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天津医院承办。本刊创刊至今已有30年,始终是我国骨科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30年来,我们始终以学术质量为根本,以促进骨科事业发展为己任,以造福人民为最终目标。目前,我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学术地位等持续领先。作为骨科学术交流平台,我们欢迎各种类型的稿件,请关注我们、信赖我们、支持我们、与我们一同进步。


首页>中华骨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352
  • 国内刊号:12-111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剑桥科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文摘杂志,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华骨科杂志2003年第02期

磷酸钙骨水泥作为骨形成蛋白载体修复节段性骨缺损及相关研究

孙明林;胡蕴玉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羟基磷灰石类, 骨移植
摘要:目的制备CPC/BMP复合人工骨,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其对骨缺损的修复作用及相关问题,探讨临床应用的可能性.方法参考有关文献方法合成CPC,并将其作为BMP的载体制成CPC/BMP复合物,植入兔桡骨15mm骨缺损处,术后不同时间处死动物.通过生物力学测定、组织学染色分析、电镜扫描及X射线电子能谱分析、X线摄片、无机质含量测定以及骨密度测量等手段观察新骨形成和材料降解情况.同时以单纯的CPC及空白组作为对照研究,综合评价CPC/BMP对骨缺损的修复能力及对机体的影响.结果术后CPC/BMP和CPC两组动物均无毒性反应.随着时间的延长,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浓度逐渐升高,尤以CPC/BMP组显著,提示CPC/BMP复合物和单纯的CPC均可以促进新骨形成,前者新骨形成量大,骨修复能力明显好于后者.CPC/BMP植入2周时可见大量间充质细胞分化,在材料与骨端之间出现一层软骨细胞,4周时软骨细胞向编织骨分化,16周时板层骨长入材料并与之相互分割包裹,24周时骨缺损初步修复,新骨密度明显高于CPC组,说明BMP的加入不仅有效地促进了新骨的形成,同时也加速了新骨的钙化.24周组标本生物力学测定结果表明,CPC/BMP组力学指标接近正常,与CPC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无机质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新骨形成的同时伴随材料的降解,CPC组材料降解速度缓慢,CPC/BMP组降解速度优于CPC组,但24周时仍有部分材料残存.在新骨形成和材料降解过程中可出现血清钙浓度的一过性升高.结论 CPC是BMP的理想载体,CPC/BMP生物活性人工骨对骨缺损有较强的修复能力,可望成为新型的骨缺损修复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