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天津医院承办。本刊创刊至今已有30年,始终是我国骨科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30年来,我们始终以学术质量为根本,以促进骨科事业发展为己任,以造福人民为最终目标。目前,我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学术地位等持续领先。作为骨科学术交流平台,我们欢迎各种类型的稿件,请关注我们、信赖我们、支持我们、与我们一同进步。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23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113/R
邮发代号: 6-17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352
- 国内刊号:12-111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Pilon骨折术后踝穴形态改变与踝关节功能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Rtedi-Allg(o)werⅢ型pilon骨折术后踝穴形态改变与术后踝关节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47例Rüedi-Allg(o)werⅢ型pilon骨折患者,男20例,女27例;年龄21~65岁,平均43岁;随访时间18~24个月,平均21个月.在末次随访时所摄X线片上测量如下指标:(1)踝穴高度,(2)踝穴宽度,(3)踝穴深度,......
作者:洪建军;代风波;裘超;卢晓郎;余可和;郭晓山 刊期: 2012- 05
-
Ilizarov技术治疗创伤性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
目的探讨采用Ilizarov技术治疗创伤性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Ilizarov技术治疗6例创伤后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男性患者的资料,年龄9~43岁,平均24.5岁;术前膝关节屈曲畸形35°~85°,平均47.6°;膝关节活动度0°~70°,平均15.8°.其中5例为膝关节陈旧性骨折伴马蹄足畸形,畸形角度为25°~37°,平均31.8°;1例为股......
作者:杨胜松;黄雷;滕星;赵刚;王满宜 刊期: 2012- 05
-
股骨颈嵌插型骨折空间移位程度的三维重建研究
目的测量股骨颈嵌插型骨折股骨头的空间移位参数,以重新认识股骨颈嵌插型骨折.方法收集50例股骨颈嵌插型骨折患者双侧股骨近端的多层螺旋CT扫描的薄层原始数据,男17例,女33例.将原始数据(DICOM格式)导入三维重建软件生成双侧股骨近端三维模型.在健侧生成骨折侧的镜像模型并将其与健侧相配准,使配准后的骨折侧镜像模型在CT横截面图像上生成新的蒙罩,在蒙罩上进行关键点的标记,通过软件三维测量技术计算股骨......
作者:杜长岭;马信龙;张弢;马剑雄;孙晓雷;付鑫;张清功;卢晋 刊期: 2012- 05
-
创伤性腰骶丛神经根损伤的临床分型
目的探讨腰骶丛神经根性损伤的临床分型.方法2004年11月至2011年8月,共为36例创伤性腰骶丛神经根损伤患者进行腹膜后腰神经丛及(或)盆腔内骶神经丛及(或)腰骶管神经根手术探查.男24例,女12例;年龄7~49岁,平均29.5岁.伤后时间为2~36个月,平均9.3个月.对每例患者术中探查的神经根损伤情况与其术前临床表现、物理查体一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不同组合的腰骶丛神经根联合损伤的临床表现......
作者:王树锋;薛云皓;栗鹏程;易传军;杨勇;郑炜;孙燕琨;熊革;吴新宝 刊期: 2012- 05
-
髂腹股沟微创小切口内固定治疗髋臼前柱或耻骨支骨折
目的探讨经髂腹股沟微创小切口内固定治疗髋臼前柱或耻骨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对16例髋臼前柱骨折、10例耻骨支骨折患者采用髂腹股沟微创小切口内固定治疗.所有患者均采用全麻,于髂结节至髂前上棘做3~5cm斜行切口,沿髂骨内侧骨膜下剥离至髂前下棘、髂耻隆起、髋臼前柱,再于耻骨结节向外2~3cm横行切口,沿耻骨支前上方骨膜下剥离显露耻骨支,两个切口分别向中间潜行剥离后形成沿......
