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天津医院承办。本刊创刊至今已有30年,始终是我国骨科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30年来,我们始终以学术质量为根本,以促进骨科事业发展为己任,以造福人民为最终目标。目前,我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学术地位等持续领先。作为骨科学术交流平台,我们欢迎各种类型的稿件,请关注我们、信赖我们、支持我们、与我们一同进步。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23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113/R
邮发代号: 6-17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352
- 国内刊号:12-111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骨-骨膜原位翻转修复髌软骨软化症的中长期疗效
目的探讨骨-骨膜原位翻转修复治疗髌骨软化症的软骨缺损方法,观察其中长期疗效.方法1996年4月至2000年6月,拟在我院手术治疗的21例髌软骨软化症患者经术前和术中评估,接受骨-骨膜原位翻转术治疗13例.男3例,女10例;年龄47~65岁,平均59岁.采用HSS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术后随访114~162个月(平均133.2个月),13例患者中1例患者死亡,余12例获随访......
作者:李哲海;张霄雁;张飞;武宇赤;郭永强 刊期: 2011- 11
-
内侧半月板后角Ramp损伤在前十字韧带损伤患者中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前十字韧带损伤合并内侧半月板后角Ramp(内侧半月板后角至后内侧关节囊滑膜移行区域)损伤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02年4月至2007年10月,采用韧带重建手术治疗并确诊为前十字韧带损伤的患者868例,男609例,女259例;年龄15~55岁,平均25.2岁.根据手术记录以及术中关节镜探查,筛选其中存在内侧半月板后角Ramp损伤的病例,计算其发生率.按照性别、年龄段及受伤至手术时......
作者:刘心;张辉;冯华;薛庆云 刊期: 2011- 11
-
创伤导致的腰骶丛及腰骶干损伤
与臂丛损伤类似,创伤导致的腰骶丛损伤会导致患肢严重的感觉运动障碍.临床上对臂丛损伤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但对于腰骶丛损伤重视程度不够,认识相对不足.这与腰骶丛周围有坚强的骨性组织保护、需由极高能量的损伤导致、发病率没有臂丛损伤高有关.腰骶丛损伤临床往往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这与常合并的其他系统损伤掩盖了腰骶丛损伤的病情、发生损伤的位置深在、邻近解剖关系复杂有关.为改变这一现状,本文讨论创伤......
作者:张易;唐佩福 刊期: 2011- 11
-
骶骨不全骨折的研究进展
1982年,Lourie[1]首次报告骶骨不全骨折(sacralinsufficiencyfracture,SIF).SIF是一种应力性骨折,与创伤性骶骨骨折不同.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展,SIF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目前,学者们已认识到SIF是引起老年人,尤其是女性下腰痛的一个独立病种.近年来,不断发展的新技术虽然对SIF的诊断和治疗有很大帮助,但SIF的漏诊率、误诊率仍极高,学者们对其认识不足.本文就......
作者:孙海波;李永犇;潘进社 刊期: 2011- 11
-
骨盆与髋臼骨折值得注意的问题
三年前曾为《中华创伤骨科杂志》骨盆与髋臼骨折专刊写过述评,三年后又为《中华骨科杂志》同一内容撰写专刊述评深有感触.本期共有相关文章15篇,其中骨盆骨折10篇,髋臼骨折5篇.从文章的质量与研究深度来看,远高于三年前.这说明我国在对骨盆与髋臼骨折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法及相关基础研究等方面已接近国际水平.......
作者:王满宜 刊期: 2011- 11
-
骨盆骨折救治的几点建议
骨盆骨折占全身骨折的4.21%[1],其中3.9%~7.5%为高能量损伤所致[2].随着交通事故的不断增多,高能量损伤的骨盆骨折呈逐年增加的趋势.高能量损伤的骨盆骨折常合并血管、神经及其他脏器的损伤,其死亡率可达20%~60%[3-5],有文献报道可高达70%[6].我们就本期关于骨盆骨折的文章和临床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几点建议供同仁参考.......
