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天津医院承办。本刊创刊至今已有30年,始终是我国骨科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30年来,我们始终以学术质量为根本,以促进骨科事业发展为己任,以造福人民为最终目标。目前,我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学术地位等持续领先。作为骨科学术交流平台,我们欢迎各种类型的稿件,请关注我们、信赖我们、支持我们、与我们一同进步。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23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113/R
邮发代号: 6-17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352
- 国内刊号:12-111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前路和后路手术比较
目的探讨前路和后路手术治疗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适应证选择、疗效及并发症.方法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手术治疗椎管狭窄率大于50%的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34例(男29例,女5例,平均57.2岁),前路采用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植骨内固定术14例(男12例,女2例),后路采用椎板切除减压侧块螺钉固定术20例(男17例,女3例).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患者的颈椎管矢状径、颈椎曲度、椎管狭窄率......
作者:陈宇;陈德玉;王新伟;杨立利;宋滇文;严望军;叶晓健;袁文 刊期: 2008- 09
-
陈旧性胸腰椎结核后凸畸形继发截瘫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总结陈旧结核性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的病例特点,分析其继发截瘫的危险因素.方法以自1995年3月至2006年12月确诊陈旧结核性胸腰椎后凸畸形并住院手术治疗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总结其病例资料,对比分析截瘫与未截瘫组的性别、胸腰椎结核发病年龄、病程、病变导致塌陷并融合的椎体数、后凸顶点所在节段、后凸角度、既往病灶清除手术史等因素的差异.结果22例均于胸腰椎结核发病后半年至2年出现胸腰椎后凸畸形,后凸......
作者:孙垂国;陈仲强;齐强;郭昭庆;李危石;曾岩 刊期: 2008- 09
-
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伤口深部感染的处理
目的评估手术清创或保守治疗方法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伤口深部感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从2001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的213例因腰椎退行性疾病而接受后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7例确诊为伤口深部感染,占3.3%.采用手术清创或者延长抗生素使用时间等保守治疗,所有7例患者均得到有效治疗,康复出院.术后对其随访,时间2.5~6.4年,平均3.6年.结果6例患者行手术清创,1例使用......
作者:张英泽;李宝俊;丁文元;申勇;董玉昌;张为 刊期: 2008- 09
-
Ⅲ、Ⅳ度腰椎滑脱症的手术策略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撑开椎间隙后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固定的方法在治疗Ⅲ、Ⅳ度腰椎滑脱的临床价值与疗效.方法1999年3月至2006年5月,应用全椎板减压,用椎间撑开器撑开椎间隙后,再进行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和固定治疗重度腰椎滑脱症22例,Ⅲ度滑脱14例,Ⅳ度滑脱8例.对所有病例进行定期随访,评估滑脱率、滑脱角、骶骨倾斜角和椎间隙后高等影像学指标,并采用临床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术后所......
作者:张建锋;范顺武;方向前;赵凤东;虞和君;陈剑;赵兴 刊期: 2008- 09
-
后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固定术在儿童可行性的三维CT研究
目的了解影响儿童后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安全置入的相关因素,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方法选取80名儿童的寰枢椎CT影像学资料,按年龄(Y)分为Y<2岁组、2≤Y≤4岁组、4<Y≤8岁组、8<Y≤12岁组,每组各20名.三维重建后选取合适的轴性斜平面和双侧旁矢状斜平面,测量后路经寰枢关节螺钉固定的相关指标.结果(1)观察160侧所选取的旁矢状位斜平面CT影像,发现Ⅰ型椎动脉沟占76.25%、Ⅱ型占6.25%、Ⅲ......