作者:李连欣;周东生;杨永良;郝振海;王永会 刊期: 2012- 05
-
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尺骨截骨后成角延长钢板内固定或单臂外固定两种方法治疗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患儿19例,男11例,女8例.BadoⅠ型13例,Ⅲ型6例.按照尺骨截骨后固定方法分为钢板内固定组(12例,治疗时平均年龄为5.3岁,受伤时间平均为6.8个月;BadoⅠ型9例,Ⅲ型3例)和单臂外固定组(7例,治疗时平均年龄为11.......
作者:曾裴;杨建平;任秀智;蔡少华;张中礼 刊期: 2012- 05
-
腰椎间盘突出症椎体间在体运动的观察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生理载荷下椎体节段间三维运动学特点.方法L4-5间盘退变突出患者15例,年龄为(40.2±4.1)岁,为实验组;健康志愿者10名,年龄为(54.4±3.5)岁,为对照组.受试者腰椎进行薄层CT扫描,导入三维建模软件中建立椎体模型,将椎体模型与双荧光透视影像系统(dualfluoroscopicimagingsystem,DFIS)捕获的不同运动状态下(站立、屈伸、旋转及侧......
作者:宁尚龙;夏群;苗军;白剑强;贺金亮;刘恺;马信龙 刊期: 2012- 05
-
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伴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的早期疗效
目的探讨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伴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27例伴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患者.使用Prestige或Discover人工椎间盘假体行单节段颈椎间盘置换术,术中彻底去除减压节段后纵韧带.全部病例随访至少6个月,平均15.1个月.统计并分析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交感神经症状改善情况、日本整形外科学会(Japanese......
作者:梁磊;王新伟;袁文;李君;陈华江;祁敏;王占超 刊期: 2012- 05
-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术后新发上胸弯转归分析
目的对术前无上胸弯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行后路矫形手术后新发上胸弯的情况进行转归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平均随访时间19.8个月,对新发上胸弯的冠状面Cobb角、T1倾斜、放射学肩高度等影像学参数进行测量与分析.结果21例患者术前主胸弯冠状面Cobb角平均为54.3°,末次随访时平均为14.1°,手术矫形率平均为74.6%.术前5例患者为负性T1倾斜,16例为T1水平;术后......
作者:于斌;王以朋;仉建国;沈建雄;赵宇;李书纲;邱贵兴 刊期: 2012- 05
-
颈椎管成形术与椎板切除内固定术后C5神经根麻痹比较
目的比较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与椎板切除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术后颈5(C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原因.方法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因多节段颈脊髓病变分别接受椎管成形术的患者27例(A组):男21例,女6例;年龄33~80岁,平均60.4岁;减压3~6个节段.同期接受椎板切除内固定术的患者41例(B组):男31例,女10例;年龄22~77岁,平均58.7岁;减压3-6个节段......
作者:李君;王新伟;袁文;陈德玉;陈宇;梁磊;王占超;姜东杰 刊期: 2012- 05
动态资讯
- 1 华北地区成人正常胫骨内侧平台后倾角的测量及临床意义
- 2 前锯肌肌瓣移植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 3 关节镜辅助Haglund畸形矫正术
- 4 比较单开门颈椎椎板成形术中锚定法与钛板固定对预防椎板关闭的效果
- 5 股骨颈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股骨头坏死的相关因素分析
- 6 大转子延长截骨在全髋关节翻修术中应用的临床评价
- 7 便携式导航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初步临床疗效
- 8 多模式镇痛下收肌管与股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初期镇痛及早期康复中的作用
- 9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单纯金属底座髌骨假体的翻修
- 10 髋关节翻修术中生物型臼杯高位放置技术的可行性研究
- 11 Ilizarov技术概述
- 12 脊柱矢状面畸形截骨角度计算方法的研究进展
- 13 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修复肩袖撕裂的缝合及固定方式研究进展
- 14 Modic改变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评估
- 15 单边外固定架骨段滑移术治疗部分骨缺损
- 16 直腿抬高试验影响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
- 17 退变性腰椎间盘病外科治疗现状与研究
- 18 颈椎前路手术后并发咽后壁及食管瘘的诊治
- 19 髋关节假体周围骨质溶解的生物学机制
- 20 加强性网杯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及其近期随访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