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天津医院承办。本刊创刊至今已有30年,始终是我国骨科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30年来,我们始终以学术质量为根本,以促进骨科事业发展为己任,以造福人民为最终目标。目前,我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学术地位等持续领先。作为骨科学术交流平台,我们欢迎各种类型的稿件,请关注我们、信赖我们、支持我们、与我们一同进步。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23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113/R

邮发代号: 6-17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骨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352
  • 国内刊号:12-111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剑桥科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文摘杂志,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华骨科杂志2009年第5期文章
  • 骨段滑移术治疗胫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

    目的探讨骨段滑移术治疗胫骨骨缺损合并小腿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自2001年7月至2006年7月,共收治胫骨骨缺损合并小腿软组织缺损的患者57例.男42例,女15例;年龄15~52岁,平均34岁.57例胫骨缺损长度为5~20cm(平均11cm),小腿前内侧皮肤缺损5cm×4cm~20cm×8cm.对12例行一期胫骨截骨术,其余45例行二期截骨术.截骨术后10~14d开始延长,每日延长1mm.在胫骨远......

    作者:黄雷;魏武;李兵;滕星;杨胜松;赵刚;张军;王满宜 刊期: 2009- 05

  • 浮肩损伤手术治疗的内固定策略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浮肩损伤的适应证、复位顺序、内固定方法及其疗效.方法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浮肩损伤患者19例,男13例,女6例,平均年龄31.6(18~62)岁;肩胛颈骨折合并锁骨骨折18例,肩胛颈骨折合并肩锁关节脱位1例.全部采用内固定治疗.取浮动侧卧位,先将患者体位向后浮动,变为侧仰卧位,复位固定锁骨后,X线透视检查锁骨及肩胛骨,如果此时肩胛骨也已复位,可以考虑......

    作者:李连欣;周东生;王鲁博;王伯珉;郝振海;穆卫东 刊期: 2009- 05

  • 肩胛骨骨折与其合并伤关系的探讨

    目的分析115例肩胛骨骨折病例的临床资料,探讨肩胛骨骨折粉碎程度和涉及部位与合并伤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08年3月115例肩胛骨骨折患者的病史及其影像学资料,分为单部分骨折组(83例)和多部分骨折组(32例),比较两组合并伤的发生率及特点.将单部分肩胛骨骨折组按Nordqvist与Petersson方法分成3组:肌肉覆盖部分(64例)、骨突起部分(11例)及肩胛盂部分(8例......

    作者:吴晓明;黄建华;王秋根;李豪青;杨庆;吴振凯 刊期: 2009- 05

  • 闭孔神经移位修复腰骶丛神经根撕脱伤的解剖学观察及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闭孔神经移位修复腰骶丛神经根撕脱伤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取15具成人尸体标本,显露双侧闭孔神经及腰骶丛神经根.测量闭孔神经从主干起始部至闭孔入口处的长度及其在闭孔入口处的横径和纵径,计算横截面积,并在高倍显微镜下计数有髓神经纤维数目.以相同方法测量并计算股神经相应指标.2002年1月至2007年9月,共为5例腰骶丛损伤患者进行闭孔神经移位术.行健侧闭孔神经经椎体前腹膜后通路移位与患侧股神......

    作者:王树锋;薛云浩;刘佳勇;栗鹏程;褚寅;熊革;孙燕琨 刊期: 2009- 05

  • 两种融合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影像学及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lumbarinterbodyfusion,PLIF)和腰椎后外侧融合术(posterolaterallumbarfusion,PLF)治疗腰椎滑脱症患者手术前后及随访时影像学指标及临床疗效间的差异.方法对2004年6月至2006年12月分别行上述两种手术治疗的113例腰椎滑脱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PLIF组60例,PLF组53例.术前在腰椎侧佗X线......

    作者:田海军;陈德玉;卢旭华;袁文;王新伟;何志敏;陈宇;杨海松 刊期: 2009- 05

  • 经皮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的相关问题探讨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e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的疗效,并发症及适应证.方法2000年2月至2008年2月行PVP和PKP治疗椎体疼痛性血管瘤、溶骨性肿瘤和骨质疏松性骨折178例,其中PVP115例,PKP63例.结果(1)16例血管瘤(PVP14例,PKP2例)灌注剂均无明显渗漏,......

    作者:徐宝山;胡永成;闰广辉;夏群;黄震源;吉宁;张继东;苗军;宁尚龙;谭清实;周静 刊期: 2009- 05

  • 胸腰椎骨折的微创手术策略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胸腰椎骨折微创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2月至2007年10月采用微创手术治疗的22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骨折按Gertzbein综合分型:A型185例,B型26例,C型9例;载荷分享评分4~9分.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123例,胸腔镜或头灯光源辅助的小切口胸腰椎前路手术治疗75例,后路小切口270°减压重建术治疗22例.采用Frankel分级评定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作者:徐华梓;池永龙;倪文飞;林焱;黄其杉;毛方敏;王向阳;水小龙 刊期: 2009- 05

  • 退变性腰椎侧凸的冠状面失衡分型及对截骨矫形术式选择的意义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侧凸冠状面躯干失衡的分犁及对截骨矫形术式选择的意义.方法统计自2000年10月至2006年10月期间收治的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36例,均接受后路三维内固定截骨矫形术,男13例,女23例.年龄49~73岁,平均60.1岁.术前Cobb角33°~86°,平均48.3°.术前根据站立位全脊柱正位X线片冠状面失衡情况将患者分为3型:A型,C7铅垂线(C7plumbline,C,PL)偏距骶......

    作者:邱勇;王斌;朱锋;朱泽章;俞杨;钱邦平;孙旭;马薇薇 刊期: 2009- 05

  • 节段性椎弓根钉系统治疗伴发脊髓空洞的脊柱侧凸

    目的评价节段性椎弓根钉系统治疗伴发脊髓空洞的脊柱侧凸的手术疗效.方法应用节段性椎弓根钉系统治疗伴发脊髓空洞的脊柱侧凸35例.合并ChiariⅠ型畸形12例(34.3%).典型侧凸18例,不典型侧凸17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未接受任何针对脊髓卒洞的治疗措施.手术分组:(1)一次手术组(30例):患者手术年龄>10岁,一次性后路节段性椎弓根钉系统矫形内固定植骨融合术.(2)二次手术组(5例):患者年龄≤1......

    作者:刘一;张绍昆;闫明;付长峰;赵松;牛丰;张琪 刊期: 2009- 05

  • 前后路一期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的中期随访

    目的评价前后路一期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完全分节半椎体畸形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2~6年随访结果.方法2000年8月至2006年10月,收治完全分节半椎体畸形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后凸患者20例,男女各10例;年龄5~16岁.平均11.7岁.半椎体分布:T51例.T63例,T71例,T84例,T103例,T112例,T122例,L11例,L21例.L32例.均行前后路一期半椎体切除及后路矫形固定融合术.内......

    作者:孙武;仉建国;邱贵兴;于斌;刘勇;王以朋;翁习生 刊期: 2009-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