作者:黄涛;吕国华;孟志斌;李俊;付昆;王挺锐;李德豪;张英;王晟 刊期: 2008- 09
-
后路经关节突截骨术治疗强直陛脊柱炎后凸畸形的中短期随访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采用后路多节段经关节突截骨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和中短期随访结果.方法2000年12月至2006年12月间共收治强直性脊柱炎伴胸椎后凸畸形患者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18~32岁,平均25.42岁.后凸畸形的顶点部位主要分布在胸腰椎区域,分布于胸腰椎者有7例,分布于腰椎者有5例.采用后路经关节突多节段截骨术进行手术治疗,截骨平面2~4个,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的矫形效果、植骨融......
作者:李宝俊;丁文元;张为;董玉昌;申勇 刊期: 2008- 09
-
不同上肢体位对正常人和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站立位脊柱矢状面形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上肢体位时,脊柱侧位片上脊柱区域和整体的形态变化,并确定上肢何种体位能更正确地反映脊柱的矢状位形态.方法研究对象包括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idiopathicscoliosis,AIS)胸弯患者21例和正常青少年志愿者13名.均摄站立位脊柱全长正位X线片及上肢平举及上肢抱胸两种体位的侧位X线片.侧位X线片上测量的参数指标包括:(1)线性距离指标.T1与C-铅垂线(C7pl......
作者:殷刚;邱勇;孙旭;王斌;朱锋 刊期: 2008- 09
-
后路脊柱手术后感觉异常性股痛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后路脊柱手术后感觉异常性股痛(meralgiaparesthetica,MP)发生的病因学基础和临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1998.1~2007.6)近10年间收治的3159例后路脊柱手术患者,采集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手术时间、术中是否使用凝胶衬垫等相关资料,对术后MP的发生、严重程度及恢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诸因素与MP发生之间的相关性,并将相关显著的变量引入多因素非条件log......
作者:吴广森;马远征;陈兴;彭伟;冯会成;蒋长亮 刊期: 2008- 09
-
后方动态稳定在腰椎退行性病变中的应用
腰椎动态稳定大致分为两种,前方稳定和后方稳定.前方稳定通过人工椎间盘或人工髓核置换以达到恢复并维持椎间隙高度和一定范围运动的目的;后方稳定是在保留椎间盘的前提下,利用非刚性固定的原理,通过改变脊椎后柱的动力学,减少腰椎超过生理范围、引起症状性疼痛的运动,其与坚强内固定的大不同是保留了一定范围的正常运动.......
作者:杨志勇;程黎明 刊期: 2008- 09
-
髋臼唇损伤的研究进展
髋臼唇附着于髋臼边缘,具有加深髋臼深度、增加髋关节接触面、增加股骨头容纳度的作用.髋闩唇损伤主要继发于髋关节创伤或退行性变,引起髋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可出现骨关节炎.......
作者:潘进社;鲁洋;张奇 刊期: 2008- 09
动态资讯
- 1 颈椎前路手术并发食管瘘的诊治进展
- 2 关节置换术后感染非组配式广泛涂层股骨柄二期翻修术的中期疗效
- 3 婴儿Graf Ⅱ a型髋关节自然转归及治疗指征的前瞻性研究
- 4 成人下腰椎终板矢状面形态的CT测量
- 5 椎弓根钉水平偏角仪的研制与临床应用
- 6 空心钉及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体部横行骨折
- 7 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研究进展
- 8 淫羊藿甙促进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的作用及其机制
- 9 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非融合固定治疗Ⅱ型齿突骨折
- 10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中期疗效观察
- 11 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的近期疗效及其并发症分析
- 12 腓动脉穿支远端蒂腓肠神经岛状筋膜肌皮瓣修复足踝骨髓炎创面
- 13 偏心髋臼旋转截骨术的生物力学机制及初步临床疗效
- 14 胸骨体部骨折二例报告
- 15 发育性髋脱位早期保守治疗后残余半脱位的长期随访
- 16 低位颈前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颈胸段椎体结核
- 17 《中华骨科杂志》审稿专家名单
- 18 陶瓷-陶瓷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嘎吱”声现象的研究进展
- 19 激活态雪旺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胚芽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影响
- 20 巨大椎旁神经节细胞瘤伴发脊柱侧凸一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