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天津医院承办。本刊创刊至今已有30年,始终是我国骨科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30年来,我们始终以学术质量为根本,以促进骨科事业发展为己任,以造福人民为最终目标。目前,我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学术地位等持续领先。作为骨科学术交流平台,我们欢迎各种类型的稿件,请关注我们、信赖我们、支持我们、与我们一同进步。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23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113/R
邮发代号: 6-17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352
- 国内刊号:12-111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四肢骨不连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虽然四肢骨不连在骨折愈合早期会出现骨折端反复肿痛,在放射学上表现为骨折端膨大、硬化或者萎缩、分离、骨折线清晰等,但对于诊断骨不连,骨科医生既需要考虑骨折愈合时间又需要根据骨性愈合标准明确判断.骨不连没有统一的定义,国际上较为认可的是指骨折至少已过9个月,且已经连续3个月无任何愈合迹象.由于临床上对骨不连早期诊断和治疗缺乏研究,且骨不连患者常需要手术治疗,所以临床上对骨不连的诊断较为谨慎,而明确骨不......
作者:杨荣;陈雁西 刊期: 2018- 09
-
膜诱导技术治疗感染性骨不连、骨缺损
感染性骨不连、骨缺损是创伤骨科的严重并发症,控制感染与骨重建是骨科医生共同面临的难题.近年来膜诱导技术(inducedmembranetechnique,IMT)的临床应用,使得感染性骨不连、骨缺损在治疗上取得较大突破[1-2],主要体现在有效的感染控制和快速骨重建两方面[3].一些特殊部位采用膜诱导技术治疗成功的报道,如股骨大段骨缺损重建4、关节周围骨缺损重建[5]和前臂骨缺损重建6,使得越来越......
作者:谢肇;喻胜鹏 刊期: 2018- 09
-
对骨感染控制瓶颈问题的思考
骨感染是骨科领域的一大难题,既往因对其认识和治疗手段的局限而一直困扰着临床医生.近年来,骨感染生物膜性疾病本质的揭示、骨感染治疗基本原则的形成以及技术的进步使骨感染整体治疗水平得到极大提高[1].然而,由于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临床医生对骨感染的治疗常存在以下缺陷:①过分强调抗生素的作用,对其发挥作用的条件认识不足.②虽然认识到彻底清创的重要性,但不知道什么是彻底清创?怎样才能实现彻底清创?实际......
作者:谢肇 刊期: 2018- 09
-
优化的不扰动髓腔关节型间隔物治感染性髋节炎
目的探讨优化的不扰动髓腔关节型间隔物治疗感染性髋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采用不扰动髓腔关节型间隔物治疗15例感染性髋关节炎患者资料,其中男6例,女9例;首次入院年龄32~61岁,平均(49.6±9.6)岁;8例为原发性髋关节感染,7例为继发性髋关节感染.一期手术彻底清创后,以直径较大的相互成角的斯氏针为内骨骼,联合阴模压制的股骨头间隔物,制作并安装优化的不扰动......
作者:郭阁永;王俏杰;沈灏 刊期: 2018- 09
-
下肢长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早期和迟发骨感染的处理
目的探讨骨折髓内钉治疗术后早期和迟发骨感染的处理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8月,治疗股骨和胫骨采用髓内钉治疗术后感染患者22例,男18例,女4例;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46.8岁;14例为胫骨,8例为股骨.早期感染组6例表现为感染部位红、肿、热、痛伴伤口渗液流脓;迟发感染组其中12例表现为窦道形成,4例表现为反复局部红肿.根据感染发生的时间,分为早期感染(术后6周以内......
作者:薛德挺;李杭;潘志军;张炜;李伟栩;郑强;冯刚;谭延斌;高翔;蒋靓君;张占丰 刊期: 2018- 09
-
膜诱导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外置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
目的探讨应用膜诱导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外置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采用膜诱导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外置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107例患者资料.其中62例二期手术去除骨水泥后植骨修复骨缺损时将外置锁定加压钢板更换为髓内钉内固定(简称内固定组),45例保留原有外固定(简称外固定组).内固定组62例患者,男52例,女10例,年龄18~61岁,平均39.6岁......
