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天津医院承办。本刊创刊至今已有30年,始终是我国骨科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30年来,我们始终以学术质量为根本,以促进骨科事业发展为己任,以造福人民为最终目标。目前,我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学术地位等持续领先。作为骨科学术交流平台,我们欢迎各种类型的稿件,请关注我们、信赖我们、支持我们、与我们一同进步。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23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113/R

邮发代号: 6-17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骨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352
  • 国内刊号:12-111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剑桥科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文摘杂志,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华骨科杂志2002年第9期文章
  • 骨质疏松与老年髋部骨折

    目的观察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与同性别年轻人骨密度峰值的差别,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与同年龄组健康老年人骨密度的差异,及近11年来老年髋部骨折发生的一般规律.探索老年髋部骨折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测量20~35岁年龄组正常男性和女性的腰椎、股骨颈、Ward三角及大转予区的骨密度值;测量60岁以上健康老年男性及女性各年龄组的骨密度值;测量60岁以上新人院髋部骨折男、女性患者的骨密度值.所有结果均进行统计学处理......

    作者:文良元;许多良;蔡恒江;黄公怡;童伟林;吴铁强 刊期: 2002- 09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进展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kneearthroplasty,TKA)后股骨远端骨折在临床上很少见,发病率为0.3%~2.5%[1-3].一旦发生,处理却十分棘手.随着TKA手术数量的逐步增加,这类骨折的发生亦将增多.......

    作者:祝云利;吴海山;周维江 刊期: 2002- 09

  • VEGF、TGF-β1在骨缺损不愈合中表达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骨缺损不愈合和骨折愈合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TGF-β1)的表达差异,研究骨缺损不愈合的分子机理,进一步探讨VEGF和TGF-β1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建立兔桡骨干骨缺损不愈合模型和骨折愈合模型,术后1、2、4、6、8、12周取标本,进行组织......

    作者:马信龙;谢军;王沛;冯世庆;李晖;王志刚;刘涛 刊期: 2002- 09

  • 低温保存嗅神经鞘细胞移植对脊髓轴突再生的影响

    目的观察低温保存(-120℃)的嗅神经鞘细胞(OECs)移植对脊髓轴突再生及神经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将分离培养的SD大鼠OECs冻存2周,复温后移植于12只成年SD大鼠T10水平SCI模型的脊髓两断端,另12只对照组SD大鼠只注入DMEM.分别于移植后6、12周行下肢功能评价、MEP检测、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动物存活率均为75%.移植后6周,实验组及对照组动物下肢瘫痪,......

    作者:沈慧勇;吴燕峰;唐勇;陈燕涛;程志安 刊期: 2002- 09

  • 应用Illizarov技术治疗小儿胫骨大段缺损致过度生长一例报告

    患儿女,8岁.因左胫骨纤维异常增殖症于1年前在本院行病灶刮除,异体骨植骨,术后复发,于1999年3月22日再次入院.9d后行病段骨切除,胫骨上段延长移位术.于胫骨上、下端各穿入2枚直径2.5mm克氏针,再于胫骨上段正常骨内平行穿人2枚2.5mm克氏针,分别固定在外固定架上.于胫骨前方中下段做弧形切口,骨膜外显露病段胫骨,切除长11cm的病段骨及骨膜.......

    作者:吴其常;苗旭漫;王东生 刊期: 2002- 09

  • 后侧贴附植骨治疗先天性胫骨前弓畸形

    先天性胫骨前弓畸形是一种少见的畸形,其发生率占新生儿的1/250000,其严重后果往往是在一次外伤后骨折不愈合或由于误诊进行单纯截骨矫形术后不愈合形成假关节.对其治疗的方法很多,但效果并不理想.我们自1995~2000年应用自体髂骨块胫骨后侧贴附植骨治疗先天性胫骨前弓畸形3例,效果满意.......

    作者:占蓓蕾;叶舟 刊期: 2002- 09

  • 腕关节镜下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

    目的探讨腕关节镜监视下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方法,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方法39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在腕关节镜监视下将骨折块撬拨复位,达到关节面基本平整,移位小于2mm.然后用克氏针、螺钉或有限切开支撑钢板固定,必要时结合外固定支架维持稳定固定.进一步检查腕关节内韧带,特别是舟月韧带、月三角韧带和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riangularfibrocartilagecomplex,TFCC)......

    作者:史定伟;侯筱魁;王友;张峻;顾延 刊期: 2002- 09

  • 屈曲位骨性强直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技术与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屈曲位骨性强直的膝关节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自1987年12月~2000年12月,对16例30膝屈曲位骨性强直的患者,采用髌旁内侧入路、二次截骨加软组织平衡的方法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术中选择对骨性融合的髌股及胫股关节进行切割的正确方法,使切割中的骨量分配及关节线的定位恰如其分.经过随访,进行膝关节活动度的测量和膝关节HSS评分,用以评价手术效果.结果经过平均67.......

    作者:吕厚山;关振鹏;袁燕林;寇伯龙 刊期: 2002- 09

  • H/G非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中期随访结果

    目的观察H/G非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中期的随访结果.方法对35例40髋H/G非骨水泥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进行了6年~10年2个月,平均7.5年的随访.临床随访根据Harris的评分方法进行评分,X线随访根据Amstutz的分区方法将股骨侧分为7个区,髋臼侧分为4个区进行观察.结果临床随访:Harris评分术后3年平均95分,5年平均89分,7.5年平均83分.Harris评分低于85分者......

    作者:文立成;马忠泰;李军;柴卫兵 刊期: 2002- 09

  •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全髋关节置换术

    目的了解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32例36髋,随访28例31髋,随访时间平均9.5年(35~18年).脱位分类:低位脱位或半脱位15髋,中位脱位11髋,高位脱位5髋.固定方法:髋臼侧,10髋为骨水泥固定,21髋为非骨水泥固定;股骨侧,12髋为骨水泥固定,19髋为非骨水泥固定.结果1例术中发生小转子劈裂,1例术后发生下肢静脉炎,3例......

    作者:郭艾;王志义;罗先正;李强;吴杰 刊期: 2002-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