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天津医院承办。本刊创刊至今已有30年,始终是我国骨科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30年来,我们始终以学术质量为根本,以促进骨科事业发展为己任,以造福人民为最终目标。目前,我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学术地位等持续领先。作为骨科学术交流平台,我们欢迎各种类型的稿件,请关注我们、信赖我们、支持我们、与我们一同进步。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23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113/R
邮发代号: 6-17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352
- 国内刊号:12-111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期刊荣誉:
- 期刊收录: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剑桥科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文摘杂志,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天津医院承办。本刊创刊至今已有30年,始终是我国骨科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30年来,我们始终以学术质量为根本,以促进骨科事业发展为己任,以造福人民为最终目标。目前,我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学术地位等持续领先。作为骨科学术交流平台,我们欢迎各种类型的稿件,请关注我们、信赖我们、支持我们、与我们一同进步。
1. 投稿方式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不接收纸质来稿,稿件需经中华医学会远程稿件处理系统(http://www.cma.org.cn/ywzx/index.html)或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网站(http://www.medline.org.cn/)投送。注册为杂志作者后选择《中华骨科杂志》投稿。来稿需经作者单位主管学术机构审核,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如涉及保密问题,需附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发表的证明。本刊不收取稿件处理费。
2. 投稿要求
文稿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导向性、实用性。资料真实、数据准确、论点鲜明、结构严谨、文字精练,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
文稿需包括:(1)题名及作者,作者单位,第一作者简介,基金资助项目,项目负责人,E-mail,电话,传真;(2)中文摘要;(3)英文摘要;(4)正文:前言,资料与方法,结果,讨论,志谢,参考文献。视文章体裁选择相关项目。
投稿时必须注明该文稿是否已在非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或在学术会议交流过的文稿,或已用其他文种发表过的文稿(需征得首次刊登期刊的同意),此三种情形不属于一稿两投。
中华骨科杂志影响因子
中华骨科杂志发文量
中华骨科杂志总被引频次
-
开放植骨治疗感染性骨折不愈合
目的介绍开放植骨治疗感染性骨折不愈合的手术方法,总结疗效,探讨提高治疗成功率的因素.方法126例感染性骨折不愈合或骨缺损患者,男98例,女28例;年龄15~71岁,平均35岁.胫骨骨折96例,股骨骨折12例,肱骨骨折5例,尺骨骨折6例,桡骨骨折2例,尺桡骨双骨折5例.骨缺损1.5~6.5cm,平均3.5cm.患处彻底清创,切除失活的软组织和骨组织,直至骨折端点状出血.对于轻度骨质疏松、稳定性骨折且......
作者:黄雷;李兵;刘沂;张伯松;张树喜;夏平;王满宜;荣国威 刊期: 2005- 01
-
单中心170例足踝部肿瘤及瘤样病变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足踝部肿瘤和瘤样病变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以及恶性肿瘤的预后.方法通过对25年间170例足踝部肿瘤及瘤样病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恶性肿瘤进行随访,分析其年龄和性别分布、临床表现、肿瘤组织类型、解剖学部位分布、肿瘤大小与良恶性的关系以及恶性肿瘤的预后.结果170例足踝部肿瘤及瘤样病变中,男91例,女79例.骨肿瘤51例,软组织肿瘤119例.良性126例,恶性44例.年龄7个月~7......
作者:栗向东;张宇;王臻;郭征 刊期: 2012- 11
-
采用前侧与外侧入路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平衡控制
髋关节对维持人体静态和动态运动的稳定性起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髋关节骨关节炎造成关节活动性及功能的损失,导致步态的安全性与稳定性降低.在美国,每年有250000多例患者接受关节置换手术,期望能够恢复髋关节的功能.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前侧入路与外侧入路在改善步态稳定性方面的效果.我们研究了质量中心(centerofmass,CoM)与压力中心(centerofpressure,CoP)之间......
作者:周立善 刊期: 2007- 12
-
一代宗师叶衍庆教授
2006年是我国骨科界一代宗师--叶衍庆教授诞辰一百周年.他是我国著名的骨科学专家,又是一位杰出的医学教育家.......
