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天津医院承办。本刊创刊至今已有30年,始终是我国骨科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30年来,我们始终以学术质量为根本,以促进骨科事业发展为己任,以造福人民为最终目标。目前,我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学术地位等持续领先。作为骨科学术交流平台,我们欢迎各种类型的稿件,请关注我们、信赖我们、支持我们、与我们一同进步。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23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113/R

邮发代号: 6-17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骨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352
  • 国内刊号:12-111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剑桥科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文摘杂志,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华骨科杂志2016年第22期文章
  • 腰椎管狭窄症致压因素与减压方式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后路椎管减压融合内固定术中的个体化椎管减压策略,并评价其疗效.方法收集自2009年10月至2014年3月手术治疗的57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病历,其中男34例,女23例,年龄47~78岁,平均65.4岁.57例患者共77个节段,采用后路椎管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椎体间隙植骨融合手术治疗,其中采用单侧经椎间孔或经椎管椎体间隙撑开复位椎管减压26个节段,单侧椎板切除对侧椎板潜......

    作者:钱宇;徐国健;金聪;何磊;赵晓峰;梁文清;王磊;朱国庆 刊期: 2016- 22

  •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及对策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invasivetransforaminallumbarinterbodyfusion,MISTLIF)的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及相应的对策.方法收集2009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87例腰椎退行性疾病并接受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患者,其中男29例,女58例,年龄22~80岁,平均(54.2±19.6)岁.87例受累节段均为L3......

    作者:刘新宇;原所茂;田永昊;阎峻;宫良泰;郑燕平;李建民 刊期: 2016- 22

  • 卫星棒技术在脊柱三柱截骨矫形术后断棒翻修中的应用

    目的评估围断棒区卫星棒技术在脊柱三柱截骨术后断棒翻修中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2月至2015年3月应用卫星棒技术行脊柱三柱截骨术后断棒翻修术的11例患者病历,男7例,女4例,平均年龄27.3岁,翻修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9.0个月.分别测量患者翻修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的侧凸Cobb角、大后凸Cobb角(globalkyphosis,GK)、冠状面平衡(distancebet......

    作者:史本龙;刘臻;朱泽章;邱勇;孙旭;王斌;俞杨;钱邦平;朱锋 刊期: 2016- 22

  • 从胸腰椎骨折到下腰骶椎骨折之TLICS到LSICS

    下腰骶椎作为脊柱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脊柱的支撑、负重、保护和运动等生理功能方面非常重要.近年来,由于工业和交通的快速发展,下腰骶椎骨折在越来越常见.下腰骶椎周围有重要的血管与神经,其位置和功能非常特殊,故该部位的骨折情况极其复杂.合适的分类评分系统对下腰骶椎骨折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下腰骶椎骨折损伤分类仍存在一些的问题,在临床上没有一个公认的分类评分系统,这给下腰骶椎骨折的诊断和治......

    作者:黄保;李生鋆;赵凤东 刊期: 2016- 22

  • 腰椎内固定术后感染的临床研究

    腰椎固定术后感染是脊柱外科术后常见及严重的并发症.如果感染得不到及时合理的诊治,多致病情恶化,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和预后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随着脊柱内固定融合手术的开展和普及,腰椎内固定的应用逐年增加,内固定的术后感染已经成为了脊柱外科医生不容忽视的重大并发症.内固定术后感染多是宿主、内植物和致病菌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宿主抵抗力下降,内植物及致病菌的相互作用是造成内固定术后感染无法完全避免的主......

    作者:闫廷飞;孙晨曦;杨勇;贾连顺;史建刚;史国栋 刊期: 2016- 22

  • 若干未受重视的腰椎管狭窄的MRI表征

    目前MRI已广泛应用于腰椎中央管狭窄的诊断[1-8].然而,大多临床医师关注的是腰椎管的骨性结构的异常,如椎管面积与前后径,而且门诊患者就诊时往往携带MRI的胶片,由于存在图片缩放比例的问题,很难通过测量胶片进行定量测量诊断.这不仅影响了椎管狭窄的及时和精确诊断,也阻碍了临床医师之间、临床医师与放射科医师之间的工作交流,不利于开展学术讨论和研究[9-13].因此,在诊断腰椎管狭窄时,是否存在一些特......

    作者:赵兴;范顺武 刊期: 2016-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