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天津医院承办。本刊创刊至今已有30年,始终是我国骨科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30年来,我们始终以学术质量为根本,以促进骨科事业发展为己任,以造福人民为最终目标。目前,我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学术地位等持续领先。作为骨科学术交流平台,我们欢迎各种类型的稿件,请关注我们、信赖我们、支持我们、与我们一同进步。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23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113/R

邮发代号: 6-17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骨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352
  • 国内刊号:12-111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剑桥科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文摘杂志,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华骨科杂志2010年第4期文章
  • 足内侧岛状皮瓣逆行转位修复足前部皮肤缺损的解剖与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足内侧岛状皮瓣逆行转位修复足前部皮肤缺损的术式.方法48侧成尸足标本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5侧新鲜足标本动脉造影,观测躅横动脉、第一跖底动脉、足底内侧动脉深支的外径、分布及其之间的吻合,并对躅趾底内侧动脉浅支进行分型,观察足内侧皮瓣内的动脉吻合和分布范围.临床上应用足内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前部皮肤缺损12例,男11例,女1例;年龄12~54岁,平均32岁.皮肤缺损面积2.5cm×3.5cm~......

    作者:毛海蛟;史增元;尹维刚;刘振新;俞淼;董文伟;陈冬萍 刊期: 2010- 04

  • 肱骨小头移位骨折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肱骨小头骨折的固定方法和疗效.方法自2004年12月至2006年12月手术治疗肱骨小头骨折16例,男8例,女8例;年龄16~65岁,平均44.9岁;按Bryan-Money分型:Ⅰ型8例,Ⅲ型1例,Ⅳ型7例.手术时间为伤后5天以内.手术经外侧入路,骨折复位后,AO拉力螺钉固定.所有患者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无神经、血管损伤.术后根据Broberg-Money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疗效......

    作者:王烨明;张建国;马宝通 刊期: 2010- 04

  • 健侧C_7与下干直接吻合治疗创伤性臂丛撕脱伤的中期疗效

    目的探讨健侧C_7神经根经椎体前通路移位与患侧下干直接吻合治疗创伤性臂从撕脱伤的中期疗效.方法2004年5月至2009年4月,采用健侧C_7与下干直接吻合治疗创伤性臂丛撕脱伤患者220例,其中64例获得3年以上的来院随访,男59例,女5例;年龄7~51岁,平均26岁.伤后到手术时间1~18个月,平均3.7个月.全臂丛撕脱伤60例,中、下干撕脱伴上干不全损伤2例,中、下干撕脱而上干正常2例.健侧C_......

    作者:王树锋;栗鹏程;李玉成;薛云皓;郑炜;孙燕琨;郜永斌;潘勇卫;胡琪;田光磊 刊期: 2010- 04

  •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陈旧性肱骨近端骨折

    目的探讨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陈旧性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1月至2008年7月,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陈旧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26例,男11例,女15例;年龄22~81岁,平均49.3岁;左侧16例,右侧10例.手术距受伤时间22~510d,平均88d.骨折类型:两部分外科颈骨折12例,两部分小结节骨折1例,两部分大结节骨折7例,三部分大结节骨折3例,四部分骨折2例(均非外展嵌插型......

    作者:鲁谊;朱以明;姜春岩 刊期: 2010- 04

  • 计算机辅助下经髋臼长螺钉钉道参数的研究

    目的基于骨盆的解部剖结构,提出一种经髋臼长螺钉的固定方法,并测算钉道进钉区位置和进钉的方向角度.方法使用20例成年男性半骨盆的CT数据,使用三维建模技术对半骨盆骨骼进行重建和分区,每半骨盆分成髂后区、髂前区、耻骨区和坐骨区,并对每一分区进行平行截骨获得每层断层轮廓数据;通过断层轮廓控制有效钉道的范围,并使用计算辅助程序对有效钉道的进钉点在髋臼上的位置进行测算,再对经过每个有效进钉点的所有有效钉道进......

    作者:吴浩波;蔡春元;季康;余世策;严世贵 刊期: 2010- 04

  • 全节段与选择性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重度僵硬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比较

    目的比较全节段椎弓根螺钉(allsegmentalpediclescrews,ASPS)固定与选择性节段椎弓根螺钉(selectivesegmentalpediclescrews,SSPS)固定治疗重度僵硬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idiopathicscoliosis,AI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3月至2008年12月期间单纯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治疗的重度......

    作者:林必贵;张永刚;张雪松;王征;毛克亚;陆宁;李海燕;王岩 刊期: 2010- 04

  • 特发性脊柱侧凸远端融合椎的选择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idiopathicscoliosis,AIS)远端融合椎(low-estinstrumentedvertebra,LIV)的选择标准.方法前瞻性分析按LIV标准进行融合的随访2年以上(24~36个月,平均29个月)的AIS患者共33例,男4例,女29例.按照北京协和医学院(PekingUnionMedicalCollegeHospital)分型Ⅰ......

    作者:仉建国;张新华;邱贵兴;邢泽军;王以朋;沈建雄;赵宇;李书纲 刊期: 2010- 04

  • 多孔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椎间融合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早期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多孔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椎间融合器(n-HA/PA66cage)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1月至2008年9月,对54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采用前路减压多孔n-HA/PA66cage支撑植骨融合固定治疗.术前、术后1周内、3、6个月、1年随访时进行随访,用Frankel法记录患者神经功能,并行X线片及三维CT检查.采用Cobb法测后凸情况,并测伤椎邻近上、下椎体间......

    作者:宋跃明;陈日高;刘立岷;龚全;李涛;曾建成;刘浩;裴福兴;屠重琪;段宏 刊期: 2010- 04

  • 腰椎椎体间旋转中心的在体研究

    目的测定生理载荷下正中矢状面上腰椎椎体间屈伸运动中心及横断面上腰椎椎体间左右旋转中心,为人工腰椎间盘假体设计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招募40~60岁健康志愿者10名,采用双X线透视影像系统(dualfluoroscopicimagingsystem,DFIS)和MR检查相结合技术,在计算机软件辅助下,从受试者腰椎MRI获取每一节段腰椎三维重建模型,匹配到DFIS捕获的不同活动体位时腰椎双斜位X线透......

    作者:夏群;Shaobai Wang;Guoan Li 刊期: 2010- 04

  • CT、MR、X线联合观察骨赘填充颈椎cage的短期融合率

    目的观察单纯采用椎体骨赘填充cage行颈前路椎体间融合的短期融合率.方法2007年5月至2009年5月,不同医生对103例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钛板内固定手术的患者单纯采集手术间隙椎体前后缘的骨赘填充cage.男69例,女34例;年龄25~77岁,平均53.6岁.脊髓型颈椎病61例,神经根型颈椎病11例,交感型颈椎病1例,各种混合型颈椎病15例,各种外伤性颈脊髓病15例.单节段手术60例,......

    作者:刘宁;孙宇 刊期: 2010-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