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天津医院承办。本刊创刊至今已有30年,始终是我国骨科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30年来,我们始终以学术质量为根本,以促进骨科事业发展为己任,以造福人民为最终目标。目前,我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学术地位等持续领先。作为骨科学术交流平台,我们欢迎各种类型的稿件,请关注我们、信赖我们、支持我们、与我们一同进步。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23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113/R
邮发代号: 6-17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352
- 国内刊号:12-111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一期后路截骨矫形术治疗重度脊柱畸形术后的并发症分析及处理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截骨矫形术治疗重度脊柱畸形术后并发症原因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3年5月,采用一期后路截骨矫形内固定术治疗147例重度脊柱畸形患者资料,其中17例术后发生病发症,男5例,女12例;年龄14~51岁,平均22.6岁;先天性脊柱侧凸11例,先天性脊柱后凸4例,先天性脊柱侧后凸2例;术前主弯侧凸Cobb角85°~160°,平均109°;后凸Cobb角65°~152°,......
作者:王丹;夏磊;刘鸣;包德明;柯广水;周亚旗;徐静磊 刊期: 2014- 01
-
极外侧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探讨极外侧椎体间融合术(extremelateralinterbodyfusion,X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3年1月采用XLIF手术治疗的16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病例资料,男6例,女10例;年龄36~82岁,平均62岁.腰椎失稳症9例,腰椎管狭窄症7例.所有病例在接受XLIF手术的同时均辅助后路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其中单节段、双......
作者:何磊;戎利民;董健文;刘斌;陈瑞强;谢沛根;冯丰;杨补 刊期: 2014- 01
-
双膦酸盐在骨科相关疾病治疗中的地位及再认识
双膦酸盐是目前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症的首选药物,它能够靶向性地沉积在骨骼中,紧密吸附在骨的羟基磷灰石表面,与之结合并选择性聚积在破骨细胞周围;同时能够有效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及对骨质的吸收,通过预防骨丢失、提高骨质量以降低骨折风险.迄今为止,双膦酸盐类药物已经研究发展到第三代.第一代双膦酸盐为不含氮的双膦酸盐,代表药物为羟乙膦酸钠,其分子结构中侧链是直链烃,药物活性和结合力相对较弱,有抑制骨钙化,干扰骨......
作者:曲新华;郝永强 刊期: 2014- 01
-
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的经济学分析
世界卫生组织对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定义为: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害致骨脆性增加及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1].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NIH)提出OP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二者均指出OP终会增加骨折风险.因此,治疗OP的目标是降低骨折风险.根据病因,OP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本综述仅......
作者:薛庆云 刊期: 2014- 01
-
甲状旁腺素(1-34)对破骨细胞抑制性凝集素表达的调节及信号转导机制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hormone,PTH)(1-34)对UMR106成骨细胞表达破骨细胞抑制性凝集素(osteoclastinhibitorylectin,OCIL)基因mRNA的调节及其信号转导机制.方法培养大鼠UMR106成骨细胞,采用PTH(1-34)及蛋白激酶A(PKA)、蛋白激酶C(PKC)、钙离子、MAPK通路的激动剂或阻断剂干预细胞不同时间后,收集细胞提取总R......
作者:郑纺;权金星;王宝利 刊期: 2014- 01
-
干细胞复合Ⅰ型胶原修饰的PLGA微球治疗骨质疏松性骨缺损
目的观察骨髓间质干细胞复合Ⅰ型胶原修饰的聚乳酸聚乙醇酸(PLGA)微球支架注入骨质疏松大鼠股骨转子间骨缺损后骨质量的局部改善情况.方法制备Ⅰ型胶原修饰的PLGA微球支架,将干细胞与该支架共同培养.40只3月龄雌性SD大鼠去势建立骨质疏松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缓冲液组、细胞组、微球组、细胞+微球组,每组8只,于股骨转子间用电钻制作骨缺损,每侧注入不同材料约30μl.术后1个月和3个月每组各处死4只大......
作者:于峥嵘;石旭东;李淳德;朱天岳;刘宪义;杨昕;孙浩林 刊期: 2014- 01
-
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是一种以骨量降低、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大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系统疾病,是常见的骨代谢性疾病.骨折是骨质疏松症严重的后果.......
作者:刘强 刊期: 2014- 01
-
骨质疏松性骨折椎体成形术后再骨折与新发椎体骨折的相关问题
骨质疏松在老年人群中是个非常普遍的问题,据报道每年大约有140万人因此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vertebralcompressionfractures,OVCFs)[1].大多数OVCFs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并可自愈;对有疼痛症状的患者,亦可通过保守治疗,如卧床休息、应用止痛药及抗骨质疏松药物而缓解症状;对有持续疼痛症状的少部分患者,椎体成形术是目前普遍应用的一种侵入......
作者:范顺武;万双林;马彦 刊期: 2014- 01
-
认识、重视骨质疏松症,提高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疗水平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降低、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大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性骨骼系统疾病,可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为人体老化的正常生理过程,在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的骤然下降使其靶器官——骨的骨小梁变细、减少、矿化减退,同时骨组织的异化代谢增强,终造成骨强度下降.......
作者:马信龙 刊期: 2014- 01
-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在退变性脊柱侧凸的分布及危险因素
目的总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在退变性脊柱侧凸中分布的规律性,分析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发生椎体压缩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至2012年7月治疗136例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资料,根据术前是否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分为骨折组和无骨折组.骨折组34例,男9例,女25例;年龄(71.7±1.7)岁.无骨折组102例,男23例,女79例;年龄(63.3±6.7)岁.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
作者:马雷;王辉;丁文元;杨大龙;张迪;孙亚澎;张为;申勇 刊期: 2014- 01
动态资讯
- 1 髌骨软骨退变分级对保留髌骨型全膝关节置换术疗效的影响
- 2 瑞士EMS简介
- 3 前十字韧带重建术后骨隧道扩大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 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骨折愈合相关因子表达的调控
- 5 LISS治疗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并发症分析
- 6 引起脊髓亚急性压迫损害的椎管内容积改变的实验研究
- 7 更正
- 8 骨盆内移截骨术治疗大龄儿童Perthes病的长期随访研究
- 9 脊柱外科基础与临床研究新技术学习班通知
- 10 一期侧前路双钉棒系统固定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
- 11 膈神经移位修复下干后股重建臂丛撕脱伤伸肘及伸指功能的中期随访
- 12 完全经骺板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肌腱重建治疗青少年前十字韧带损伤
- 13 Ilizarov技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 14 椎管内外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一例报告
- 15 钉道强化提高椎弓根螺钉固定强度的生物力学研究
- 16 膝内侧盘状半月板的诊断与治疗
- 17 颈前路减压并发脑脊液漏的处理
- 18 皮质骨通道置椎弓根螺钉技术的研究进展
- 19 大鼠关节外骨隧道-游离肌腱移植模型的建立
- 20 胸椎骨折合并胸骨骨折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