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天津医院承办。本刊创刊至今已有30年,始终是我国骨科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30年来,我们始终以学术质量为根本,以促进骨科事业发展为己任,以造福人民为最终目标。目前,我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学术地位等持续领先。作为骨科学术交流平台,我们欢迎各种类型的稿件,请关注我们、信赖我们、支持我们、与我们一同进步。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23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113/R

邮发代号: 6-17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骨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352
  • 国内刊号:12-111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剑桥科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文摘杂志,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华骨科杂志2003年第5期文章
  • 人工髓核假体置换术的研究进展

    退行性椎间盘病变(degenerativediscdisease,DDD)引起的腰腿痛越来越普遍,传统的椎间盘髓核摘除和(或)脊柱融合术在缓解疼痛及维持脊柱节段稳定性方面疗效肯定.但随着对椎间盘结构和生物力学性能研究的深入,由椎间盘髓核摘除所导致的脊柱生物力学和结构紊乱已经引起骨科医师的广泛关注.椎间盘髓核摘除必然导致椎间高度降低,椎间隙变窄,使相应平面前柱应力下降,中后柱应力增加,脊柱承载后出现......

    作者:金大地;孙炜;瞿东滨 刊期: 2003- 05

  • 指数曲线电刺激促进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求指数曲线电刺激促进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后再生的方法,阐述该法的应用依据及应用优势.方法将80只Wistar成年雄性大鼠制成坐骨神经损伤模型,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与B组(指数曲线电刺激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在不同时段观察其步态、毛发、展爪反射,测定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神经传导速度、小腿三头肌湿重等指标,对两组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指数曲线电刺激组在神经传导速度的恢......

    作者:陈允震;王琛;王道清;李劲松;王振华 刊期: 2003- 05

  • 墨汁灌注法观察细胞-陶瓷颅骨修复过程中血管生成与骨形成的关系

    目的通过双侧颈总动脉墨汁灌注法观察组织工程大鼠颅骨极量骨缺损修复过程中骨形成、血管生成与陶瓷降解之间的关系及血供来源和走行.方法28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全麻及无菌条件下离断其左侧股、胫骨,将骨髓冲入α-MEM培养基中诱导培养大鼠的自体骨髓基质细胞.实验组将已分化的成骨细胞复合含孔磷酸钙陶瓷修复与所取细胞对应的大鼠颅骨极量骨缺损,对照组植入无成骨细胞的陶瓷.于术后第4、8、1......

    作者:陈希哲;杨连甲;田卫东;杨维东 刊期: 2003- 05

  • 躯干侧屈时腰背肌、腹肌的肌电活动及其稳定脊柱的生理功能

    目的研究躯干侧屈时,负重或非负重情况下腰背肌、腹肌的肌电活动和稳定脊柱的生理功能.方法应用B型超声波导入肌内线性电极,测量5位正常男性和1位正常女性在C7~S1侧屈、负重和非负重情况下的八块同侧和对侧腰背肌、腹肌的肌电信号,标准化处理和量化肌电信号,计算双侧肌的协同活动率.结果除腹直肌外,对侧肌的肌电强度随着侧屈角度和负重的增加而增加;同侧肌肌电活动较低,仅腹部肌肉与躯干位置、负重有协同增加的趋势......

    作者:黄强民;爱娃·安得森;阿尔福·托斯同森 刊期: 2003- 05

  • 全层关节软骨缺损三种修复方法的比较实验研究

    目的评价骨膜移植、软骨移植、软骨下骨钻孔三种方法修复全层关节软骨缺损的生物学特性和修复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重复拉丁方设计的实验分组及统计学分析方法,按手术方式、观察时间、创面大小三个因素分四个水平进行随机分组,将32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的左右后肢制成全层软骨缺损模型,分别进行骨膜移植、软骨移植和软骨下骨钻孔修复,对照组不作任何修复.术后第2、4、8、12周处死动物取材,分别进行大体......

    作者:张海宁;李汉秀;张洁;侯筱魁;姜鑫;辛杰;张培良;田鲁峰 刊期: 2003- 05

  • 双束股骨双隧道法重建后十字韧带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双束股骨双隧道法重建后十字韧带(PCL)限制胫骨后移、恢复膝关节后向稳定性的能力,并与单束重建法进行比较.方法用双束股骨双隧道、单束前位点和单束后位点三种方法对膝关节标本进行后十字韧带重建.术后分别于膝关节屈曲0°、30°、60°、90°及120°°时,对胫骨施行200N的后向作用力,测量胫骨相对于股骨后移的距离.结果在屈膝角度较小(0°~30°)的情况下,单束后位点重建法术后胫骨后移的距......

    作者:陈百成;毛远青;高石军;王飞;邵德成;王晓峰 刊期: 2003- 05

  • 左肩胛部软组织内软骨黏液样纤维瘤一例报告

    患者男,40岁,因左肩胛部肿物1个月余入院.1年前患者曾因左肩胛骨下角肿物行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骨软骨瘤.体检:左肩胛冈稍下方软组织内鸭蛋大小肿物,边界清楚,中等硬度,表面光滑,活动度尚可,略有压痛.实验室检查无异常.......

    作者:朱永伟;王东;贾军锁;梁志波;李靖华;李煊 刊期: 2003- 05

  • 进行性骨化性肌炎一例报告

    进行性骨化性肌炎(myositisossificansprogressiva,MOP)或进行性骨化性纤维发育不良(fibrodysplasiaossificansprogressiva)的特点为肌肉及纤维软组织内的异位骨化,通常二者可互译[1].MOP是一种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特征性表现为先天性(坶)趾及拇指畸形,进行性全身软组织异位骨化,异位骨化部位可包括横纹肌、肌腱、韧带、筋膜及皮肤等[2].......

    作者:张浩;史占军 刊期: 2003- 05

  • 交锁髓内钉远端固定技术的小改进

    近年来,交锁髓内钉已被广泛应用于骨折的治疗,但是其远端的交锁固定仍是手术的技术难题.目前,使用远端瞄准器进行交锁操作虽效果较好,但其定位作用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1].为此,我们改进远端瞄准器,增加定位结构,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邹育才;刘梦璋;李佛保 刊期: 2003- 05

  • 骶神经前根电刺激恢复脊髓损伤后的排尿功能

    圆锥上脊髓损伤(spinalcordinjury,SCI)的后期多会形成高张力、高反射的痉挛性膀胱,患者贮尿与排尿功能双重障碍,尿路感染和膀胱内高压引起的膀胱-输尿管返流,可逆向损害肾脏功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危害极大,甚至会缩短寿命.恢复SCI患者的可控制性排尿功能,是至今未被很好解决的世界性难题[1].目前,仅Brindley骶神经前根电刺激器(sacralanteriorrootstimula......

    作者:侯春林;陈爱民;张世民;王诗波;张伟;衷鸿宾;刘明轩 刊期: 2003-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