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天津医院承办。本刊创刊至今已有30年,始终是我国骨科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30年来,我们始终以学术质量为根本,以促进骨科事业发展为己任,以造福人民为最终目标。目前,我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学术地位等持续领先。作为骨科学术交流平台,我们欢迎各种类型的稿件,请关注我们、信赖我们、支持我们、与我们一同进步。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23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113/R
邮发代号: 6-17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352
- 国内刊号:12-111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Ilizarov技术自体骨段延长治疗胫骨感染性骨折不愈合伴骨缺损
目的探讨Ilizarov技术自体骨段延长治疗胫骨感染性骨折不愈合的疗效.方法2000年9月至2006年6月共收治胫骨感染性骨折不愈合伴骨缺损患者14例,男11例,女3例;年龄19~49岁,平均31.9岁;胫骨近端3例,中段8例,远端3例.原始损伤:5例为开放骨折钢板内固定,3例为开放骨折髓内钉内固定,4例为开放骨折外固定架固定,2例为闭合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所致.患者自受伤至此次治疗时间为2~24个......
作者:张弢;孙振辉;郑永发;马信龙;王沛;李衡 刊期: 2008- 05
-
腰椎前路手术相关自主神经的解剖及临床意义
目的对腰椎前方的自主神经进行解剖和组织学观察,提出避免导致逆行射精的自主神经丛损伤的腰椎前路手术途径.方法选择10具防腐固定成年男性腰段标本,借助解剖放大镜和手术显微镜观察后腹膜与主动脉、髂总动脉及腰骶岬部前方筋膜的层次关系,自主神经丛的走行及上腹下丛(superiorhypogastricplexus,SHP)在L5~S1椎前的分布.对主动脉前、主动脉旁和腰骶椎前组织行HE染色,观察腹膜后组织中......
作者:陆声;徐永清;师继红;丁自海;李忠华;钟世镇 刊期: 2008- 05
-
经椎旁肌入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
目的探讨经椎旁肌入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6月至2006年8月,共62例无神经损伤表现的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男48例,女14例;平均年龄45.2岁(21~58岁).T12骨折21例,L1骨折24例,L2骨折17例;依据Denis骨折分型,压缩型骨折15例,余下的47例为爆裂型骨折,并且椎管占位均小于1/3,所有骨折后柱均完整.随机选取其中34例患者接受......
作者:李楠;张贵林;田伟;张波;袁强;行永刚;刘波;李勤 刊期: 2008- 05
-
不同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长期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4种不同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长期疗效.方法对4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后路开窗减压髓核摘除(A组,178例)、半椎板切除(B组,122例)、全椎板切除(C组,66例)及上述3种术式加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D组,74例)治疗.术后随访30~66个月,平均49个月.获得随访病例,男245例,年龄19~72岁,平均(43.36±11.64)岁,病程3d~18年;女195例,年龄20~......
作者:田禾;屈建华;田征;王翀;韩智君 刊期: 2008- 05
-
切开修补治疗肩袖撕裂的中远期随访
目的对切开行肩袖修补术的肩袖撕裂患者行中远期随访,分析术前、术中因素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1987年5月至2002年10月在北京医院骨科进行切开手术修补撕裂肩袖的43例患者(44肩).男20例(21肩),女23例(23肩);手术时平均年龄53岁(22~76岁).13肩为小型撕裂(<1cm),18肩为中型撕裂(1~3cm),10肩为大型撕裂(3~5cm),3肩为巨大型撕裂(>5cm).撕裂......
作者:王晓滨;黄公怡;薛庆云 刊期: 2008- 05
-
双束重建前十字韧带骨道位置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双束重建前十字韧带患者术后骨道位置与临床效果的关系,初步探讨双束重建前十字韧带的定位评价.方法随访研究2005年5至12月33例自体胭绳肌腱双束重建前十字韧带的患者,通过X线片测量其骨道位置.术后29例获14~22个月(平均18个月)随访,进行膝关节功能评分、KT-2000及Biodex肌力测试评价.结果患者术后IKDC、Lysholm和Tegner评分及KT-2000结果均较术前显著改善......
