例,颈椎神经根病5例,退......

    作者:雪原;王沛;马信龙;李彤;赵宏;孙景城;郭世绂 刊期: 2008- 12

  • 移位髋臼骨折合并不稳定型骨盆后环损伤的临床特征及复位顺序

    目的探讨移位髋臼骨折(displacedacetabularfracture,DAF)合并不稳定型骨盆后环损伤(posteriorpelvicinjury,PPI)的临床特征及复位顺序.方法1997年3月至2007年3月,资料完整的DAF合并PPI患者39例,合并同侧PPI25例、对侧9例、双侧5例.根据AO/OTA分型方法,髋臼A型骨折9例,B型25例,C型5例;骨盆后环B型损伤31例,C型8例......

    作者:贾健;郭志强;武长林;李卫哲;田维;黄洪超;马宝通;张铁良;裴福兴 刊期: 2008- 12

  • 计算机辅助导航模板在下颈椎椎弓根定位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利用逆向工程(reverseengineering,RE)原理和快速成型(rapidprototyping,RP)技术设计一种新的下颈椎椎弓根定位的方法,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方法采用患者CT连续扫描数据集,三维重建软件Amira3.1建立颈椎三维模型,以STL格式导出模型.在UGImageware12.0平台打开三维重建模型,定位三维参考平面.利用RE原理寻找椎弓根的佳进钉钉道.提取椎板的表面解......

    作者:陆声;徐永清;张元智;师继红;李军;冯子良;郭海;陈国平;陈玉兵 刊期: 2008- 12

  • 腰椎手术后假性硬脊膜囊肿五例报告

    因脊柱手术致脑脊液漏合并假性硬脊膜囊肿形成是一种少见的手术并发症,国内仅见个案报道[1,2].自2002年1月至2007年3月诊治因腰椎手术后发生脑脊液漏合并假性硬脊膜囊肿形成5例.......

    作者:刘超;范顺武;蔡宏歆 刊期: 2008- 12

  • 在X线片上确定儿童髋关节头臼同心圆圆心

    在儿童髋关节脱位的治疗中,一般将股骨头与髋臼是否恢复同心圆关系作为衡晕髋关节复位良好的指标之一.但如何确定儿童髋关节头臼同心圆圆心文献鲜有报道.为此,我们对56名儿童80个正常髋关节的正位X线片进行了测量,初步探讨儿童髋关节头臼同心圆圆心的位置.......

    作者:张发智 刊期: 2008-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