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天津医院承办。本刊创刊至今已有30年,始终是我国骨科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30年来,我们始终以学术质量为根本,以促进骨科事业发展为己任,以造福人民为最终目标。目前,我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学术地位等持续领先。作为骨科学术交流平台,我们欢迎各种类型的稿件,请关注我们、信赖我们、支持我们、与我们一同进步。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23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113/R
邮发代号: 6-17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352
- 国内刊号:12-111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浮肩损伤
目的探讨浮肩损伤(floatingshoulderinjuries,FSI)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6月至2005年6月收治的36例FSI的临床资料,其中肩胛颈骨折合并同侧锁骨骨折31例、肩锁关节脱位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合并损伤,其中肋骨骨折、血气胸和(或)肺挫伤占88.9%.伤后至手术时间为3~43d,平均9.6d.术中首先复位固定锁骨骨折或肩锁关节脱位,然后采用改良Ju......
作者:贾健;裴福兴;郭录增;何阳;张铁良 刊期: 2006- 05
-
应用微型外固定架治疗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
目的探讨应用微型动力型外固定架治疗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的方法及疗效,分析其治疗时限、适应证和治疗方法.方法自2002年10月至2004年12月,应用微型外固定架治疗37例不同类型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其中Ⅰ型(Bennett骨折)19例,Ⅱ型(Rolando骨折)10例,Ⅲ型8例.根据受伤时间和骨折类型选择治疗方法.新鲜Ⅰ型骨折主要采取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如果骨折欠稳定可加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陈旧......
作者:李忠哲;郑炜;易传军;田光磊 刊期: 2006- 05
-
全髋关节及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临床影响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隐性失血的相关机制及对临床的影响.方法2001年3月至2005年5月,行THA61例,其中男22例,女39例;年龄61~79岁,平均68岁.同期行TKA73例,其中男23例,女50例;年龄65~77岁,平均73岁.所有病例均为初次行单侧关节置换的患者,24h补液总量不超过2000ml.通过Gross方程,根据身高、体重和手术前后......
作者:覃健;余存泰;徐中和;侯之启;郑民庆 刊期: 2006- 05
-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6年1月至2002年12月应用手术治疗资料完整的26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男22例,女4例;年龄17~50岁,平均28岁.受伤原因:交通伤17例,高处坠落伤9例.入院后即刻确诊股骨颈骨折16例;延迟诊断10例,延迟时间为3~75d,平均13.1d.全部病例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其中股骨干骨折采用动力加压钢板内......
作者:王捷;张铁良;于建华;魏万富 刊期: 2006- 05
-
脊髓空洞源性脊柱侧凸椎旁肌肌纤维分型及群化的对比研究
目的分析脊髓空洞源性脊柱侧凸患者椎旁肌肌纤维分型及群化的特征,探讨其与脊柱侧凸发病的关系.方法病例分为三组:脊髓空洞源性脊柱侧凸(SS)组20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组16例,非脊柱侧凸(NS)组10例.术中切取两侧椎旁肌组织,统计三组的椎旁肌肌纤维分型及群化,并进行对比.结果SS组凸侧Ⅰ型肌纤维比例和横截面积均小于凹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IS组凸侧Ⅰ型肌纤维比例和横截面积均显著高于凹......
作者:邱勇;朱泽章;吴亮;王斌;俞杨;钱邦平;马薇薇 刊期: 2006- 05
-
强化力学结构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髓芯减压术后利用空心骨螺钉结合自体骨移植强化股骨头力学结构,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自2000年2月至2005年2月,共收治股骨头坏死塌陷前期患者31例,其中FicatⅠ期18例,Ⅱ期13例.男18例,女13例;年龄27~49岁,平均37岁.2例为双侧,其余为单侧.发病至手术时间为6~26个月.多数患者术前曾行6个月以上的非手术治疗,但疗效不佳.自转子下经股骨颈钻隧道至股骨头坏死区域......
作者:杨述华;杨操;李宝兴;邵增务;孙世荃;许伟华;李进;肖宝钧;叶哲伟;傅德皓;苏成忠;王锐英;梅荣成 刊期: 2006- 05
-
严重膝关节伸直挛缩的微创治疗
目的介绍一种治疗严重膝关节伸直挛缩的微创手术方法,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1998年9月至2001年10月,共手术治疗22例膝关节伸直挛缩患者,手术包括小切口股四头肌成形术和关节镜清理术两部分.首先通过髌骨外上方的小切口行股四头肌成形术,逐步解除阻碍膝关节屈曲的关节内和关节外因素.在此基础上,再行关节镜下清理术.术后第1d即开始行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14~63个月,平均42个月.22例患者中16例重......
作者:王建华;赵金忠;何耀华;皇甫小桥;袁峰;彭晓春 刊期: 2006- 05
-
人工关节的摩擦界面
人工关节经过40年的发展,其假体设计、手术技术与固定方法已相当完善,许多假体已使用20~30年.目前人们的关注点已从预防假体早期松动转到如何获得长期生存上.每年有许多年轻患者因股骨头坏死等原因而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术后活动量的增大和人类寿命的延长对假体的使用时间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作者:储小兵;吴海山 刊期: 2006- 05
-
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上胸弯的识别和处理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idiopathicscoliosis,AIS)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三维脊柱畸形,具有多种表现类型,有的患者除了主胸弯外还存在上胸弯,此类患者行手术治疗时手术方案的选择尚不统一.一些患者虽未融合上胸弯,由于主胸弯矫正过度,术后出现双肩不等高加重;相反,也有一些患者虽然融合了上胸弯,但术后双肩平衡情况仍然不好.因此,对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上胸弯的识别和治疗方法的正......
作者:于斌;王以朋;邱贵兴 刊期: 2006- 05
-
髋关节发育异常的超声诊断进展
髋关节发育异常(developmentaldysplasiaofthehip,DDH)是儿童期常见的骨骼肌肉系统疾病.其特点是在患儿出生时,股骨头与髋臼失去正常的对位关系,多数表现为股骨头部分脱出髋臼,少数股骨头全部脱出髋臼;病变常累及髋臼、股骨头、关节囊和髋关节周围的韧带和肌肉.由于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特别是在新生儿期,容易漏诊而延误治疗.大量研究表明头臼同心是髋关节发育的先决条件.婴儿在出生后......
作者:赵亮;赵黎 刊期: 2006- 05
动态资讯
- 1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外科治疗
- 2 腰椎经皮内镜手术后疗效不佳的原因分析
- 3 锂剂调控GSK3β介导的Wnt/β-catenin通路对骨骼系统的作用
- 4 全膝关节置换活动平台与固定平台假体的比较
- 5 《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的解读
- 6 胫骨髁间前棘骨折的关节镜治疗
- 7 生物力学分析四种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差异
- 8 超声检查对肩袖损伤的诊断价值
- 9 下颈椎前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解剖学测量及临床应用
- 10 可吸收陶瓷改善椎弓根螺钉稳定性的体外生物力学试验
- 11 提高对神经修复方法的认识
- 12 《中华骨科杂志》第九届编辑委员会名单
- 13 基于陕速成型技术的可控结构多孔硅酸钙支架的制备及体外研究
- 14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合并硬脊膜骨化的研究进展
- 15 脐血造血干/祖细胞修复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 16 沉痛悼念陈宝兴教授
- 17 张力侧中空股骨柄假体的研制及体外静力实验研究
- 18 不同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长期疗效分析
- 19 在DIA方案基础上加用甲氨蝶呤对肢体骨肉瘤术后3年生存率的影响
- 20 骨盆骨折合并创伤性膈疝的早期临床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