作者:徐雁;敖英芳;余家阔;安华;刘晓鹏 刊期: 2008- 05
-
细胞疗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研究进展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是目前临床工作面临的难题,其研究受到广泛关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的目的是保存股骨头,避免或延缓全髋关节置换.髓芯减压术是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常用的方法,它不仅可以降低骨内压力,还可为生物活性材料、细胞等物质的植入创造条件.目前使用较多的移植物包括:血管化和非血管化骨移植物,同种异体和合成的骨替代材料,骨源性和血管源性生长因子以及各种类型的干(祖)细胞.......
作者:吴星火;杨述华 刊期: 2008- 05
-
腘绳肌腱取材后再生的研究
随着前十字韧带重建手术数量的增加,前十字韧带移植物的选择成为前十字韧带损伤治疗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诸多可供选择移植物中,腘绳肌腱(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具有取材方便、生物力学强度高、优良的手术重建效果和小的供区病损等特点,受到骨科医生的青睐[1-5].腘绳肌腱在取材后能够再生这一发现,进一步增加了其作为移植物的优势.本文综述有关腘绳肌腱取材后再生研究的文献,以阐明再生肌腱的解剖形态、再生机制、肌腱再生......
作者:刘彩龙;赵金忠 刊期: 2008- 05
-
胸廓功能不全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胸廓功能不全综合征(thoracicinsufficiencysyndrome,TIS)是指儿童胸廓容量不足,无法维持正常的呼吸运动及肺组织的生长而出现的一种病理状态[1,2].此病极为罕见,其病理生理学特征由Boffa等[3]在1984年首先描述.一般情况下,通过对患儿的症状、体征、胸部X线片以及肺功能检查等即可以作出诊断,但其治疗极为困难.至目前为止,国内尚未见对于本综合征完整的描述.......
作者:李海峰;阮狄克;王鹏建 刊期: 2008- 05
-
甲状旁腺激素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hormone,PTH)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及相关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将传代的成骨细胞分为对照组、PTH持续给药组、PTH间歇给药组.持续给药组48h中持续给药;PTH间歇给药组前6h给予PTH,后42h撤除;对照组予溶媒液.每48h为一循环,持续作用8个循环,每个循环结束时,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
作者:王毅;郭若霖;张凯;赵文君;隋立;盛莉;孙贵明 刊期: 2008- 05
动态资讯
- 1 单中心四肢骨肉瘤311例预后分析
- 2 闭合复位技术在四肢骨折中的应用(中)
- 3 诱导后自体骨髓基质细胞移植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
- 4 低强度牵张力对大鼠尾椎间盘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 5 2002年急危重症论坛征文通知
- 6 跳跃性椎体次全切除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及后纵韧带骨化症
- 7 颈椎椎板单开门撑开器的设计及临床应用
- 8 小转子未累及的不稳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复位技巧
- 9 MRI对软组织肿瘤的诊断价值
- 10 胸腰椎骨折前路手术技术改良
- 11 脊柱侧凸后路矫形融合术术后感染的治疗
- 12 重度神经肌源性脊柱侧凸伴骨盆倾斜三种内固定模式的比较研究
- 13 腺泡状软组织肉瘤外科治疗的预后分析
- 14 全髋关节置换非骨水泥型股骨柄假体髓腔准备的精确性研究
- 15 人工桡骨头置换在肘关节恐怖三联征中的应用
- 16 首届Ilizarov生物学理论与技术研讨推广会议在北京召开
- 17 婴幼儿Gorham病合并脊柱侧后凸畸形两例报告
- 18 个性化髋关节表面置换导航模板的设计与初步应用
- 19 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术治疗重度僵硬角状脊柱畸形专家共识
- 20 Ponte截骨联合四棒交替加压矫形技术治疗休门氏病脊柱后凸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