作者:张英 刊期: 2011- 11
-
植入物-骨界面微动的试验和计算分析的对比
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假体-骨界面处的微动影响着假体的长期生存率.通常使用固定在假体和骨骼上的传感器来对这些微动进行测定,这些传感器一般位于远离界面的位置.由于假体-骨系统并非刚性,所以这种做法可能产生误差.虽然对上述误差的具体数值无法通过目前的试验进行评估,但可以通过有限元分析法(finiteelementmethod,FEM)进行研究.界面上的实际微动与试验条件下测得的微动并不一致,针对这一假设......
作者: 刊期: 2011- 11
-
经皮骶髂螺钉与骶髂关节前方钢板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骨盆骨折合并骶髂关节脱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与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2004年3月至2010年10月,收治37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20例患者接受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17例患者接受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比较和分析两组的围手术期参数和术后影像学指标.结果对全部病例随访6~26个月,平均15个月.经皮螺钉组与切开钢板组在手......
作者:宋世锋;彭磊;肖海涛;郑南生;陈世强;马业涛;张熙民;林坚平;曾凡;姚理阳 刊期: 2011- 11
-
开放性骨盆骨折会阴撕裂感染的治疗
目的探讨应用骨盆外固定支架复位固定、结肠造瘘、反复清刨、创口封闭负压引流等措施治疗开放性骨盆骨折会阴撕裂感染的疗效.方法2004年2月至2011年1月,治疗8例开放性骨盆骨折会阴撕裂伤感染患者,男7例,女1例;年龄22~59岁,平均36.3岁;交通伤5例,高处坠落伤2例,重物压伤1例.骨盆骨折按Tile分型:B型3例,C型5例;创口部位根据Faringer等分区均为Ⅰ区.行骨盆外固定支架固定、早期......
作者:陈戈;李滔;陈仲;赵航;吴照祥;杨洪昌 刊期: 2011- 11
-
CT引导下微创导向器在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中的初步应用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微创导向器辅助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的准确性.方法2011年1月至5月,采用CT引导下微创导向器辅助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固定治疗骶髂关节骨折脱位患者8例,男5例,女3例;年龄26~56岁,平均32岁;均为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术前对6例骶髂关节移位超过2cm的患者行股骨髁上骨牵引,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8~1/7.在CT操作台的计算机屏幕上进行定位、测量佳进针轨道后,在患侧臀部标记定位.根......
作者:梁军波;潘伟波;王斌;陈国富;洪华兴;李欠云;陈海啸 刊期: 2011- 11
动态资讯
- 1 微泡超声增强庆大霉素对大肠杆菌抗菌作用的机制研究
- 2 胸腔巨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侵犯椎体一例报告
- 3 正常足与踇外翻足第一序列的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 4 幼犬髋关节外周动脉对股骨头前外侧部血流的影响
- 5 保留桡骨小头的囊内切除及结构性植骨治疗桡骨近端韧带样纤维瘤一例报告
- 6 手足徐动症继发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 7 辐照对rhBMP-2骨诱导活性的影响
- 8 界面螺钉在前十字韧带修复中的应用进展
- 9 后足关节在体运动度测量新方法的建立和初步应用
- 10 AO微型联合重建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髋臼后壁骨折
- 11 巨大椎旁神经节细胞瘤伴发脊柱侧凸一例报告
- 12 骨质疏松大鼠股骨内单次注射辛伐他汀强化骨骼的实验研究
- 13 后路全脊椎截骨治疗严重脊柱畸形内固定棒断裂危险因素分析
- 14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术后新发上胸弯转归分析
- 15 可灌注骨水泥椎弓根螺钉的生物力学研究
- 16 深部位钢丝置入的方法
- 17 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开门侧不同固定方式的疗效比较
- 18 悬垂体位撬拨法治疗过伸型胫骨平台骨折
- 19 进行性骨化性肌炎一例报告
- 20 RANKL/RANK/OPG/NF-κB系统的药物调节对假体周围骨溶解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