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天津医院承办。本刊创刊至今已有30年,始终是我国骨科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30年来,我们始终以学术质量为根本,以促进骨科事业发展为己任,以造福人民为最终目标。目前,我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学术地位等持续领先。作为骨科学术交流平台,我们欢迎各种类型的稿件,请关注我们、信赖我们、支持我们、与我们一同进步。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23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113/R
邮发代号: 6-17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352
- 国内刊号:12-111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桡骨头的应力传导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明确桡骨头在肘关节中的应力传导作用。方法利用SWD-10型材料试验机测量桡骨头的应力传导作用和桡骨头切除后经尺骨鹰嘴的应力分布变化。结果经桡骨头传导的应力大小约占所施加应力的55%,桡骨头切除后,所施加的应力完全由肱尺关节承受,肱尺关节外侧关节面应力增加的幅度明显较内侧关节面大。结论桡骨头在肘关节应力传导和维持肘关节的稳定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杨运平;徐达传;甄明生;樊继宏;朱青安;钟世镇 刊期: 2001- 02
-
生物性韧带修复术治疗新鲜肩锁关节完全脱位
目的研究通过生物性韧带修复的新型手术方法治疗肩锁关节完全脱位。方法根据肩部解剖生理和生物力学设计手术,对肩锁关节全脱位即Ⅲ度损伤的患者用生物可吸收缝合线或粗丝线经骨穿孔延纤维走向修复喙锁韧带以重建肩锁关节垂直方向的稳定;再用双圈缝合法修复肩锁韧带和关节囊以重建肩锁关节水平方向的稳定。手术简便、创伤小,不影响关节面,不使用金属内固定材料,可达到肩锁关节的坚强固定。结果11例患者术后随访1~2.5年,......
作者:王明华;顾晓晖 刊期: 2001- 02
-
非创伤性桡神经麻痹24例临床分析
目的对非创伤性桡神经麻痹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方法自1985年1月~2000年1月,共治疗24例患者,其中男18例,女6例;年龄10~65岁,平均38岁。重体力劳动者及手工劳动者11例。1例行肌腱移位术,23例行桡神经探查,其中18例行神经松解术,5例将病变神经段切除(2例直接吻合,3例行游离神经移植)。结果行桡神经探查发现,神经卡压性病变12例,包括8例卡压部位位于旋后肌,1例位于......
作者:潘勇卫;韦加宁;王澍寰;李淳;赵俊会 刊期: 2001- 02
-
组织工程化人工肌腱修复喙锁韧带损伤及其体内检测
目的总结组织工程化人工肌腱修复喙锁韧带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用自愿中止妊娠健康妇女捐赠的12周引产健康胚胎肌腱分离培养肌腱细胞,以5×106/ml细胞密度种植在碳纤维和聚羟基乙酸的复合支架材料上,体外培养5~7d后植入体内,修复5例锁骨外端Ⅱ、Ⅲ度骨折和肩锁关节Ⅲ度脱位伴喙锁韧带损伤。全部病例随访7~13个月,平均9.3个月。其中2例分别于术后3个月、6个月行内固定取出术时,取微量组织行组织学检查及......
作者:杨志明;解慧琪;项舟;黄富国 刊期: 2001- 02
-
术中及术后血液回收在骨科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术中及术后血液回收在骨科无菌手术中的应用。方法1996年6月~2000年4月,在117例骨科手术中使用术中血液回收,其中29例全髋关节置换术联合使用术后血液回收。记录回收的血液量及并发症。结果术中血液回收共计70965ml,占总输血量的41.61%,平均每人606.54ml,其中29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血液回收共计12330ml,平均每人425.17ml。2例有一过性血红蛋白尿,8例出......
作者:李军;朱天岳;马忠泰;柴卫兵;张明礼;宋乃庆 刊期: 2001- 02
-
内固定法治疗肘关节骨折
目的探讨采用内固定方法治疗肘关节新鲜和陈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治疗的10例肘关节内骨折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9例,女1例;新鲜骨折6例,陈旧骨折4例;开放性骨折4例,闭合性骨折6例。开放性骨折中有3例常规清创后采用内固定术或内固定术+推进皮瓣术,1例待伤口愈合按闭合性骨折处理。全部病例分别采用张力带、张力带+螺钉内固定、螺钉内固定。结果平均随访8个月,伤口均一期愈合,骨愈合时间为3~4个月,新......
