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天津医院承办。本刊创刊至今已有30年,始终是我国骨科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30年来,我们始终以学术质量为根本,以促进骨科事业发展为己任,以造福人民为最终目标。目前,我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学术地位等持续领先。作为骨科学术交流平台,我们欢迎各种类型的稿件,请关注我们、信赖我们、支持我们、与我们一同进步。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23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113/R
邮发代号: 6-17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352
- 国内刊号:12-111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新鲜齿突骨折后路复位固定非融合技术的进展
齿突骨折是一种危及上颈椎稳定性的严重损伤,文献报道其发病率占所有颈椎骨折的10%~15%[1].齿突的解剖形态特别、毗邻结构复杂,骨折处理稍有不慎会加剧脑干、脊髓及神经根的损伤.依靠颅骨牵引后Halo-vest支架外固定难以获得寰枢椎的持续稳定,齿突骨折的不愈合率较高[2].传统观点认为前路齿突螺钉固定是治疗新鲜Ⅱ型和浅Ⅲ型齿突骨折的首选方法,然而,并非所有Ⅱ型和浅Ⅲ型齿突骨折均适用于该技术[3]......
作者:王雪鹏;梁鹤;田纪伟 刊期: 2015- 05
-
寰枢椎脱位的治疗进展
寰枢椎位于颅颈交界区,上接颅骨下连颈椎,其椎管内是高位颈脊髓和延髓.累及寰枢椎的创伤、炎症、肿瘤以及先天发育畸形等疾患可导致寰枢椎脱位或寰枢椎失稳,从而压迫脊髓,引起四肢麻木、无力、括约肌功能障碍、呼吸循环功能障碍等.据不完全统计,上颈椎创伤所致寰枢椎脱位的致残率高达60%~80%,严重者可能使患者瘫痪甚至危及生命[1-3].由于寰枢椎部位深在,周围解剖结构复杂,手术难度较高,风险较大,因此,一直......
作者:尹庆水;王建华 刊期: 2015- 05
-
寰枢椎脱位外科治疗的现状与思考
寰枢椎脱位(atlantoaxialdislocation)是上颈椎创伤和疾病的病理转归结果,主要特点是寰枢椎侧块关节面失去正常对合关系和延髓压迫,导致严重残疾,甚至威胁生命.由于寰枢椎比邻延髓生命中枢,在2000年以前,临床对寰枢椎脱位缺乏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国内外骨科和神经外科领域一直将上颈椎称为手术的“禁区”或“危险区”,严重寰枢椎脱位造成延髓生命中枢损伤的死亡率高达44%~71%[1].寰......
作者:谭明生 刊期: 2015- 05
-
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非融合固定治疗Ⅱ型齿突骨折
目的探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非融合治疗不适合前路齿突螺钉固定的Ⅱ型齿突骨折以保留寰枢椎旋转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至2013年期间,选取13例不适合行前路齿突螺钉固定的Ⅱ型齿突骨折患者,男10例,女3例;年龄18~62岁,平均40岁.采用一期寰枢椎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术中不进行植骨融合,术后复查CT显示骨折骨性愈合后取出内固定,在内固定拆除至少1个月后采用动力位CT评估寰枢椎及颈椎......
作者:韩斌;陈其昕;李方财;陈刚;梁成振;李浩;陶轶卿;王海超 刊期: 2015- 05
-
后路多种内固定技术联合应用治疗寰枢椎不稳
目的探讨后路多种内固定技术联合应用、个体化治疗寰枢椎不稳的适应证、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联合应用多种后路内固定技术治疗寰枢椎不稳19例患者的病历资料,男7例,女12例;年龄15~57岁,平均(40±13)岁.19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枕颈部疼痛及颈椎活动受限,5例(26%)颈痛是唯一症状;另14例(74%)伴有脊髓压迫症状和体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肢体感觉、运动障......
作者:陈飞;卢旭华;倪斌;谢宁;郭翔;杨军;郭群峰;杨珺 刊期: 2015- 05
-
寰枢椎脱位TOI外科分型临床应用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
目的探讨TOI外科分型诊疗流程图对寰枢椎脱位治疗方案、固定方式及融合范围选择的指导价值及其临床适用性.方法根据病因、症状、体征、动力位X线片、三维CT重建和牵引复位情况,并充分考虑手术松解和创伤因素制订TOI分型诊疗流程图:牵引复位型(tractionreductiontype,T型),分为T1、T2亚型;手术复位型(operationreductiontype,O型);不可复位型(irreduc......
