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天津医院承办。本刊创刊至今已有30年,始终是我国骨科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30年来,我们始终以学术质量为根本,以促进骨科事业发展为己任,以造福人民为最终目标。目前,我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学术地位等持续领先。作为骨科学术交流平台,我们欢迎各种类型的稿件,请关注我们、信赖我们、支持我们、与我们一同进步。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23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113/R

邮发代号: 6-17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骨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352
  • 国内刊号:12-111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剑桥科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文摘杂志,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华骨科杂志2013年第12期文章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与联合内固定治疗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A3型骨折

    目的比较单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和经皮内固定联合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A3型骨折的疗效.方法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43例年龄大于65岁的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A3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及经皮内固定联合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术前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骨折椎节段和骨密度等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

    作者:何登伟;盛孝永;朱烨;俞伟杨;刘飞俊;黄文君;朱科军;吴立军 刊期: 2013- 12

  • 距骨合并同侧跟骨骨折的临床特征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距骨合并同侧跟骨骨折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2003年4月至2011年7月收治距骨合并同侧跟骨骨折患者22例,男20例,女2例;年龄17~51岁,平均30.2岁;右侧12例,左侧10例.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3例,交通事故伤5例,重物砸伤4例.距骨颈骨折8例:Hawkins分型Ⅰ型3例、Ⅱ型3例、Ⅲ型2例;距骨体骨折14例:Sneppen分型Ⅱ型6例、Ⅲ型2例、V型6例.跟骨关节外骨折1......

    作者:何锦泉;马信龙;马宝通;辛景义 刊期: 2013- 12

  • 二维计算机辅助手术导航对双侧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一致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二维计算机辅助手术导航对双侧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一致性的影响.方法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接受腰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患者1355例,男696例,女659例.应用二维计算机辅助手术导航辅助置钉(导航组)743例,X线透视辅助置钉(透视辅助组)612例.应用Image-proplus5.0软件对术后第7天内的标准腰椎正侧位X线片进行图像测量分析,比较两组L1~S1双侧椎弓根螺钉置入......

    作者:张良;徐宏兵;王英民;薛庆云 刊期: 2013- 12

  • 计算机辅助确定下肢机械轴线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确定下肢机械轴线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价值.方法36例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8例.导航模板组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导航模板方法确定下肢机械轴线,髓内定位组采用传统髓内定位方法.导航模板组术前将髋、膝及踝关节螺旋CT扫描图像和下肢全长X线图像导入三维重建软件,重建髋、膝、踝关节模型并修正负重状态.将重建模型文件导入逆向工程软件,构建股骨头、膝关节、胫骨平台、踝关节中......

    作者:张元智;裴国献;陆声;李志军;赵建民;王跃文;张少杰;王星 刊期: 2013- 12

  • 不伴神经损害的Ⅰ型神经纤维瘤病性脊柱侧凸矫形术中保留脱入椎管的肋骨头的安全性

    目的探讨对不伴神经损害的Ⅰ型神经纤维瘤病性脊柱侧凸患者在保留脱入椎管内肋骨头的同时行脊柱矫形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对1998年8月至2012年3月行脊柱后路矫形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的9例Ⅰ型神经纤维瘤病性脊柱侧凸伴肋骨头椎管内脱位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男4例,女5例;年龄7~33岁,平均(15.4±7.6)岁;冠状面胸弯Cobb角平均70.7°±17.7°;矢状面后凸Cobb角平均5......

    作者:朱承跃;邱勇;王守丰;朱泽章;朱锋;刘臻;汪飞 刊期: 2013- 12

  • 经伤椎椎弓根椎体重建术的手术操作径线及重建范围

    目的探讨胸腰椎经椎弓根通道行椎体重建术的相关径线及重建范围.方法取30具新鲜人体胸腰椎标本T10~L2节段,行薄层CT扫描.将每节椎体扫描所得数据导入医学三维重建软件Mimics10.0进行三维图像重建,测量每个椎体的椎弓根轴线长度,椎弓根长度、宽度及高度,椎体高度,椎弓根入点在矢状面可变化角度(α)及椎弓根入点在横断面可变化角度(β);计算经单侧椎弓根通道行椎体重建术植骨的体积及经椎弓根椎体重建......

    作者:赵轶波;赵斌;王永峰;陆向东;赵晓峰;陈琪;张涛 刊期: 2013- 12

  • 前十字韧带双束重建的临床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前十字韧带(anteriorcruciateligament,ACL)是维持膝关节正常运动和稳定的重要解剖结构,通常认为由前内侧束和后外侧束组成[1].而ACL双束重建是近年来根据ACL解剖特点而提出的手术新理念[2].由于重建的后外侧束能够发挥抗旋转的生物力学作用[3],因此理论上认为双束重建能更好地恢复患者膝关节的旋转稳定性.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ACL双束重建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引起关注,......

    作者:李春宝;刘玉杰;冯勇;李国安 刊期: 2013- 12

  • 与寰椎侧块螺钉相关的C2神经功能障碍

    后路寰枢椎融合固定是治疗寰枢椎脱位和寰枢椎不稳症常用且有效的方法.寰椎螺钉固定技术包括寰椎侧块螺钉技术和寰椎椎弓根螺钉技术,是目前用于寰枢椎固定的主流技术[1-5].早在1994年,Goel和Laheri[6]就报告了寰椎侧块螺钉技术,但直到2001年经Harms和Melche[7]推广后才得到广泛应用.2002年,Resnick和Benzel[8]首次报告了寰椎椎弓根螺钉的应用,2003年Tan......

    作者:黄大耿;郝定均;潘军伟;葛朝元;贺宝荣;邹雨龙 刊期: 2013- 12

  • 骨生长定量检测动物模型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自制骨生长定量检测盒检测人工成骨材料的成骨效能,探讨骨生长定量检测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取贵州小型猪8头,将自制的可重复使用的骨生长定量检测盒植入四肢骨骼中.第1次手术植入骨生长定量检测盒建模,骨生长定量检测盒双腔内芯均不填充任何材料;第2次手术更换骨生长定量检测盒内芯,一侧腔室填充重组合异种骨为实验组,另一侧腔室空置为对照组;第3次手术更换骨生长定量检测盒内芯,两侧腔室填充同第2次手术;第4......

    作者:孙立;伍旭林;田晓滨;田家亮;胡如印;韩伟;李波;李建扬;杨先腾 刊期: 2013- 12

  • PRKCG基因rs3745406和rs2547362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骨肉瘤的易感性

    目的探讨骨肉瘤患者及正常人群蛋白激酶C-γ(proteinkinaseCgamma,PRKCG)基因rs3745406和rs2547362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骨肉瘤的易感性.方法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收治的骨肉瘤患者61例及正常人群63例,抽取外周血2ml.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性方法(real-timequantitativepolymerasechainreaction,RT-......

    作者:陈英斌;肖增明;贺茂林;王哲;吴洋 刊期: 2013-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