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天津医院承办。本刊创刊至今已有30年,始终是我国骨科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30年来,我们始终以学术质量为根本,以促进骨科事业发展为己任,以造福人民为最终目标。目前,我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学术地位等持续领先。作为骨科学术交流平台,我们欢迎各种类型的稿件,请关注我们、信赖我们、支持我们、与我们一同进步。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23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113/R

邮发代号: 6-17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骨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352
  • 国内刊号:12-111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剑桥科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文摘杂志,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华骨科杂志2006年第4期文章
  • 骨折椎垂直应力螺钉在胸腰椎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骨折椎上应用垂直应力螺钉以加强胸腰椎骨折后路内固定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02年3月至2005年3月收治的胸腰椎单一椎体骨折病例,其中16例采用骨折椎加用垂直应力螺钉固定(A组),17例采用传统双平面固定(B组).A组,男11例,女5例,平均年龄48岁(32~74岁);B组,男12例,女5例,平均年龄40岁(21~61岁).所有患者外伤均不超过3周,骨折椎一侧或双侧椎弓根完整,椎......

    作者:袁强;田伟;张贵林;刘波;行勇刚;李勤;胡临;李志宇 刊期: 2006- 04

  • 股骨远端、胫骨近端骨折LISS手术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微创稳定系统(lessinvasivestabilizationsystem,LISS)治疗股骨远端、胫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并分析术中相关因素.方法自2003年7月至2005年3月,应用瑞士Mathys公司的LISS钢板治疗16例17处骨折.男11例,女5例;平均年龄39岁(19~58岁).股骨远端骨折9处,胫骨近端骨折8处,其中1例为同侧股骨远端、胫骨近端骨折.手术采用间接复位(关节内骨折......

    作者:袁天祥;马宝通;赵宝成;张金利;孙杰;曹清;李恩琪;王捷;庞贵根;张铁良 刊期: 2006- 04

  • 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长管状骨缺损性骨不连

    目的探讨和总结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长管状骨复杂缺损性骨不连的重建方式及疗效.方法1996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长管状骨缺损性骨不连患者61例,男46例,女15例;年龄6~55岁,平均28.2岁.胫骨29例,股骨9例,肱骨11例,桡骨7例,尺骨5例.骨缺损长度4~14cm,平均6.4cm.选择骨缺损4~6cm的30例患者行Ilizarov截骨肢体延长术,骨缺损6~9cm的21例患者行I......

    作者:艾合麦提·玉素甫;陈统一;王晓峰;陈刚;陈中伟 刊期: 2006- 04

  • 髋臼周围转移瘤的切除与重建

    目的评价不同类型的切除重建方式对不同等级髋臼周围转移性骨破坏患者缓解疼痛及恢复关节功能的效果.方法髋臼周围转移瘤患者20例,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52岁(43~82岁).转移瘤类型:肾癌5例,乳腺癌4例,肺癌3例,甲状腺癌2例,前列腺癌1例,直肠癌1例,不明来源4例.孤立性病灶14例,多发性病灶6例;合并病理性骨折4例.根据Harrington髋臼周围转移性骨破坏分级标准:Ⅰ级8例,Ⅱ级5例,......

    作者:郭征;王臻;李明全;桑宏勋;王哲;王林 刊期: 2006- 04

  • 侧胸和背部组织在上肢毁损性损伤功能挽救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侧胸和背部组织在上肢毁损性损伤功能挽救中的应用.方法2000年7月至2003年9月,采用一期保肢或寄养再植治疗6例机器致上肢碾挫损伤患者,缺损面积为8cm×8cm~19cm×17cm,均伴有上肢多发骨折.一期保肢病例固定骨折,修复血管、神经后,侧胸浅筋膜层包埋上臂创面,4周后行上臂取出、腋窝成形、背阔肌皮瓣转位修复创面并屈肘功能重建术;寄养再植病例二期取出上臂、再植,并行背阔肌皮瓣转位屈肘......

    作者:杨润功;侯树勋;张伟佳;吴克俭;王富;赵东升 刊期: 2006- 04

  • 特发性脊柱侧凸两侧椎旁肌的影像学差异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特发性脊柱侧凸两侧椎旁肌的影像学变化,并探讨其与特发性脊柱侧凸病因的关系.方法共分三组:特发性脊柱侧凸组39例,男6例,女33例,平均年龄(14.0±1.1)岁.Cobb角40°~108°,平均55.8°±16.7°.KingⅡ型20例,KingⅢ型19例,顶椎位于T6~T11.其中Cobb角>50°者18例,Cobb角≤50°者21例.先天性脊柱侧凸组25例,男12例,女13例,平均年龄......

    作者:邱勇;吴亮;王斌;俞扬;朱泽章;钱邦平;马薇薇 刊期: 2006- 04

  • 前十字韧带重建术后骨隧道扩大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目的回顾性研究腘绳肌腱重建前十字韧带患者,探讨骨隧道扩大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与临床效果的关系.方法103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十字韧带的患者术后12~18个月进行MR检查,分别测量股骨隧道、胫骨隧道矢状位宽度并与术后1个月MRI中的骨隧道宽度对比.根据隧道扩大的程度分为4级:0级<2mm、1级2~4mm、2级4~6mm、3级≥6mm.测量股骨隧道轴线与髁间窝顶线的夹角α,胫骨隧道轴线与胫骨平台平面夹......

    作者:孙然;陈百成;王晓峰;李彤;闫妍 刊期: 2006- 04

  • 正常成人股骨远端后髁角的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测量正常成人股骨远端后髁角,为国人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时的旋转对线提供参考数据.方法118例(186膝)膝关节无疾病、无畸形的苏皖地区成年人,男67例103膝,女51例83膝.年龄18~69岁,平均39.7岁.按年龄分成三组,A组18~39岁(85膝),B组40~59岁(73膝),C组≥60岁(28膝).用CT扫描技术对股骨远端垂直于膝关节的机械轴进行薄层扫描,选取通过内、外上髁的CT扫描影像测定......

    作者:张华山;翁文杰;蒋青 刊期: 2006- 04

  •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进展的预测因素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idiopathicscoliosis,AIS)是脊柱侧凸的常见类型,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对AIS自然史的研究表明,未经治疗的侧凸可能会进展,尤其是侧凸被发现时已经较严重者;而侧凸高速进展发生在骨骼发育成熟之前的青春期[1].侧凸进展不仅会导致外观畸形加重,从而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还会产生持续性腰背痛、肺功能下降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引起瘫痪、呼吸衰竭等严......

    作者:王渭君;邱勇 刊期: 2006- 04

  • 微创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研究进展

    微创技术是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一项新的外科技术,以小的侵袭和生理干扰达到佳的外科疗效,较现行的标准外科手术方法具有更佳的内环境稳定状态.微创技术强调的不仅是小切口,而是在获得常规外科手术效果的前提下,通过精确的定位,减少手术对周围组织的创伤和对患者生理功能的干扰,达到更小的手术切口、更轻的全身反应、更少的瘢痕愈合、更短的恢复时间及更好的心理效应的手术目的.......

    作者:吴星火;杨述华 刊期: 2006-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