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天津医院承办。本刊创刊至今已有30年,始终是我国骨科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30年来,我们始终以学术质量为根本,以促进骨科事业发展为己任,以造福人民为最终目标。目前,我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学术地位等持续领先。作为骨科学术交流平台,我们欢迎各种类型的稿件,请关注我们、信赖我们、支持我们、与我们一同进步。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23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113/R

邮发代号: 6-17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骨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352
  • 国内刊号:12-111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剑桥科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文摘杂志,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华骨科杂志2006年第3期文章
  • 胸椎黄韧带骨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胸椎黄韧带骨化(ossificationofligamentumflavum,OLF)早由LeDoubl于1912年提出,1920年Polgar首次报告了OLF侧位X线表现.胸椎黄韧带是胸椎后方主要的稳定结构,正常情况下对胸脊髓起保护作用,发生骨化时可单独或合并其他病变压迫脊髓,导致胸椎管狭窄、脊髓功能障碍[1].而胸椎OLF的发病机制尚处于研究阶段,本文就胸椎OLF的发病机制予以综述.......

    作者:范东伟;陈仲强 刊期: 2006- 03

  • 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研究进展

    下腰痛正日益成为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一种疾病,60%~80%的成年人均经历过不同程度的下腰痛[1].在发达国家,下腰痛是失业甚至致残的首要病因.腰椎间盘退变是下腰痛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关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病理过程及治疗方法的研究近年有了新的进展.......

    作者:吕学敏;田伟;刘波;李勤 刊期: 2006- 03

  • 椎间盘退行性变的生物学机制

    人类椎间盘退行性变是一种患病率很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疾病.60岁以上人群椎间盘退行性变的患病率达90%.研究椎间盘的变化规律和退行性变的机制有助于了解发病机制,寻求更好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作者:张旗涛;王立春;姚猛 刊期: 2006- 03

  • 低频超声对万古霉素骨水泥药物释放的影响

    目的在体外和动物体内条件下研究低频超声对抗生素骨水泥(antibiotic-loadedbonecement,ALBC)的促释放作用及其规律.方法制作载万古霉素ALBC的体外试件和体内试件.分别将质量分数为5%和10%的ALBC体外试件随机分为对照组、100mW/cm2超声组和300mW/cm2超声组.所有试件于40mlPBS中浸泡8h后,超声组接受超声干预30min,观察浸泡24h内药物累积浓度......

    作者:严世贵;蔡迅梓;张建良;吴浩波 刊期: 2006- 03

  • 膝关节后十字韧带硬纤维瘤一例报告

    患者男,49岁.右膝后内侧酸胀、疼痛,膝关节僵硬、屈曲受限2个月入院.无明确外伤史.查体:右膝后内侧压痛,膝关节活动受限,伸屈范围0°-110°.X线片示膝关节轻度退行性变.MRI显示右膝关节后十字韧带粗大,呈2.5cm×2.0cm团状异常信号影.T1WI为近似肌肉的低信号影,周边可见更低信号影围绕;T2WI为高信号影,边界清晰,局限在后十字韧带内(图1,2).增强扫描病灶稍不均匀,中等强化,周边......

    作者:张卫国;王宏;王立德;张秋萍;郎志瑾 刊期: 2006- 03

  • 肌肉骨骼生物力学的现状与展望

    肌肉骨骼生物力学的现状目前,肌肉骨骼生物力学不仅要适应所有应用力学先进的理论和技术,还要不断丰富和挑战力学已存在的分支和新领域.这一专业在运动和娱乐器材的设计、运动员的训练、环境和工作条件的改善(生物工程学领域)、工作和交通的安全性等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此外,它还主要服务于医学领域的以下几个方面:骨科、康复医学、运动医学、整形和颌面外科、牙科等.毫无疑问,现在是吸收和补充那些受过良好培训的应用力......

    作者:赵以甦 刊期: 2006- 03

  • 层揭薄化法减压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合并脊髓病

    目的介绍层揭薄化法减压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合并脊髓病,并探讨其疗效.方法胸椎黄韧带骨化合并脊髓病102例,男63例,女39例;年龄33~71岁,平均49.7岁.脊髓病位于上胸段33例,中胸段37例,下胸段32例.改良JOA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为1.206±0.958.术前存在感觉障碍99例;束带感73例;括约肌功能障碍77例,JOA括约肌功能评分为1.996±0.521.采用层揭法进行减压:第一层,切除......

    作者:雪原;王沛;马信龙;郑永发;张义修;李杨;邰杰;孙景成;郭世绂 刊期: 2006- 03

  • 后路可延长型内固定矫正儿童脊柱侧凸的疗效及并发症

    目的评价后路可延长型内固定矫正儿童脊柱侧凸的疗效,并对其并发症进行分析.方法自1997年7月至2002年6月,使用后路可延长型内固定治疗儿童脊柱侧凸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6~11岁.Risser征均为0级.胸腰弯14例,胸弯7例.初次手术时Cobb角62°~94°,平均78°.延长时在侧凸凹侧内固定区上方的椎板放置横突-椎弓根抱钩,下方椎板放置一对椎板-椎板抱钩或椎弓根钉.在内固定区的上、......

    作者:邱勇;朱泽章;王斌;俞杨;朱丽华 刊期: 2006- 03

  • 一期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相邻多椎体结核

    目的探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钛网植骨内固定治疗相邻多椎体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4月至2004年5月对24例胸腰椎相邻多椎体结核患者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钛网植骨内固定治疗.男15例,女9例;年龄23~62岁,平均42岁.病变节段高T4,低L3;胸椎12例,胸腰椎3例,腰椎9例;病变破坏2个椎体5例,3个椎体11例,4个椎体8例,造成椎体间缺损6~9cm.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后凸畸形,融合节段后凸......

    作者:张强;洪标辉;李小海;赵秉航;刘鹏 刊期: 2006- 03

  • 上胸椎前方手术入路的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上胸椎与其毗邻组织结构的解剖关系,为探讨上胸椎前方手术入路提供参考.方法取20具经防腐处理的尸体标本,模拟上胸椎前路手术,部分劈开胸骨,并分别经不同的血管、神经间隙显露椎体,比较不同的血管、神经间隙入路的暴露范围及其优缺点.观察上胸椎毗邻的血管、神经等组织结构的走行及其与椎体的对应关系.结果头臂干外侧间隙入路(头臂干与右头臂静脉、左头臂静脉根部之间的间隙)95%可显露达T3椎体以下,而头臂......

    作者:肖增明;宫德峰;詹新立;徐房添 刊期: 2006-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