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天津医院承办。本刊创刊至今已有30年,始终是我国骨科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30年来,我们始终以学术质量为根本,以促进骨科事业发展为己任,以造福人民为最终目标。目前,我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学术地位等持续领先。作为骨科学术交流平台,我们欢迎各种类型的稿件,请关注我们、信赖我们、支持我们、与我们一同进步。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23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113/R
邮发代号: 6-17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352
- 国内刊号:12-111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三维CT血管造影对椎动脉的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观察椎动脉的价值.方法对67例临床拟诊为椎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行3D-CTA检查,容积重建(volumerendering,VR)和表面重建(shadedsurfacedisplay,SSD),其中7例行选择性椎动脉造影.结果67例患者中,椎动脉显像133条;正常52条,病变81条;1条闭塞不显像.病变包括先天性畸形,血管受压或牵拉移位,血管壁粗糙、钙化,......
作者:吴良浩;葛焕祥;管卫;张国良 刊期: 2002- 10
-
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进展
肢体的创伤、断肢再植、血栓形成、组织移植以及止血带的应用时间过长均可引起肢体缺血.随着血流的恢复,在随后的一定时间内组织损伤不仅不减轻反而逐渐加重,这种现象称为缺血再灌注(ischemicreperfusion,IR)损伤.它不仅影响缺血组织的存活及功能,而且可累及全身多器官,严重时可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导致患者死亡.......
作者:汪群力;王钢 刊期: 2002- 10
-
腺病毒介导hTGF-β1基因体内转染兔腰椎间盘髓核细胞对蛋白多糖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构建腺病毒载体介导外源性人转化生长因子(humantransforminggrowthfactor,hTGF-β1)基因(Ad/CMV-hTGF-β1)转染到兔椎间盘髓核细胞后,髓核组织中蛋白多糖含量的变化.方法(1)纯种成年新西兰大白兔35只,其中25只对腰椎间盘髓核组织注射Ad/CMV-hTGF-β1,每只注射2个椎间盘作为实验组,注射量为每个腰椎间盘20μl(6×106pfu);同时......
作者:季爱玉;胡有谷;谭江威;齐宗华 刊期: 2002- 10
-
螺钉植入后椎弓根横径膨胀的初步观察
目的观察椎弓根植钉前后横径是否存在膨胀现象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新鲜尸体骨标本T2~L1共4具,均为女性,年龄25~50岁,平均41岁.将标本分解为单个椎体48个,共96个椎弓根.植钉前使用游标卡尺测量椎弓根横径,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骨密度,随后对椎弓根进行骨密度(A)和直径比(椎弓根螺钉直径/椎弓根横径×100%,B)的3×3析因分组,共分为9组(A1B1,A1B,A1B3,A2B1,A2B......
作者:韦兴;侯树勋;史亚民;商卫林 刊期: 2002- 10
-
足中部截肢技术与疗效分析
目的总结足中部截肢技术,分析疗效,探讨肌腱平衡在足中部截肢的重要性.方法自1990年4月~1999年4月,本组行创伤性足中部截肢,包括经跖骨基底和Lisfranc截肢共26例.手术强调骨残端无须经过关节,断端需修整圆滑并形成一定的弧形.四根趾长伸肌腱留取足够长度,相互编织形成两股,分别在骨残端原肌腱方向上钻骨洞,并适当外移,肌腱残端穿越骨洞固定,重建肌腱止点.胫前肌腱骨止点如不能保留,也应保留足够......
作者:马昕;姜建元;黄煌渊;周建伟;夏军 刊期: 2002- 10
-
陈旧性跟腱断裂V-Y腱成形术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
目的为陈旧性跟腱断裂V-Y腱成形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从而达到推广此手术方式的目的.方法用73只新西兰白兔,建立陈旧性跟腱断裂模型后行V-Y腱成形术和Loindholm术,术后分别行组织学观察和生物力学测试.对平均135d的12例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行V-Y腱成形术后,行X线、B超等影像学检查,随访时间1年10个月~11年,平均6年5个月,并用Arner-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结......
