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天津医院承办。本刊创刊至今已有30年,始终是我国骨科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30年来,我们始终以学术质量为根本,以促进骨科事业发展为己任,以造福人民为最终目标。目前,我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学术地位等持续领先。作为骨科学术交流平台,我们欢迎各种类型的稿件,请关注我们、信赖我们、支持我们、与我们一同进步。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23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113/R

邮发代号: 6-17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骨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352
  • 国内刊号:12-111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剑桥科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文摘杂志,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华骨科杂志2007年第6期文章
  • PF膨胀式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目的探讨PF膨胀式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及注意事项.方法2004年3月至2006年1月,收治95例新鲜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采用PF膨胀式(自锁式)髓内钉治疗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29例,男12例,女17例;年龄65~97岁,平均71.8岁;均为闭合性骨折;右侧1l例,左侧18例.按Jensen和Michelsen分型:ⅠA型2例,ⅠB型5例,ⅡA型2例,ⅡB型12例,Ⅲ型8例.结果随访......

    作者:丁国明;朱敏;李民;季成;陈俊波 刊期: 2007- 06

  • 桡动脉腕掌侧分支蒂骨瓣移位治疗腕舟骨骨不连

    目的探讨桡动脉腕掌侧分支蒂骨瓣的血管解剖及其治疗腕舟骨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侧新鲜成人上肢标本进行显微血管解剖,观测桡动脉远段腕掌侧的骨营养分支.以桡动脉腕掌支蒂桡骨瓣(8例)和桡动脉远端茎突支蒂桡骨茎突骨瓣(10例)治疗腕舟骨骨不连患者,男14例,女4例;年龄19~42岁,平均28.6岁.结果桡动脉远段恒定发出尺侧的腕掌支和桡侧的茎突支,血管蒂长度分别为1.28(1.10~1.40)cm和......

    作者:于胜军;侯忠军;李京宁;付胜强;孙明 刊期: 2007- 06

  • 后纵韧带钩辅助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物切除减压术

    目的探讨后纵韧带钩辅助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物前路切除的适应证、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患者19例,男14例,女5例;年龄51~71岁,平均59岁.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示后纵韧带骨化物局限型6例,分节型13例;椎管狭窄率32%~75%,平均54%.术前神经功能JOA评分4~14分,平均9.6分.行颈前路常规手术入路,椎体开槽切骨达椎体后壁,范围超过后纵韧带骨化灶.利用后纵韧带钩插入后纵韧带下,钩起后纵韧带......

    作者:陈德玉;陈宇;王新伟;杨立利;郭永飞;何志敏;袁文 刊期: 2007- 06

  • 足背动脉跨区供血的足背及足底内侧联合皮瓣的解剖研究与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同一血管蒂(足背动脉)跨供区(足背与足底内侧)联合皮瓣游离移植的可行性.方法对足背和足底内侧2个皮瓣进行解剖学研究.采用10只成人新鲜足标本分别从足背动脉(5只)、足底内侧动脉(5只)加压灌注碳素墨汁甲醛.在足底和足背不同部位取全层皮肤做脱水透明标本处理,在显微镜下对0.3~0.5mm厚铺片进行观察,以确定不同动脉的供血范围.设计以足背动脉供血的跨足背与足底内侧2个皮瓣供区的新皮瓣移植......

    作者:刘勇;张成进;李忠;王成琪;劳克成;刘雪涛;曲连军;刘学胜 刊期: 2007- 06

  • 骨自溶症

    骨自溶症是一种罕见的骨骼系统疾病.1954年,Gorham等[1]报道2例大块骨吸收患者,均为锁骨和肩胛骨骨吸收,其中1例并发乳糜胸死亡.1955年,Gorham和Stout[2]对该病进行了全面分析报告,认为骨自溶症通常与一种多发性血管瘤和淋巴管瘤有关.至今50余年人们以各种名称命名该病,如Gorham-Stout综合征、幻影骨、Gorham病、淋巴血管瘤病、大块骨溶解症、骨自溶症等.本文就该疾......

    作者:吕东升;赵英 刊期: 2007- 06

  • 基因突变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生

    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关键是早期明确诊断并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而早期诊断依赖于对患者骨坏死危险因素的确定.了解骨坏死病因和发病机制有助于对高危人群进行筛选、监测,早期及时做出诊断.目前,对骨坏死临床表现特征和病理、生理机制了解的差异直接影响了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早期诊断治疗,使大部分患者发现股骨头坏死时疾病已发展到中晚期而失去佳治疗时机,而必须接受人工关节置换.......

    作者:康鹏德;裴福兴;王坤正 刊期: 2007- 06

  • 去卵巢大鼠胫骨骨小梁的显微CT研究

    目的应用显微CT研究去卵巢大鼠胫骨松质骨随时间延长骨小梁密度及微结构的变化.方法50只7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基线组10只、去卵巢组(OVX)和假手术组(sham)各20只.基线组10只实验开始时即处死,OVX组和sham组分别在手术后3周、15周各处死10只,分离保存左侧胫骨,行显微CT扫描.扫描完成后选取距生长板远端0.8mm、层厚0.5mm的骨组织为兴趣区域,进行三维重建,获取骨小梁三维结......

    作者:盛志峰;廖二元;伍贤平;方玲娜;范慧洁;戴如春 刊期: 2007- 06

  • 自体软骨细胞移植修复猪膝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目的评价传统和复层高密度培养(复层培养)的自体软骨细胞移植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在8头猪16膝髌切迹上下共建立32个全层软骨缺损,右膝为空白和自体骨膜移植对照组,左膝为传统的自体骨膜覆盖下细胞注射移植组和自体骨膜覆盖下复层培养细胞移植组(上下缺损随机进入各对照和实验组).术后5~6个月对缺损部位行大体、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检查,采用O'Driscoll软骨组织形态学评分评价软骨缺损的修复质量......

    作者:周新社;戴尅戎;汤亭亭;严孟宁;贾庆卫 刊期: 2007- 06

  • 腰椎管内瘤样钙盐沉着症一例报告

    患者男,45岁.因慢性腰痛伴间歇性跛行进行性加重4年余入院.4年前,患者腰部扭伤后逐渐出现慢性痛伴左下肢酸胀不适.近半年患者在站立或行走时均须前倾上半身,以期缓解左下肢疼痛及麻木,且行走不足百米即须下蹲休息.曾给予理疗、推拿、牵引、服药等治疗,病情无好转.......

    作者:李俊;沙玉山;王江南 刊期: 2007- 06

  • (足母)外翻的术式选择

    虽然(足母)外翻的治疗包括手术与非手术两种不同的方法,但畸形的矫正仍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治疗的目的首先是解除患者以疼痛为主的症状及恢复前足的功能,其次是矫正畸形.(足母)外翻的手术方法有百余种之多,方法亦各有所长.......

    作者:王正义 刊期: 2007-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