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天津医院承办。本刊创刊至今已有30年,始终是我国骨科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30年来,我们始终以学术质量为根本,以促进骨科事业发展为己任,以造福人民为最终目标。目前,我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学术地位等持续领先。作为骨科学术交流平台,我们欢迎各种类型的稿件,请关注我们、信赖我们、支持我们、与我们一同进步。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23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113/R
邮发代号: 6-17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352
- 国内刊号:12-111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腰椎小关节骨赘成骨潜能的形态学研究
目的分析腰椎小关节骨赘的形态学特征,探讨其成骨潜能及作为植骨材料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腰椎融合手术时所取腰椎小关节骨赘25例作为骨赘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43~60岁,平均(48.8±5.46)岁;另取髂骨松质骨11例作为髂骨组,男7例,女4例;年龄40~59岁,平均(47.8±6.13)岁.采用HE染色观察比较骨赘与髂骨的结构和成骨细胞数量及分布;通过Real-t......
作者:李建磊;钱宇;杨万雷;韩维奇;何伟;李修成;梁文清;杨知帆 刊期: 2016- 10
-
凝血因子Ⅺ及其基因多态性与深静脉血栓形成关系的研究进展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thrombosis,DVT)作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thromboembolism,VTE)的临床表现之一,是一种严重的,具有潜在危险的疾病.血栓形成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静脉,以下肢深静脉为多见,虽然大多没有临床症状或临床症状轻微,但若未及时进行恰当治疗易进展为血栓形成后综合征、股青肿、股白肿,严重时可发生肺栓塞而死亡.尽管目前在临床上在采取多种预防DVT形......
作者:宋枬 刊期: 2016- 10
-
4-氨基吡啶-3-甲醇对大鼠慢性脊髓损伤的治疗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经尾静脉注射新型钾离子通道阻滞剂4-氨基吡啶-3-甲醇(4-aminopyridine-3-methanol,4-AP-3-MeOH)对大鼠慢性脊髓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18只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4-AP-3-MeOH治疗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对4-AP-3-MeOH组和生理盐水组大鼠均行脊髓T10节段水平压迫损伤,28d后每日对4-AP-3-MeOH组进行尾静脉......
作者:周泽著;郑月焕;陈哲;施莺莺;黄晓虹;王晓宁;曹鹏 刊期: 2016- 10
-
经第2骶椎骶髂螺钉固定技术在成人脊柱侧后凸畸形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经第2骶椎骶髂螺钉(secondsacralalar-iliac,S2AI)固定骨盆技术在成人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后路矫形术中的可行性,并评估其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收集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12例应用S2AI技术进行成人脊柱侧后凸矫形患者的病历资料,男2例,女10例;年龄23~66岁,平均(49.4±15.4)岁.所有患者均测量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侧凸Cobb角、冠状面平衡......
作者:刘臻;邱勇;胡宗杉;王斌;朱锋;钱邦平;孙旭;朱泽章 刊期: 2016- 10
-
人工颈椎间盘假体高度对置换节段活动度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探讨采用不同高度的人工颈椎间盘假体进行间盘置换术后手术节段活动度的变化规律.方法收集9具男性新鲜尸体颈椎标本,术前均行颈椎正位、侧位X线片,分别测量C5.6椎间隙高度,并筛选高度为5mm左右的标本3具进行自身对照实验,先后依次进行完整颈椎组、C5.6节段合适高度(5mm)人工椎间盘置换组、高度增加1mm(6mm)人工椎间盘置换组和增加2mm(7mm)人工椎间盘置换组颈椎标本模型的生物力学测试.......
作者:娄纪刚;刘浩;李元超;武文杰;孟阳;杨运北;戎鑫 刊期: 2016- 10
-
体内撑开技术与传统前路松解后路矫形治疗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的比较
目的比较体内撑开技术与传统前路松解后路矫形治疗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3年5月手术治疗的40例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凸患者病历资料,根据是否采用体内撑开技术分为:体内撑开组20例,采用前路松解体内撑开、二期后路矫形,男5例,女15例,年龄(17.5±2.8)岁,其中特发性脊柱侧凸16例,神经肌源性脊柱侧凸4例;传统手术组20例,采用传统的前路松解后路矫形,男4例,女......
作者:周春光;刘立岷;宋跃明;李涛;龚全;曾建成;杨曦;汪雷 刊期: 2016- 10
-
后路切开复位枕颈融合术治疗颅底凹陷症合并寰枢椎脱位
目的探讨后路切开术中两步撑开复位、枕颈融合术治疗颅底凹陷症合并寰枢椎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21例进行后路切开复位、枕颈融合术治疗的颅底凹陷症合并寰枢椎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2例,女9例;年龄21~65岁,平均(41.6±10.7)岁;病程4个月~18年,平均(4.3±3.9)年.于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记录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
作者:孟阳;戎鑫;陈华;娄继刚;王贝宇;邓宇晓;丁琛;刘浩 刊期: 2016- 10
-
延长至C1,2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上颈椎椎管狭窄症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应用范围延伸至寰枢椎手术方法及其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02月至2015年09月16例进行颈椎后路手术治疗的上颈椎椎管狭窄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病历资料,男11例,女5例;年龄51~76岁,平均62.8岁.16例中合并C1椎管狭窄4例,行C1~7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微型钛板内固定术;合并C2椎管狭窄12例,行C2~7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微型钛板内固定术.根据患......
作者:赵斌;王永峰;陆向东;赵轶波;赵晓峰;卫鑫源 刊期: 2016- 10
-
累及枢椎的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开槽角度的测量及意义
目的测量CT扫描中C2~7各节段椎板开槽角的相关参数,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4月至2015年8月门诊正常颈椎CT检查数据资料,男87例,女63例;年龄27~62岁,平均42.35岁.应用CT三维重建软件测量C2~7各节段的理想开槽角和小安全开槽角,在冠状面各节段椎板正中层面,定位椎板上缘与棘突交界处内外侧骨皮质连线的中点,以及椎板下缘与下关节面交界处连线的中点,穿过两中点的直线为......
作者:宋显吉;朱灏宇;陈晶;尹若峰;武云涛;孟春阳;孙嘉阳;黄飞;朱庆三 刊期: 2016- 10
动态资讯
- 1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青春期生长发育形态学特征
- 2 改良Ilizarov技术救治濒临截肢的下肢残缺畸形
- 3 跟骨关节内骨折畸形愈合的手术治疗
- 4 骨关节炎骨赘发生过程中的分子表达特征
- 5 颈椎脱位术后脊髓空洞一例报告
- 6 腰椎滑脱的减压、内固定与融合术
- 7 转子下截骨短缩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
- 8 腹腔镜下腰椎融合术
- 9 恶性骨肿瘤活检安全性评估
- 10 重建组配股骨假体在髋关节翻修术中的应用
- 11 局部注射缓释型bBMP对去势绵羊椎体骨骼影响的研究
- 12 关节镜下经后关节囊切开减压治疗冈盂切迹囊肿引起的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
- 13 重塑第二足趾再造拇、手指的手术方法
- 14 关节镜下股骨头颈成形术治疗凸轮型股骨髋臼撞击症
- 15 获得性低位髌骨的研究进展
- 16 柚皮苷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预防废用性骨质疏松
- 17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异位骨化与小关节退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 18 改良Bartlett手术治疗顽固性(足母)趾嵌甲症
- 19 规范脊柱结核治疗,为我国结核病防治做出更大贡献
- 20 骨膜骨肉瘤与高度恶性表面骨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