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天津医院承办。本刊创刊至今已有30年,始终是我国骨科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30年来,我们始终以学术质量为根本,以促进骨科事业发展为己任,以造福人民为最终目标。目前,我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学术地位等持续领先。作为骨科学术交流平台,我们欢迎各种类型的稿件,请关注我们、信赖我们、支持我们、与我们一同进步。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23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113/R

邮发代号: 6-17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骨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352
  • 国内刊号:12-111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剑桥科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文摘杂志,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华骨科杂志2004年第2期文章
  • 椎间盘退变的发生机制及其修复的生物学进展

    椎间盘退变常导致髓核突出、椎管狭窄、小关节退变和脊柱节段不稳而引起腰腿痛.近年来报道因椎间盘退变而引起的腰腿痛患病率高达60%~80%[1].目前国内外治疗椎间盘退变的措施主要有药物、激素、物理疗法、开放手术及内窥镜和经皮椎间盘镜等微创手术,这些方法虽然能缓解临床症状,但并非是针对椎间盘退变本身的治疗.手术治疗中不可避免地会改变椎间盘的正常结构,进而继发脊柱不稳,不但难以预防椎间盘退变,而且还存在......

    作者:张银刚;郭雄 刊期: 2004- 02

  • 三维医学图像重建及计算机手术导航在脊柱外科的应用

    近几年,伴随计算机图形技术的迅猛发展及超级图像工作站、医学影像设备的不断升级,将空间三维定位系统、计算机医学图像处理及三维可视化技术应用于临床,建立定量诊断、手术模拟与预测、立体定向导航和远程医疗等计算机辅助外科手术系统的研究,已成为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的热门领域,其应用前景引人瞩目.......

    作者:叶哲伟;杨述华 刊期: 2004- 02

  • 嗅神经鞘细胞促进脊髓神经再生的研究进展

    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是造成瘫痪的主要病因,其治疗关键是促进受损脊髓神经轴突的再生.因此,当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生物移植,实验研究多集中在胚胎细胞、周围神经、多能干细胞、雪旺细胞(Schwanncell,SC)、少突胶质细胞和嗅神经鞘细胞(olfactoryensheathingcell,OEC)等.OEC是一种神经胶质细胞,由于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尤其是在治疗神经系统......

    作者:朱悦;王锋 刊期: 2004- 02

  • 天鹅记忆接骨器对长骨干骨折愈合的影响

    目的探讨天鹅记忆接骨器(swan-1ikememorycompressiveconnector,SMC)对实验性长骨干骨折愈合过程中骨力学性能、形态结构和微循环的影响.方法56只新西兰大白兔行双侧肱骨干截骨后,随机选取一侧用SMC固定,对侧用四孔加压接骨板(dynamiccompressiveplate,DCP)固定.分别于术后2、4、8、12、16、20周取材,行应力遮挡试验、CT扫描和水平扭转......

    作者:康庆林;张春才;高堂成 刊期: 2004- 02

  • 颈椎终板结构的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研究颈椎终板不同位点生物力学特性的分布规律。方法选用人体新鲜颈椎标本66椎,对终板平面上的20个特定测试点进行压缩试验,用直径2mm的半球形压头以0.03mm/s的速度垂直终板平面下压2mm,由所得的压缩力-位移曲线计算大压缩力及刚度,采用析因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1)颈椎各节段之间大压缩力及刚度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由上而下呈逐渐减小趋势。终板矢状方向上各点之间大压缩......

    作者:李鉴轶;朱青安;原林;赵卫东;林荔军;黄文华;吴旸 刊期: 2004- 02

  • 腰椎原始神经外胚叶瘤一例报告

    患者女,8岁.因腰部疼痛不适2个月,双下肢疼痛并不全瘫2周入院.患者入院时不能行走,大小便功能障碍.查体:双下肢自膝关节以下痛觉敏感,肌力2~3级,腱反射减弱.X线片显示:L5椎体及左侧椎弓根破坏,椎间隙狭窄,椎体轻度压缩.CT显示:L5椎体及椎弓根骨质破坏,左侧椎体前外方和椎管内有软组织阴影.......

    作者:贺石生;赵杰;侯铁胜;贾正华 刊期: 2004- 02

  • 对脊柱微创外科手术的粗浅认识(点评)

    减压、矫形、固定及融合是脊柱手术的直接目标,并由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由于脊柱的解剖部位深在、结构复杂,所以大多数脊柱外科的手术创伤较大,风险也大.因此,在脊柱外科领域中,微创外科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有一定的空间.......

    作者:党耕町 刊期: 2004- 02

  • 内窥镜下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及椎间融合术

    目的观察内窥镜下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及椎间融合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2年10月,对26例患者实施内窥镜下前路颈椎间盘切除及椎间融合术.其中获得3个月以上随访者16例,男12例,女4例;年龄23~65岁,平均53.2岁.颈椎外伤合并椎间盘突出症3例,脊髓型颈椎病8例,孤立性颈椎后纵韧带骨化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3例.单间隙4例,双间隙12例.病变节段:C3,42个,C4,511个,C5,613个,C6......

    作者:郑燕平;宫良泰;刘新宇;杜伟;王洪彬;郭公英 刊期: 2004- 02

  • 经皮椎体成形术在脊柱溶骨性肿瘤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在脊柱溶骨性肿瘤治疗中的价值.方法2000年2月~2003年6月收治脊柱转移瘤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40例,均有背部疼痛症状,6例有神经根损伤症状,1例截瘫.CT或MRI显示脊椎溶骨性破坏,21例累及椎体后壁.行PVP治疗共42例次59个椎体,包括1个颈椎,29个胸椎,27个腰椎,2个骶椎;54椎单侧注射,5椎双侧注......

    作者:徐宝山;胡永成;唐天驷;倪才方;周静;王林森;徐瑾 刊期: 2004- 02

  • 对腰椎后路椎间盘镜技术的一些看法(点评)

    MED手术于1999年引进我国,并迅速推广.直至2003年初,已有200多家医院开展了MED,可见MED是微创脊柱外科中发展快,应用广的技术.MED具有微创、效果确实和容易掌握等特点,国内外文献报道其术后1年内优良率超过90%.然而有一些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作者:刘尚礼 刊期: 2004-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