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天津医院承办。本刊创刊至今已有30年,始终是我国骨科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30年来,我们始终以学术质量为根本,以促进骨科事业发展为己任,以造福人民为最终目标。目前,我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学术地位等持续领先。作为骨科学术交流平台,我们欢迎各种类型的稿件,请关注我们、信赖我们、支持我们、与我们一同进步。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23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113/R

邮发代号: 6-17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骨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352
  • 国内刊号:12-111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剑桥科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文摘杂志,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华骨科杂志2005年第5期文章
  • 双切口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目的探讨双切口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可行性及临床结果.方法自2004年2月至6月,采用双切口技术对17例患者施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男7例,女10例;年龄58~75岁,平均69岁.术前诊断为髋关节骨关节炎5例、股骨头坏死4例、股骨颈囊内骨折8例.均采用Zimmer公司的小切口工具及Versys非骨水泥型假体,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住院天数及并发症.结果全部病例随访6~12个月,平......

    作者:张先龙;沈灏;眭述平;王琦;蒋垚;曾炳芳 刊期: 2005- 05

  • 胸腰椎骨折脱位伤椎固定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探讨后路手术治疗合并前、后纵韧带断裂及椎间盘破裂的胸腰椎脊柱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2001年1月至2004年5月收治18例合并前、后纵韧带断裂及椎间盘破裂的脊柱骨折脱位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9~58岁,平均38岁,均合并截瘫.受伤节段为T11~L3.侧位X线片示骨折椎体楔形变,其中6例椎体后缘高度有丢失.骨折椎体高度压缩程度为1/4~3/4,上位椎体向前脱位25%~100%,2例合并侧方脱位.均......

    作者:李晶;吕国华;王冰;卢畅;康意军;马泽民;邓幼文;陈飞;刘伟东 刊期: 2005- 05

  • 经皮椎板间隙入路L5S1椎间盘切除术

    目的探讨经皮椎板间隙入路内窥镜激光辅助椎间盘切除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2年5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L5S1椎间盘突出症病例168例,全部采用局麻下经皮椎板间隙入路内窥镜激光辅助椎间盘切除术,男92例,女76例;年龄18~73岁,平均42.8岁.依据Yeung分型,中央型22例、旁正中型120例、椎间孔型23例、椎间孔外侧型3例.其中钙化突出椎间盘8例,游离椎间盘......

    作者:杨波;刘尚礼;LEE Sangho;TSANG Yisheng;李斯明 刊期: 2005- 05

  • 股骨远端旋转对线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正常人股骨远端旋转对线标志的相互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2名志愿者115个正常膝关节进行MR矢状位扫描,股骨远端三维重建后测量轴线参数,包括股骨后髁角、髁扭转角、前后轴线的垂线与后髁轴线夹角、前后轴线的垂线与外科上髁轴线夹角、临床上髁轴线与外科上髁轴线夹角.依性别和侧别分组,分析两组间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股骨后髁角范围0.62°~6.75°,平均3.44°±1.08°;髁扭转角范围......

    作者:林源;曲铁兵;荀宝通;潘江;杜光伟 刊期: 2005- 05

  • 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症的早期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早期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症在减压手术同时进行内固定的意义.方法退行性下颈椎不稳症82例,男51例,女31例;平均年龄54.3岁.其中有颈肩痛13例,神经根征28例,脊髓征25例,神经根、脊髓征并存16例.MRI可见不同程度的椎管受压;过伸过屈位X线片显示受压平面椎体间角度位移超过10°或水平位移超过3mm.依据颈椎退变过程和Kirkaldy-Willis分期标准,结合X线片、MRI影像资料诊断......

    作者:申勇;张英泽;吴华荣;任东风;丁文元;张为 刊期: 2005- 05

  • 后外侧入路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目的探讨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hiparthroplasty,THA)的适应证、技术要点及临床初步结果.方法2003年3月至2005年3月,采用改良后外侧入路的小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患者43例49髋,男22例,女21例;年龄22~79岁,平均53.2岁.体重指数17.1~30.2,平均23.4.同期采用常规后外侧入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35例43髋.两组年龄、性别及体......

    作者:李子荣;史振才;郭万首;张念非;孙伟;林朋 刊期: 2005- 05

  • 腰椎间盘MRI高信号区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和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腰椎间盘纤维环后方MRI高信号区的组织病理学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52例经保守治疗无效、CT片显示无腰椎间盘突出的下腰痛患者行腰椎MR检查及腰椎间盘造影术.男39例,女13例;平均年龄38.8岁.选择纤维环后方出现高信号区的部分病例行腰椎后路椎间盘切除、椎体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术中收集包括高信号区部位的椎间盘.对标本行矢状面连续组织学切片,光镜下观察高信号区椎......

    作者:彭宝淦;侯树勋;吴闻文;张春丽;杨毅 刊期: 2005- 05

  • 椎间盘组织工程研究进展

    下腰痛是困扰骨科临床治疗的一大顽症,发病率高.腰椎间盘退变是其主要原因,腰椎间盘一旦发生退变,则难以逆转.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椎间盘退变引起的临床症状,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还会产生相应的并发症.此外,髓核摘除椎间融合术使椎间盘丧失了其基本功能--关节活动,不可避免地会加速相邻节段椎间盘的退变.理想的外科治疗方法是修复.......

    作者:李华壮;周跃 刊期: 2005- 05

  • 颈椎椎间融合器融合效果的在体动物研究

    目的在活体山羊颈椎上比较三面皮质自体骨、垂直圆柱体Harmscage及方盒形Carboncage的椎间融合效果.方法取24只成年雄性山羊,随机分为三组:自体骨组、Harmscage组及Car-boncage组.所有动物均行C3-4椎间盘切除术并分别植入以上内植物.于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1、2、4、8、12周摄颈椎正侧位X线片,于侧位X线片上测量平均椎间高度、椎间角及前凸角;术后12周处死动物,取C......

    作者:顾宇彤;贾连顺;陈统一;陈雄生;肖建如;倪斌;袁文;齐进;汪军;崔淑芳 刊期: 2005- 05

  • cAMP诱导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再生

    目的观察在体给入环磷酸腺苷(cyclicadinosinemonophosphate,cAMP)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56只SD大鼠制成脊髓T10背侧半切断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六组.各组分别在脊髓损伤局部、大脑运动皮层和T6蛛网膜下腔内给入cAMP或生理盐水.动物存活6周后处死,制作脊髓组织切片,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损伤区局部神经丝的分布;通过皮质脊髓束和脊髓顺行追踪观察皮质脊髓束和脊......

    作者:陈向荣;蒋晖;游思维;鞠躬;金大地 刊期: 2005-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