作者:谭明生;麻昊宁;郝定均;王文军;田纪伟;王清;刘少喻;张宏其;谭远超 刊期: 2015- 05
-
上颈椎畸形不稳定后路手术中斜坡-枢椎角与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回顾性分析上颈椎畸形不稳定患者后路手术复位固定前后的斜坡-枢椎角(clivus-axialangle,CAA)改善情况和临床效果.方法自2004年4月到2014年8月,按纳入及排除标准共32例存在临床症状的上颈椎畸形不稳定患者纳入研究,其中1例再手术者未纳入统计.游离齿突10例,齿突发育不良5例,Klipple-Feil综合征4例,寰枢椎半脱位4例,寰枢椎不稳定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伴寰枢椎半脱......
作者:吴昕峰;田伟;安岩;郑山;吕艳伟;孙玉珍 刊期: 2015- 05
-
上颈椎损伤的手术方式选择及其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上颈椎损伤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4年6月手术治疗的25例各类型上颈椎损伤患者资料,男20例,女5例;年龄14~55岁,平均37.1岁.依患者临床表现、损伤类型结合影像学资料进行综合评估,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术前颅环牵引后,7例行前路手术,18例行后路手术.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SpinalInjuryAssociation......
作者:马迅;薛晨晖;关晓明;陈晨;冯皓宇;孙麟 刊期: 2015- 05
-
Magerl技术联合单椎板夹固定治疗寰枢椎脱位的远期疗效
目的评价Magerl技术联合单椎板夹固定治疗寰枢椎脱位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采用Magerl技术联合单椎板夹固定治疗寰枢椎脱位患者的病历资料,依据Symon和Lavender临床功能评定标准、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脊髓功能评分以及影像学测量寰齿前间隙(atlas-densinterval,ADI)和脊髓有效空间(spa......
作者:魏富鑫;李浩淼;刘少喻;王乐;崔尚斌;钟锐;陈柏龄;龙厚清;李佛保 刊期: 2015- 05
-
一期后路寰枢椎固定治疗不稳定寰椎爆裂性骨折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寰枢椎固定融合治疗不稳定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3年12月收治32例不稳定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男21例,女11例;年龄22~59岁,平均41.8岁.术前均行颈椎张口位及侧位X线片、CT及MR检查.不稳定性寰椎骨折17例,不稳定性寰椎骨折合并枢椎骨折15例,其中6例有不同程度的脊髓损害表现,ASIA分级为D级5例、C级1例.32例患者接......
作者:蒋伟宇;马维虎;赵刘军;顾勇杰;胡旭栋;于亮;李国庆;阮超越;洪锦炯 刊期: 2015- 05
动态资讯
- 1 骨与软组织肉瘤PDX模型的建立及应用研究
- 2 髋臼四方区组合钢板治疗髋臼双柱骨折
- 3 ROI-C双嵌片自锁融合器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中的应用
- 4 踇外翻的治疗
- 5 左旋多巴干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骨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 6 韧带解剖重建术治疗慢性远尺桡关节不稳定
- 7 五种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分析
- 8 以幻觉症为表现的骨折并发脑型脂肪栓塞三例报告
- 9 关节镜监视下股骨端横杆式固定重建膝前十字韧带
- 10 关节外全膝关节切除术治疗膝关节周围恶性骨肿瘤的研究进展
- 11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的椎体及椎间盘楔形变的影像学研究
- 12 脊柱侧凸翻修术
- 13 玻璃酸钠分子量差异影响骨关节炎临床治疗获益的效应及机制分析
- 14 大重量Halo-股骨髁上牵引在治疗重度僵硬性特发性脊柱侧凸中的矫形贡献率分析
- 15 伊利扎洛夫技术中Bone Transport的中文命名商榷
- 16 不可复位性踝关节骨折脱位一例报告
- 17 股四头肌原发恶性淋巴瘤一例报告
- 18 细胞工程技术在肩袖损伤修复中的应用
- 19 腰椎后路椎间融合的相关问题
- 20 肌腱愈合早期的细胞凋亡和增殖及其分子机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