作者:彭超 刊期: 2001- 02
-
带血供腓骨小头骨骺移植的解剖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腓骨小头骨骺的血供来源及带血供腓骨小头骨骺移植治疗骨骺损伤的效果。方法5具10侧足月新生儿尸体的下肢标本,对腓骨头的营养血管进行显微解剖观察;本组共6例患者,平均年龄9岁。胫骨近端内侧骨骺骨桥形成1例,胫骨远端骨骺骨桥形成伴踝关节畸形3例,股骨头骨骺陈旧性滑脱1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例。应用带膝下外血管的腓骨小头骨骺移植进行修复。结果膝下外动脉、胫前返动脉、旋腓动脉的分支在腓骨小头的表面形......
作者:王树锋;吕占辉;王明山;许卫红;周中水;王志刚;曹文德 刊期: 2001- 02
-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强化对骨质疏松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作用
目的探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的方法和评价PMMA强化骨质疏松椎弓根螺钉后的生物力学性质。方法6具新鲜老年女性胸腰段骨质疏松脊柱标本(T10~L5),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仪测试每个椎体的骨密度,随机取16个椎体(32侧椎弓根),一侧椎弓根拧入CCD螺钉,测量大旋入力偶矩后拔出螺钉作为正常对照组,用PMMA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
作者:樊仕才;朱青安;王柏川;赵卫东;周燕莉;金大地;刘大庸 刊期: 2001- 02
-
BMP、IL-1、IL-6、TNF-α在先天性胫骨假关节中的表达
目的了解先天性胫骨假关节(congenitalpseudarthrosisoftibia,CPT)中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morphogeneticproteins,BMP)、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α)的表达,探讨它们在CPT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
作者:崔赓;雷伟;马平;吕荣;黄耀添;赵黎 刊期: 2001- 02
-
咖啡因在骨肉瘤细胞株热化疗中增效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咖啡因结合顺铂热化疗对骨肉瘤细胞株(OS-732)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43℃恒温条件下,骨肉瘤细胞株(OS-732)分别经咖啡因、顺铂、咖啡因+顺铂作用1h,分别采用体外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bromide(MTT法)细胞毒性试验和流式细胞仪(FCM)分析,观察三者对细胞毒性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咖啡因浓度为......
作者:万双林;杨迪生;范顺武;李伟栩 刊期: 2001- 02
动态资讯
- 1 引起脊髓亚急性压迫损害的椎管内容积改变的实验研究
- 2 双侧肌间隙入路通道下椎弓根钉棒复位融合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
- 3 儿童侧位肱骺角的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 4 α-平滑肌肌动蛋白在创伤性神经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 5 2006年《中华骨科杂志》引证报告
- 6 经口咽入路寰椎前路钢板固定治疗不稳定性寰椎骨折
- 7 经跗骨窦间隙与外侧“L”形切口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比较
- 8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女性生长潜能预测因素的组织计量学评价
- 9 经病灶手术治疗颈椎骨巨细胞瘤的疗效
- 10 让人工椎间盘置换技术在我国健康稳定发展
- 11 椎间隙撑开在腰椎滑脱症复位和融合中的应用价值
- 12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骨水泥分布形态对术后早期疗效的影响
- 13 微创与常规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比较研究
- 14 影响骶管减压髂腰固定治疗“H”形骶骨骨折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 15 原发恶性骨肿瘤髓内范围测量的影像学比较研究
- 16 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的临床应用
- 17 Denosumab治疗骨巨细胞瘤的研究进展
- 18 关节镜下SLAP修复术与肱二头肌长头腱切断固定术治疗Ⅱ型SLAP损伤疗效的Meta分析
- 19 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多叶组织瓣修复多指(趾)软组织缺损
- 20 抗生素骨水泥间隔体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二期翻修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