作者:钱不凡 刊期: 2006- 01
-
第七届Ilizarov技术与骨关节修复重建学习班通知
......
作者: 刊期: 2015- 08
-
全节段与选择性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重度僵硬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比较
目的比较全节段椎弓根螺钉(allsegmentalpediclescrews,ASPS)固定与选择性节段椎弓根螺钉(selectivesegmentalpediclescrews,SSPS)固定治疗重度僵硬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idiopathicscoliosis,AI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3月至2008年12月期间单纯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治疗的重度......
作者:林必贵;张永刚;张雪松;王征;毛克亚;陆宁;李海燕;王岩 刊期: 2010- 04
-
节段型人工假体重建骨干肿瘤切除后缺损的初步报告
发生在四肢长骨干的肿瘤,临床上保肢治疗常采用瘤段切除异体骨或自体骨重建骨缺损,但自体骨或异体骨移植重建存在骨愈合时间长、易感染、固定较为困难等问题.Abudu等[1]在上世纪70年代首次使用节段型人工假体(intercalaryprosthesis)进行四肢长骨干肿瘤切除后的重建,但由于长骨干的肿瘤发生率不高,临床资料有限,尽管国外此种假体的临床应用时间较长,但总的例数并不多.......
作者:钟俊青;胡永成 刊期: 2012- 04
-
短柄髋关节植入物的初始与远期稳定性(一)
新一代短柄髋关节植入物的设计理念是通过促进与生理相似的加载方式将应力一应变遮挡和植入物远期松动率降至低.至今仍缺乏远期临床研究来证明短柄植入物的优点.由于缺乏临床数据,因此可以使用数字模拟来预测其远期性能.通过有限元研究预测短柄植入物的初始和远期稳定性,从界面微动方面对植入物的初始稳定性进行评价.结果发现,初始稳定性在允许骨整合出现的极限内.使用应变适应性骨重建法则对远期稳定性进行评估,进而在骨密......
作者: 刊期: 2011- 06
-
干燥综合征导致多发性骨破坏及病理性骨折一例报告
患者女,38岁.1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眼干症状,同时伴口腔溃疡和多发龋齿.10年前出现颌下腺肿胀、双下肢紫癜、全身肌痛、乏力、脱发等症状,无发热、晨僵及关节肿痛,未予诊治.5年前出现低钾血症、周期性麻痹,间断补钾治疗.2年前出现全身酸痛,以骨盆、右髋部疼痛为明显.1个月前在行走过程中右髋部疼痛明显加重,伴活动受限.X线片示右股骨转子间病理性骨折(图1).......
作者:杨毅;郭卫;郑伟毅;栗占国 刊期: 2004- 11
-
Orthopaedic Surgery 2015年2期目录及部分文章摘要
......
作者: 刊期: 2016- 07
动态资讯More >
- 1 Coflex腰椎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手术并发症分析
- 2 国人胫骨平台截骨面与西方进口胫骨假体解剖学参数的偏差
- 3 影响Pilon骨折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 4 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佳X线投照方式的实验研究
- 5 先天性短股骨伴髋内翻畸形一例报告
- 6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组织代谢组学分析在股骨头坏死中的应用
- 7 小儿寰枢关节旋转固定或脱位的治疗
- 8 “/”形小切口钢板螺栓加压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 9 保留桡骨小头的囊内切除及结构性植骨治疗桡骨近端韧带样纤维瘤一例报告
- 10 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应用进展
- 11 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研究
- 12 膝关节骨关节炎的非手术治疗现状
- 13 前后路一期半椎体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的中期随访
- 14 上转换纳米粒子介导的光动力疗法杀伤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的实验研究
- 15 《骨科疾病的分类与分型标准》第2版出版发行
- 16 肩胛骨骨折的分类及手术治疗
- 17 退变性腰椎侧凸与成人特发性腰椎侧凸:临床与影像学的差异
- 18 大重量Halo-股骨髁上牵引在治疗重度僵硬性特发性脊柱侧凸中的矫形贡献率分析
- 19 儿童股骨远端骨肉瘤保留骨骺的定制肿瘤型假体重建术
- 20 偏心髋臼旋转截骨术的生物力学机制及初步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