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天津医院承办。本刊创刊至今已有30年,始终是我国骨科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30年来,我们始终以学术质量为根本,以促进骨科事业发展为己任,以造福人民为最终目标。目前,我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学术地位等持续领先。作为骨科学术交流平台,我们欢迎各种类型的稿件,请关注我们、信赖我们、支持我们、与我们一同进步。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23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113/R

邮发代号: 6-17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骨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352
  • 国内刊号:12-111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剑桥科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文摘杂志,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华骨科杂志2011年第10期文章
  • 骨肉瘤血清蛋白标志物的初步研究

    目的利用Link-test统计方法整合分析基因芯片和蛋白质质谱分析数据寻找骨肉瘤血清蛋白标志物.方法利用基因芯片检测从骨肉瘤细胞系(MG-63、Saos-2和U-2OS)中筛选骨肉瘤候选标志基因;运用蛋白质质谱分析技术分析27个骨肉瘤患者血清标本及47个健康人的血清标本,从中筛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蛋白质质谱峰;采用Link-test统计方法对筛选到的骨肉瘤候选标志基因和蛋白质质谱峰进行相关性分析......

    作者:李国东;蔡郑东;陈楷;程飚;孙业青;孙伟;李健;李全 刊期: 2011- 10

  • 腰椎滑脱症的微创减压、复位与融合内固定术

    脊柱滑脱症(spondylolisthesis)是指“一个椎体与其相邻的下一个椎体相对向前滑移,并由此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病理过程”.随着现代外科技术的发展,在腰椎滑脱症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很大进展,特别是现代微创外科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使腰椎滑脱症的外科手术治疗发生革命性改变.......

    作者:周跃 刊期: 2011- 10

  • 微创可扩张通道辅助腰椎融合术之管见

    建立一个可以到达手术部位的微创工作通道是进行脊柱微创手术的前提条件,从经皮穿刺针管、经皮切吸工作套管、椎间孔镜及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discectomy,MED)工作通道到X-Tube、MastQuadrant,微创工作通道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变得更加灵活多样,脊柱微创手术也从早期的椎间盘介入手术发展到微创椎间融合及内固定手术.......

    作者:贺石生 刊期: 2011- 10

  • 发展脊柱微创技术应重视解剖学的研究

    当前,各种脊柱微创技术蓬勃发展,在各类脊柱疾患的临床治疗中取得较好的实际效果和良好的社会效益,越来越多的脊柱外科医师和医疗单位着手开展脊柱微创技术.而众所周知,微创不等于“小切口”,微创技术的开展不仅需要先进设备和特殊器械的支持,更需要临床医师掌握更为全面、详细的局部解剖学知识;鉴于脊柱及毗邻结构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在当前脊柱微创技术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需要进一步重视脊柱解剖学的研究与培训.......

    作者:姜建元 刊期: 2011- 10

  • 腔镜辅助技术在脊柱外科的应用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脊柱微创技术得到快速的发展与普及.胸腹腔镜辅助技术以创伤小、恢复快、切口美观等许多优点受到医师与患者的青睐,在脊柱外科界被越来越多地推广应用,同时也为脊柱疾患的腔镜微创化治疗提供方向与途径.......

    作者:王文军;姚女兆 刊期: 2011- 10

  • 浅谈经皮脊柱内固定技术

    随着临床医学技术水平的进步和医疗设备的改善,经皮脊柱内固定技术在我国得到广泛开展,提高和发展微创外科技术是外科医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但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微创外科技术的两重性,正确掌握其适应证,充分发挥经皮脊柱内固定技术的优势.......

    作者:池永龙 刊期: 2011- 10

  •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结合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性.方法采用Sextant微创脊柱系统结合椎体内植骨技术治疗无神经功能损害、载荷分享评分≥7分的胸腰椎A型骨折患者20例,并与同期行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椎体内植骨治疗的20例患者进行比较,观察两组间的临床及影像学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患者间性别、年龄、手术时机及载荷分享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手术时间及出血量经皮组明显小于开放组(P<0.05......

    作者:李方财;陈其昕;陈维善;陈刚 刊期: 2011- 10

  • 经皮前路螺钉固定治疗枢椎齿状突骨折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皮和开放前路螺钉固定治疗枢椎齿状突骨折,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方法2003年3月至2010年5月,115例齿状突骨折患者接受前路螺钉固定治疗并获得随访.年龄16~71岁,平均43.5岁.经皮固定组47例:Ⅱ型骨折42例,浅Ⅲ型骨折5例;采用经皮工作通道下前路螺钉固定.开放固定组68例:Ⅱ型骨折61例,浅Ⅲ型7例;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方法治疗.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者......

    作者:王建;周跃;任先军;张正丰;李长青;初同伟;王卫东;郑文杰;潘勇 刊期: 2011- 10

  • Disc-FX通道系统辅助下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早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在Disc-FX通道系统辅助下采用髓核摘除、射频消融和纤维环成型的“三合一”技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我院对40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行Disc-FX通道系统辅助下的“三合一”技术治疗,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32~58岁,平均38.7岁.对治疗前和术后1周、3个月、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scale,......

    作者:张为;王会旺;焦甲勋;王云霞;杨大龙;丁文元;申勇 刊期: 2011- 10

  • 经皮后外侧腰椎间孔入路椎间盘工作区域的解剖学研究

    目的通过对健康成人尸体标本的解剖和测量,对经皮后外侧腰椎间孔入路的椎间盘工作区域进行应用解剖学研究.方法对25具尸体标本(年龄45~65岁,身高150~176cm)进行腰椎椎间孔解剖学研究,首先在矢状面上测量椎间隙后缘高度(h),神经根与椎间盘平面的倾斜角(β),神经根后缘与椎间盘后缘水平距离(d),椎间孔在上、下终板平面上的神经根后缘与下位椎体上关节突外缘的距离(a1,a2);去除关节突后显露神......

    作者:顾昕;贺石生;张海龙;刘碧峰 刊期: 2011-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