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天津医院承办。本刊创刊至今已有30年,始终是我国骨科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30年来,我们始终以学术质量为根本,以促进骨科事业发展为己任,以造福人民为最终目标。目前,我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学术地位等持续领先。作为骨科学术交流平台,我们欢迎各种类型的稿件,请关注我们、信赖我们、支持我们、与我们一同进步。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23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113/R

邮发代号: 6-17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骨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352
  • 国内刊号:12-111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剑桥科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文摘杂志,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华骨科杂志2015年第6期文章
  • 关节置换术后感染非组配式广泛涂层股骨柄二期翻修术的中期疗效

    目的探讨应用非组配式广泛涂层股骨柄行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二期翻修术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06年12月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二期翻修的33例(33髋)患者的病例资料,男20例,女13例;年龄52~80岁,平均(66.1±7.2)岁.二期翻修方案包括一期取出关节假体,彻底清创,置入自制抗生素骨水泥间隔体,抗感染治疗后行二期关节翻修术.抗感染治疗包括静脉抗感染治疗4周、口服抗生素6......

    作者:黄强;沈彬;杨静;周宗科;康鹏德;裴福兴 刊期: 2015- 06

  •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非结构性植骨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椎结核

    目的评价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非结构性植骨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椎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因单节段胸椎结核接受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椎体间非结构性植骨内固定术的患者27例,男16例,女11例;年龄23~69岁,平均40.3岁.合并脊髓功能障碍者22例,ASIA分级B级2例,C级8例,D级12例.术前CT和MRI提示胸椎病灶均存在明显的骨质破坏.术前给予规范抗结核药......

    作者:刘家明;陈宣银;杨东;龙新华;段满生;黄山虎;戴闽;刘志礼 刊期: 2015- 06

  • 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凸的一期后路Ponte截骨置钉二期后路矫形术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Ponte截骨置钉二期后路矫形在治疗重度僵硬型脊柱侧凸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接受一期后路Ponte截骨二期后路矫形治疗的Cobb角大于100°的僵硬型脊柱侧凸患者24例,男9例,女15例;年龄14~30岁,平均(21.4±4.1)岁.术前冠状面主弯Cobb角106°~156°,平均125.8°;后凸角59°~141°,平均100.1°.一期......

    作者:谢丁丁;朱泽章;邱勇;刘臻;王斌;俞杨;钱邦平;朱锋 刊期: 2015- 06

  • 可吸收固定板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采用可吸收固定板的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采用Smith-Robinson颈前入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可吸收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33例,男16例,女17例;年龄36~65岁,平均(51.5±6.2)岁.单节段28例,双节段5例.手术节段:C3.45例,C456例,C5.611例,C6.76例,C3.4+C4.51例,C45+C563例,......

    作者:陈朦村;杨述华;杨操;许伟华;叶树楠;王晶;杨闻;刘先哲 刊期: 2015- 06

  • 椎间孔切开在预防椎板成形术后并发C5神经根麻痹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椎间孔切开在预防C4.5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并发C5神经根麻痹中的作用.方法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应用锚定法单开门椎板成形术治疗后纵韧带骨化患者155例,男75例,女80例;年龄38~75岁,平均54.5岁.单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开门组)90例,单开门椎板成形术同时行C4.5椎间孔切开(切开组)65例.术后8周、1年评估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Orthopa......

    作者:胡炜;马信龙;曹胜;袁建军;田黎明;张学利 刊期: 2015- 06

  • 胸腰段长肌表面滋养血管的解剖学特征及其术中保护

    目的探讨胸腰段长肌表面滋养血管的解剖学特征及在胸腰椎骨折后路经肌间隙入路手术中对其进行保护的作用.方法采用骶棘肌肌间隙入路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并获得完整随访的患者97例,于术中观察胸腰段长肌表面滋养血管的走行和分布,应用特殊手术器械和技术对血管进行保护.评估术后第3天、1个月、6个月及拆除内固定术后1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及术......

    作者:钱宇;何磊;徐国健;赵凤东;谢明华;王磊;朱国庆 刊期: 2015- 06

  • 骨科常见手术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骨科常见手术术后发生谵妄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术(155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64例)、全髋关节置换术(169例)、膝关节置换术(65例)和肩关节周围手术(72例)患者525例,根据是否发生术后谵妄分为谵妄组(56例)和非谵妄组(469例).记录谵妄组和非谵妄组患者年龄、性别、血型以及住院天数、手术方式、麻醉方式、术前准备时间......

    作者:王利宏;徐国红;韦仙姣;徐冬娟;单军标;蒋恒;厉剑锋;胡红嫣 刊期: 2015- 06

  • ROI-C双嵌片自锁融合器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ROI-C双嵌片白锁融合器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0年3月至2013年9月采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92例,男58例,女34例;年龄46~76,平均56.8岁.采用普通cage加钛板固定(cage+钛板组)52例,ROI-C双嵌片自锁融合器固定(ROI-C融合器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椎间隙高度、......

    作者:严力生;罗旭耀;鲍宏玮;李国 刊期: 2015- 06

  • 细胞工程技术在肩袖损伤修复中的应用

    肩袖损伤是常见的需要外科干预的损伤之一[1].自从Codman于1911第一次介绍了肩袖修补术后[2],肩袖损伤的治疗方式已经从开放手术逐渐过渡到小切口手术,再到全关节镜手术.虽然手术技巧日趋成熟及完善[3],但术后再撕裂的发生率仍然很高.文献报道中单纯冈上肌损伤术后的再撕裂率约为25%[4],巨大肩袖损伤的再撕裂率甚至高达75%[5-7].再撕裂率与患者年龄、肌腱的变性情况、肌腱质量、手术操作及......

    作者:李小溪;赵金忠 刊期: 2015- 06

  • 低氧诱导因子-α信号通路与骨形成

    在组织细胞缺血、缺氧状态下表达的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factor-α,HIF-α)是诱导低氧基因和维持细胞内氧环境稳定的核心转录因子,参与调控血管生成、炎性细胞及干细胞归巢、细胞分化、糖代谢等众多生理病理反应.机体内多数组织器官在生理条件下都维持20%左右的氧分压,而骨骼及骨髓腔却处于低氧状态,氧分压只有1%~7%,因此骨骼内的多种细胞,如成骨细胞、骨细胞等在生理状态下......

    作者:贾鹏;邓廉夫 刊期: 2015-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