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天津医院承办。本刊创刊至今已有30年,始终是我国骨科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30年来,我们始终以学术质量为根本,以促进骨科事业发展为己任,以造福人民为最终目标。目前,我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学术地位等持续领先。作为骨科学术交流平台,我们欢迎各种类型的稿件,请关注我们、信赖我们、支持我们、与我们一同进步。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23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113/R
邮发代号: 6-17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352
- 国内刊号:12-111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陈旧结核性脊柱后凸的后路全脊椎切除矫形手术效果和并发症
目的探讨后路全脊椎切除矫形手术治疗陈旧结核性脊柱后凸畸形的疗效及手术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自2004年6月至2012年10月采取后路全脊椎切除矫形固定手术治疗结核性脊柱后凸畸形患者56例,其中后凸顶椎位于胸段35例,胸腰段21例;53例患者存在相邻椎体的融合畸形;24例存在下肢神经功能损害;7例患者存在腰背部疼痛;15例患者同时存在下肢神经功能损害和腰背痛;10例无任何不适;56例患者均采用全脊椎......
作者:钟沃权;曾岩;陈仲强;齐强;郭昭庆;李危石;孙垂国;姜宇 刊期: 2016- 14
-
掌、背侧入路经皮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急性舟骨腰部骨折
目的比较掌、背侧入路经皮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急性舟骨腰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28例因急性舟骨骨折行经皮加压螺钉内固定术的患者病历资料,男26例,女2例,年龄平均31岁.按Herbert分型,A2型15例(53.6%),B1型5例(17.9%),B2型8例(28.6%);高能量损伤7例,低能量损伤21例.按照手术入路分为掌侧和背侧两组,分别收集病历、手术记录、影像学......
作者:蒋继乐;刘波;陈山林;徐雷;朱瑾;刘畅;王志新;田光磊 刊期: 2016- 14
-
腰椎融合器后移的重要因素——间隙上终板后部损伤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后融合器后移的原因和临床处理策略,尤其是间隙上终板后部损伤与术后融合器后移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4年7月行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lumbarinterbodyfusion,TLIF)术后出现融合器后移至椎管的7例患者的资料,男4例,女3例;年龄45~74岁,平均(53.6±10.2)岁.于术后第3天行腰椎正位、侧位X线......
作者:张建锋;周志杰;赵凤东;范顺武 刊期: 2016- 14
-
“Logsplitter”损伤的治疗方法与预后评价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Logsplitter”损伤的病历资料,探讨其损伤机制、治疗方法及预后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共23例“Logsplitter”损伤患者病历资料,男17例,女6例;年龄21~60岁,平均(43.68±12.67)岁.致伤原因:摔伤9例,运动伤1例,坠落伤2例,交通伤10例,重物砸伤者1例.开放性损伤10例,其中Anderson-Gustilo......
作者:宫良丰;李盛龙;齐志明;李庆;仲涛;王志坚;汤欣 刊期: 2016- 14
-
LISS治疗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并发症分析
目的探讨使用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收集自2011年9月至2014年7月81例应用LISS治疗不稳定性股骨远端骨折病历资料,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终59例纳入本研究,其中男31例,女28例;年龄18~80岁,平均49.8岁;左侧40例,右侧19例.根据AO分型,33A2型27例,33A3型14例,33C2型13例,33C3型5例.2例伴有同侧股骨干骨折,其中32A......
作者:何锦泉;马信龙;马宝通;辛景义;李楠;刘忠玉;曹红彬 刊期: 2016- 14
-
丝素蛋白支架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进展
支架材料作为骨组织工程的核心部分,其生物结构、功能和制备方法引起众多关注.理想的支架材料需具备足够的力学强度、适当的降解速度、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容易获得、价格低廉等优点.常见的支架材料主要包括无机物、有机物及天然衍生物.作为新型的支架,丝素蛋白支架的主要结构是从蚕丝中提取的天然高分子纤维蛋白,含有18种氨基酸,以甘氨酸、丙氨酸和丝氨酸为主,其结构由复杂的氢键、疏水键和结晶区组成,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
作者:陈亮;刘勇 刊期: 2016- 14
-
肩关节前向不稳伴关节盂骨缺损的研究进展
肩关节前向不稳是一种多因素参与的肩关节病变,治疗较为困难,尤其为伴关节盂骨缺损时.较小的骨缺损对肩关节稳定性的影响不明显,但是随着骨缺损程度增加,关节不稳的发生率也会显著增高.关节盂缺损>20%~25%时,需考虑行关节盂重建,以改善关节盂的形态、提高关节稳定性.目前对于关节盂骨缺损的分类、分型尚无统一的方法,既往学者报告的相关分型方法均未得到广泛的临床应用.针对测量计算关节盂骨缺损、量化缺损的严重......
作者:陈旭旭;康汇;王涛;李红川;石立田 刊期: 2016- 14
-
先天性无痛无汗症一例报告
先天性无痛无汗症(congenitalinsensitivitytopainwithanhidrosis,CIPA)又称先天性感觉和自主神经障碍综合征,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其主要表现为:①先天性全身性痛觉缺失,常合并无汗、智力发育迟缓等,无汗即全身皮肤或某一部位终年无明显汗液,或完全无汗,并常感全身不适,极度疲劳,尤其在运动时为明显,对相应的药物及温度亦不能出现出汗反应,在天热季节中,体温......
作者:臧建成;秦泗河;杨淑野 刊期: 2016- 14
动态资讯
- 1 一种新的假体关节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工具菌的表型及基因特性分析
- 2 提高膝关节置换手术水平应从规范基本技术做起
- 3 脊柱结核外科治疗的术式选择
- 4 半月板切除对下肢力线的影响
- 5 人工关节摩擦界面选择专题研讨会会议纪要
- 6 VEGF、TGF-β1在骨缺损不愈合中表达的实验研究
- 7 臀肌挛缩症的分级与治疗
- 8 距骨肿瘤及瘤样病变的影像学特点
- 9 计算机导航辅助髋臼肿瘤精确切除与重建
- 10 腰椎及腰骶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的退行性疾病
- 11 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比较研究
- 12 颈椎管哑铃形肿瘤的外科分期及手术策略
- 13 强化力学结构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
- 14 塞来昔布协同顺铂P13K/Akt途径诱导骨肉瘤MG-63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 15 膝关节后十字韧带硬纤维瘤一例报告
- 16 严重膝关节伸直挛缩的微创治疗
- 17 钴纳米颗粒对破骨样细胞的毒性作用及生学性的研究
- 18 退变性腰椎间盘病外科治疗现状与研究
- 19 股骨颈基底部旋转截骨术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
- 20 胸腰段骨折经肌间隙入路与传统入路内固定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