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天津医院承办。本刊创刊至今已有30年,始终是我国骨科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30年来,我们始终以学术质量为根本,以促进骨科事业发展为己任,以造福人民为最终目标。目前,我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学术地位等持续领先。作为骨科学术交流平台,我们欢迎各种类型的稿件,请关注我们、信赖我们、支持我们、与我们一同进步。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23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113/R
邮发代号: 6-17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352
- 国内刊号:12-111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椎间盘退变的发生机制及其修复的生物学进展
椎间盘退变常导致髓核突出、椎管狭窄、小关节退变和脊柱节段不稳而引起腰腿痛.近年来报道因椎间盘退变而引起的腰腿痛患病率高达60%~80%[1].目前国内外治疗椎间盘退变的措施主要有药物、激素、物理疗法、开放手术及内窥镜和经皮椎间盘镜等微创手术,这些方法虽然能缓解临床症状,但并非是针对椎间盘退变本身的治疗.手术治疗中不可避免地会改变椎间盘的正常结构,进而继发脊柱不稳,不但难以预防椎间盘退变,而且还存在......
作者:张银刚;郭雄 刊期: 2004- 02
-
三维医学图像重建及计算机手术导航在脊柱外科的应用
近几年,伴随计算机图形技术的迅猛发展及超级图像工作站、医学影像设备的不断升级,将空间三维定位系统、计算机医学图像处理及三维可视化技术应用于临床,建立定量诊断、手术模拟与预测、立体定向导航和远程医疗等计算机辅助外科手术系统的研究,已成为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的热门领域,其应用前景引人瞩目.......
作者:叶哲伟;杨述华 刊期: 2004- 02
-
嗅神经鞘细胞促进脊髓神经再生的研究进展
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是造成瘫痪的主要病因,其治疗关键是促进受损脊髓神经轴突的再生.因此,当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生物移植,实验研究多集中在胚胎细胞、周围神经、多能干细胞、雪旺细胞(Schwanncell,SC)、少突胶质细胞和嗅神经鞘细胞(olfactoryensheathingcell,OEC)等.OEC是一种神经胶质细胞,由于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尤其是在治疗神经系统......
作者:朱悦;王锋 刊期: 2004- 02
-
天鹅记忆接骨器对长骨干骨折愈合的影响
目的探讨天鹅记忆接骨器(swan-1ikememorycompressiveconnector,SMC)对实验性长骨干骨折愈合过程中骨力学性能、形态结构和微循环的影响.方法56只新西兰大白兔行双侧肱骨干截骨后,随机选取一侧用SMC固定,对侧用四孔加压接骨板(dynamiccompressiveplate,DCP)固定.分别于术后2、4、8、12、16、20周取材,行应力遮挡试验、CT扫描和水平扭转......
作者:康庆林;张春才;高堂成 刊期: 2004- 02
-
颈椎终板结构的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研究颈椎终板不同位点生物力学特性的分布规律。方法选用人体新鲜颈椎标本66椎,对终板平面上的20个特定测试点进行压缩试验,用直径2mm的半球形压头以0.03mm/s的速度垂直终板平面下压2mm,由所得的压缩力-位移曲线计算大压缩力及刚度,采用析因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1)颈椎各节段之间大压缩力及刚度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由上而下呈逐渐减小趋势。终板矢状方向上各点之间大压缩......
作者:李鉴轶;朱青安;原林;赵卫东;林荔军;黄文华;吴旸 刊期: 2004- 02
-
腰椎原始神经外胚叶瘤一例报告
患者女,8岁.因腰部疼痛不适2个月,双下肢疼痛并不全瘫2周入院.患者入院时不能行走,大小便功能障碍.查体:双下肢自膝关节以下痛觉敏感,肌力2~3级,腱反射减弱.X线片显示:L5椎体及左侧椎弓根破坏,椎间隙狭窄,椎体轻度压缩.CT显示:L5椎体及椎弓根骨质破坏,左侧椎体前外方和椎管内有软组织阴影.......
作者:贺石生;赵杰;侯铁胜;贾正华 刊期: 2004- 02
-
对脊柱微创外科手术的粗浅认识(点评)
减压、矫形、固定及融合是脊柱手术的直接目标,并由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由于脊柱的解剖部位深在、结构复杂,所以大多数脊柱外科的手术创伤较大,风险也大.因此,在脊柱外科领域中,微创外科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有一定的空间.......
作者:党耕町 刊期: 2004- 02
-
内窥镜下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及椎间融合术
目的观察内窥镜下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及椎间融合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2年10月,对26例患者实施内窥镜下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及椎间融合术.其中获得3个月以上随访者16例,男12例,女4例;年龄23~65岁,平均53.2岁.颈椎外伤合并椎间盘突出症3例,脊髓型颈椎病8例,孤立性颈椎后纵韧带骨化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3例.单间隙4例,双间隙12例.病变节段:C3,42个,C4,511个,C5,613个,C6......
作者:郑燕平;宫良泰;刘新宇;杜伟;王洪彬;郭公英 刊期: 2004- 02
-
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脊柱溶骨性肿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在脊柱溶骨性肿瘤治疗中的价值.方法2000年2月~2003年6月收治脊柱转移瘤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40例,均有背部疼痛症状,6例有神经根损伤症状,1例截瘫.CT或MRI显示脊椎溶骨性破坏,21例累及椎体后壁.行PVP治疗共42例次59个椎体,包括1个颈椎,29个胸椎,27个腰椎,2个骶椎;54椎单侧注射,5椎双侧注......
作者:徐宝山;胡永成;唐天驷;倪才方;周静;王林森;徐瑾 刊期: 2004- 02
-
对腰椎后路椎间盘镜技术的一些看法(点评)
MED手术于1999年引进我国,并迅速推广.直至2003年初,已有200多家医院开展了MED,可见MED是微创脊柱外科中发展快,应用广的技术.MED具有微创、效果确实和容易掌握等特点,国内外文献报道其术后1年内优良率超过90%.然而有一些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作者:刘尚礼 刊期: 2004- 02
动态资讯
- 1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评估方法的研究
- 2 骨肉瘤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结合短肽的体内功能验证
- 3 胫骨上干骺端缓慢牵伸延长对兔膝关节软骨形态的影响
- 4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后关节线位置对内外侧间室应力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 5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全脊柱三维MRI特点及与侧凸严重度相关性研究
- 6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周炎性假瘤的诊断与治疗
- 7 外固定技术新进展暨第二届计算机辅助空间外固定支架学习班通知
- 8 X线与MRI比较Perthes病股骨头突出指数的测量
- 9 第三届全国组织工程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 10 通力协作、共同提高脊柱转移瘤的治疗水平
- 11 足底缺损的修复及感觉重建的随访
- 12 单纯后路脊椎切除治疗僵硬型角状脊柱后凸畸形
- 13 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的近期疗效及其并发症分析
- 14 手术机器人系统在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15 全膝关节置换假体的设计(上)
- 16 2002年全国骨科学新进展暨临床经验学术交流会会议通知
- 17 甲状旁腺激素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 18 髓核移植的临床应用与基础研究进展
- 19 移位肩盂骨折的手术治疗
- 20 同体位一期前后联合入路脊柱肿瘤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