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天津医院承办。本刊创刊至今已有30年,始终是我国骨科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30年来,我们始终以学术质量为根本,以促进骨科事业发展为己任,以造福人民为最终目标。目前,我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学术地位等持续领先。作为骨科学术交流平台,我们欢迎各种类型的稿件,请关注我们、信赖我们、支持我们、与我们一同进步。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23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113/R
邮发代号: 6-17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352
- 国内刊号:12-111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血管腔内治疗隐匿性动脉损伤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血管腔内治疗隐匿性动脉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自2010年6月至2014年10月血管腔内治疗13例隐匿性动脉损伤的患者资料,男9例,女4例;年龄19~75岁,平均(45.6±15.7)岁;损伤部位:臀上动脉4例,闭孔动脉2例,锁骨下动脉2例,股深动脉2例,股动脉1例,腘动脉1例,肱动脉1例;依据张英泽隐匿性血管损伤分型:B型6例,C型7例.所有患者均行动脉造影以明确诊断,受伤至确诊时间为2......
作者:刘刚;唐诗添;王军;石波;王陶;李宗原;谢明锐;张定伟;王伯通 刊期: 2016- 06
-
腓骨肌腱沟后内侧加深法治疗慢性腓骨肌腱滑脱症
目的探讨腓骨肌腱沟后内侧加深新方法治疗慢性腓骨肌腱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3月至2012年10月21例腓骨肌腱慢性滑脱患者采用腓骨肌腱沟后内侧加深新方法联合腱鞘修补术进行治疗.男15例,女6例;年龄17~57岁,平均29.1岁;21例均为单侧损伤,其中左侧9例,右侧12例.首次滑脱原因:篮球运动损伤5例,足球运动损伤4例,羽毛球运动损伤4例,跳舞扭伤3例,普通行走扭伤3例,自行车运动损伤1......
作者:胡牧;徐向阳;郭常军;李星辰;朱尧卿 刊期: 2016- 06
-
棘突融合钢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分析棘突间融合钢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短期临床疗效,探讨其对患者临床效果及脊柱结构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突间融合钢板植入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共25例患者、29个手术节段纳入研究.在术前、术后、术后3月、6月及12月进行临床症状评估及X线片测量.临床功能临床症状评估包括(visualanaloguescale,VAS)评估疼痛情况,采用功能障碍指数......
作者:唐海;张体栋;陈浩;贾璞;包利;冯飞 刊期: 2016- 06
-
颈椎前凸角度减小对融合术后邻近节段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nteriorcervicaldiscectomyandfusion,ACDF)后前凸角度减小对邻近节段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取6具成人尸体颈椎标本(C2~C7),制备为完整组、C4-6双节段原位固定组、C4-6双节段加压固定(前凸减小)组,于脊柱三维运动实验系统上进行前屈、后伸、侧屈和旋转4种运动状态的测定.记录各组固定节段Cobb角、标本整体及邻近节段的活动度和小关......
作者:逄川;海涌;杨晋才;刘玉增;裴葆青;李慧;祖丹;朱罡;夏旭光 刊期: 2016- 06
-
股骨头骨折的诊治进展
股骨头骨折多见于青壮年,损伤机制多为车辆撞击形成的仪表盘损伤,可伴或不伴髋关节脱位.股骨头骨折除髋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外,典型的体征还包括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及下肢短缩,将CT扫描以及MR检查作为股骨头骨折的诊断措施已逐渐被广泛接受.Pipkin分型和Brumback分型是股骨头骨折常采用的分型方法,这两种方法对制定手术方法、判断预后均有一定价值.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证实,在青壮年股骨头骨折中,保守......
作者:高悠水;孙玉强;张长青 刊期: 2016- 06
-
间质干细胞移植修复脊髓损伤: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
脊髓损伤是一类通常由创伤所致感觉和运动功能受损的临床常见疾病,其病理生理改变主要发生初损伤过程及二次损伤过程,可直接导致器官功能障碍、组织坏死、感觉和运动功能的不可逆病变,甚至死亡的严重后果.为抑制二次损伤和修复受损的中枢神经系统,国内、外开展了广泛的探索与尝试,修复手段包括药物治疗、手术减压、生物材料移植、自体外周神经移植等方法,但临床疗效并不满意.干细胞具有可促进神经细胞再生及直接分化成神经样......
作者:张超;Chekhonin VP;Bryukhovetskiy AS;李波;冯世庆 刊期: 2016- 06
-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颈短缩的相关研究进展
股骨颈骨折术后颈短缩可引起髋关节功能障碍,本综述收集相关文献,总结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颈短缩的发生率、短缩程度的测量方法、颈短缩影响因素以及防治措施.由于滑动加压系统自身的内固定机制,其相对于股骨颈长度稳定系统有更高颈短缩发生率,并伴有较高的短缩量,而股骨颈长度稳定系统,如股骨近端髓内钉、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等可以维持股骨颈长度的内固定系统的疗效,但仍需大规模的研究进行验证.颈短缩的程度主要靠影像学测......
作者:李伟龙;余霄;庞清江 刊期: 2016- 06
动态资讯
- 1 引起脊髓亚急性压迫损害的椎管内容积改变的实验研究
- 2 颈椎前路手术的并发症
- 3 指神经脂肪纤维瘤一例报告
- 4 髓核游离至硬膜囊背侧的腰椎间盘突出症
- 5 PF膨胀式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 6 骨科医生的良师益友——祝贺《中华骨科杂志》创刊20周年
- 7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肌力分析
- 8 腰椎滑脱后路不同融合术式的有限元研究
- 9 单纯融合与内固定融合治疗慢性腰痛的Meta分析
- 10 骨科生物力学的基本名词(上)
- 11 塞来昔布协同顺铂P13K/Akt途径诱导骨肉瘤MG-63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 12 经皮重建钢板与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治疗Tile C型骨盆后环骨折
- 13 计算机导航在脊柱外科手术应用实验和临床研究
- 14 膝关节镜全内技术自体腘绳肌腱移植一期重建前、后十字韧带断裂
- 15 创伤性双侧髋关节前脱位一例报告
- 16 开放性骨折的治疗
- 17 翻修术中严重髋臼骨缺损的重建
- 18 微创内固定治疗骨盆前环损伤
- 19 破骨细胞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发展中的作用
- 20 自分泌骨桥蛋白在Nf1+/-小鼠破骨细胞功能增强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