作者:伊力哈木·托合提;白靖平;朱新安;曲延标;乔若愚;陈为民;宝勒日;加莎热特;曹力 刊期: 2002- 10
-
改良Ludloff截骨术治疗严重(足母)外翻
目的总结改良Ludloff截骨术治疗严重(足母)外翻的疗效.方法自1999年3月~2000年12月,采用改良Ludloff截骨术结合其它手术治疗严重(足母)外翻患者56例(63足).男3例(3足),女53例(60足);年龄16~65岁,平均46岁.选择第一、二跖骨间夹角大于16°的严重(足母)外翻患者行改良Ludloff截骨术,4足加行Reverdin截骨,3足加行Akin截骨.随访时间6~18个......
作者:张建中;孙超;李海涛;路学一;孟刚;崔鹏 刊期: 2002- 10
-
改良Mitchell手术治疗(足母)外翻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改良Mitchell手术治疗(足母)外翻的疗效.方法自1998年3月~2001年10月对30例(39足)(足母)外翻患者行改良Mitchell手术.术前摄负重位X线片,测量HVA平均为29.5°,IMA平均为12.5°.本术式与传统Mitehell手术不同的是在第一跖骨远端只行一次横行截骨,不留外侧棘,根据IMA的大小决定截骨远端外移的多少,再向跖侧移位2~3mm,用可吸收螺钉固定.结果随......
作者:李为;周乙雄;黄德勇;黄野 刊期: 2002- 10
-
McBride手术治疗(足母)外翻疗效分析
目的总结McBride手术治疗(足母)外翻术后5年以上长期随访结果,并分析其疗效.方法自1985年1月~1995年12月,对行McBride矫形术的(足母)外翻患者进行随访,共随访50例(90足).随访时间为5年~10年2个月,平均7年1个月.对畸形矫正程度、局部症状及足趾功能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同时在术前、术后对部分患者进行足底负重点变化观察.结果第一跖趾角大小与第一、二跖间角大小有显著的相......
作者:文良元;黄公怡;张青勇;孙常太 刊期: 2002- 10
-
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总结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自1995年3月~1999年6月,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82例,对其中资料完整的58例进行分析.男36例,女22例;根据Weber-AO分类B型30例,C型28例.应用改良的Baird和Jackson评分系统对其术后疗效进行评定,并将骨折类型、骨折固定方法、术后功能锻炼时间与终功能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随访时间为3~52个月,平均17个月.58例疗效为:优......
作者:梁军;于建华;郑得志 刊期: 2002- 10
动态资讯
- 1 关节镜下可吸收锚钉修复Bankart损伤术后锚钉孔扩大现象
- 2 棘突截骨椎管成形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
- 3 胸椎手术后急性硬脊膜外血肿
- 4 上胸椎椎板螺钉的生物力学研究
- 5 臂丛神经显微结构的计算机三维重建
- 6 1593例骨肉瘤流行病及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 7 Chiari畸形伴脊柱侧凸患者椎旁肌的失神经支配:后颅窝减压术后可获得改善吗?
- 8 前锯肌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 9 髂骨皮瓣移植加外固定器固定修复胫骨缺损伴小腿软组织缺损
- 10 尿毒症并发双侧股四头肌肌腱断裂一例报告
- 11 兔退变椎间盘体内转染hTGF-β1、β3的生物学效应
- 12 带线铆钉治疗Tossy Ⅰ、Ⅲ型肩锁关节脱位
- 13 器官移植术后脊柱结核的诊断和治疗
- 14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自然进程及外科干预的影响
- 15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二期关节再置换的假体选择
- 16 上颈椎畸形不稳定后路手术中斜坡-枢椎角与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 17 颈椎前外侧入路穿刺技术的解剖学基础及应用体会
- 18 三维医学图像重建及计算机手术导航在脊柱外科的应用
- 19 骨水泥在骨质疏松性骨折椎体内分布状态与生物力学性能的关系
- 20 椎体后凸成形术骨水泥椎间隙内渗漏的随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