作者:傅景曙;汪小华;吴宏日;沈杰;黄科;喻胜鹏;谢肇 刊期: 2018- 09
-
扩髓清创联合抗生素骨水泥髓腔植入治疗髓内钉术后感染
目的探讨应用扩髓清创联合抗生素骨水泥链珠/棒髓腔植入治疗髓内钉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2例下肢长管状骨骨折髓内钉治疗术后感染的患者资料,男10例,女2例;年龄19~63岁,平均39.2岁;股骨5例(4例愈合,1例未愈合),胫骨7例(5例愈合,2例未愈合).其中8例初始损伤为闭合性骨折;4例为开放性骨折,均为Gustilo-AndersonⅡ型.根据......
作者:张彦龙;冯晨晨;田书伟;王泳;彭阿钦 刊期: 2018- 09
-
膜诱导技术结合被覆抗生素骨水泥髓内钉治疗下肢感染性骨缺损
目的探讨Masquelet膜诱导技术结合被覆抗生素骨水泥髓内钉固定治疗下肢大段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5年8月治疗并获随访的53例下肢大段感染性骨缺损患者资料,男40例,女13例;年龄23~61岁,平均(36.2±8.4)岁;其中37例继发于骨折术后感染,16例由开放性骨折所致;股骨干17例,胫骨干36例.53例患者均采用膜诱导技术治疗:第1阶段行感染病灶彻底清......
作者:丁国成;刘欣伟;刘兵;周大鹏;项良碧;韩天宇;田竞;解冰 刊期: 2018- 09
-
Ilizarov技术治疗下肢长骨感染性骨缺损
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治疗下肢长骨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治疗并获得随访的31例下肢长骨感染性骨缺损患者资料,男23例,女8例;年龄5~57岁,平均35.8岁;股骨16例,胫骨15例.血源性骨髓炎经反复手术清除死骨后形成感染性骨缺损3例;开放性骨折(GustiloⅡ8例,GustiloⅢa5例,GustiloⅢb4例)术后感染17例,其中经外固定......
作者:杨永强;李军;万值颖;林玮;朱跃良;徐永清 刊期: 2018- 09
-
骨折相关性感染定义的共识
骨折相关性感染(fracturerelatedinfection,FRI)是创伤骨科一种常见的严重并发症.迄今为止,尚无明确定义,因此很难对该并发症带来的影响进行准确评估和对现有的研究展开比较.为解决这一难题,在AO基金会的支持下,我们成立了一个由科学家和医学专家组成的专家组,旨在对FRI定义达成的共识.......
作者:Metsemakers WJ;Morgenstern M;McNally MA;Moriarty TF;McFadyen I;Scarborough M;Athanasou NA;Ochsner PE;Kuehl R;Raschke M;Borens O;谢肇;Velkes S;Hungerer S;Kates SL;Zalavras C;Giannoudis PV;Richard RG;Verhofstad MH;喻胜鹏;孙东;汪小华 刊期: 2018- 09
动态资讯
- 1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
- 2 AO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
- 3 关节镜下经后关节囊切开减压治疗冈盂切迹囊肿引起的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
- 4 椎管外臂丛的血供分布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 5 游离背阔肌皮瓣与游离腓骨联合移植修复小腿严重损伤
- 6 关于“人工桡骨头置换在肘关节恐怖三联征中的应用”一文的不同看法
- 7 华裔骨科学会第四届学术大会暨骨科高级医师进修班通知
- 8 第十八届全国足踝外科学术大会通知
- 9 转子下截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Crowe 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围手术期并发症
- 10 对偶交叉梯形皮瓣治疗手指瘢痕挛缩屈曲畸形
- 11 单髁置换术治疗中年膝关节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中期疗效
- 12 脊柱骨质疏松椎体强化的研究进展
- 13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临床特点及定位诊断进展
- 14 脊柱结核术后复治的原因分析和手术治疗策略
- 15 定制型肱骨近端假体结合人工补片重建肩关节的疗效分析
- 16 膈神经移位修复下干后股重建臂丛撕脱伤伸肘及伸指功能的中期随访
- 17 保留髋臼杯更换聚乙烯衬垫在全髋关节翻修术中的应用
- 18 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术后再手术的临床报告
- 19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手术方式及预后
- 20 人关节软骨源性微载体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