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天津医院承办。本刊创刊至今已有30年,始终是我国骨科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30年来,我们始终以学术质量为根本,以促进骨科事业发展为己任,以造福人民为最终目标。目前,我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学术地位等持续领先。作为骨科学术交流平台,我们欢迎各种类型的稿件,请关注我们、信赖我们、支持我们、与我们一同进步。


首页>中华骨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352
  • 国内刊号:12-111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剑桥科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文摘杂志,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华骨科杂志2016年第06期

血管腔内治疗隐匿性动脉损伤的临床效果

刘刚;唐诗添;王军;石波;王陶;李宗原;谢明锐;张定伟;王伯通

关键词:血管系统损伤, 血管内操作, 血管造影术
摘要:目的 探讨血管腔内治疗隐匿性动脉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自2010年6月至2014年10月血管腔内治疗13例隐匿性动脉损伤的患者资料,男9例,女4例;年龄19~75岁,平均(45.6±15.7)岁;损伤部位:臀上动脉4例,闭孔动脉2例,锁骨下动脉2例,股深动脉2例,股动脉1例,腘动脉1例,肱动脉1例;依据张英泽隐匿性血管损伤分型:B型6例,C型7例.所有患者均行动脉造影以明确诊断,受伤至确诊时间为2~70 h,平均16.0 h,同时选择覆膜支架、弹簧圈、明胶海绵栓塞方法行血管腔内治疗;术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TA或DSA检查评估血管功能并记录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3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30~60 min,平均40 min;治疗期间,10例进行输血,输血量800~14 000 ml,平均3 200 ml.1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24个月,平均为(7.3±5.8)个月.13例中采用覆膜支架治疗5例、弹簧圈5例、弹簧圈联合明胶海绵3例;所有患者动脉出血均得到控制,7例休克患者症状立即得到改善,5例患者术后发生腔隙感染经反复清创后治愈,1例胭动脉断裂患者因热缺血时间较长终行膝下截肢,1例患者术后出现部分臀肌坏死合并MODS,终治愈.至末次随访,13例患者无覆膜支架移位、血管闭塞及内漏现象发生.结论 隐匿性动脉损伤早期具有闭合性、迟发性、不典型性等特点,漏诊率高.动脉造影是诊断的金标准,血管腔内治疗后疗效满意、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是治疗隐匿性B型以及C型非主干动脉损伤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