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天津医院承办。本刊创刊至今已有30年,始终是我国骨科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30年来,我们始终以学术质量为根本,以促进骨科事业发展为己任,以造福人民为最终目标。目前,我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学术地位等持续领先。作为骨科学术交流平台,我们欢迎各种类型的稿件,请关注我们、信赖我们、支持我们、与我们一同进步。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23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113/R
邮发代号: 6-17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352
- 国内刊号:12-111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期刊荣誉:
- 期刊收录: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剑桥科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文摘杂志,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天津医院承办。本刊创刊至今已有30年,始终是我国骨科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30年来,我们始终以学术质量为根本,以促进骨科事业发展为己任,以造福人民为最终目标。目前,我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学术地位等持续领先。作为骨科学术交流平台,我们欢迎各种类型的稿件,请关注我们、信赖我们、支持我们、与我们一同进步。
1. 投稿方式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不接收纸质来稿,稿件需经中华医学会远程稿件处理系统(http://www.cma.org.cn/ywzx/index.html)或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网站(http://www.medline.org.cn/)投送。注册为杂志作者后选择《中华骨科杂志》投稿。来稿需经作者单位主管学术机构审核,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如涉及保密问题,需附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发表的证明。本刊不收取稿件处理费。
2. 投稿要求
文稿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导向性、实用性。资料真实、数据准确、论点鲜明、结构严谨、文字精练,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
文稿需包括:(1)题名及作者,作者单位,第一作者简介,基金资助项目,项目负责人,E-mail,电话,传真;(2)中文摘要;(3)英文摘要;(4)正文:前言,资料与方法,结果,讨论,志谢,参考文献。视文章体裁选择相关项目。
投稿时必须注明该文稿是否已在非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或在学术会议交流过的文稿,或已用其他文种发表过的文稿(需征得首次刊登期刊的同意),此三种情形不属于一稿两投。
中华骨科杂志影响因子
中华骨科杂志发文量
中华骨科杂志总被引频次
-
枢椎椎体骨折
枢椎椎体骨折的文献报道较少.本文总结我院1992年3月~2002年10月收治的91例枢椎损伤中的枢椎椎体骨折患者10例,探讨其临床表现、损伤机制、骨折类型及治疗方法等.......
作者:曹正霖;尹庆水;刘景发;夏虹;吴增晖;徐国洲;麦小红 刊期: 2004- 11
-
老年肩关节前脱位诊疗的关注点——肱骨颈隐匿骨折
老年性初发肩关节前脱位约占肩关节前脱位的20%~40%[1-6].随着人口结构的快速老年化和预期寿命的延长,老年性肩关节前脱位发病人数呈上升的趋势[4-5].复位肩关节前脱位时,发生肱骨颈骨折导致肱骨头和肱骨干之间完全分离的发生率较低:Robinson等[2]对3663例肩关节前脱位患者进行临床调查发现只有3例老年患者在复位过程中出现肱骨颈骨折(0.08%).近年研究发现其发生率可能被低估.Ato......
作者:吴晓明;李林;东靖明 刊期: 2017- 21
-
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体后缘离断症的治疗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体后缘离断症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体后缘离断患者31例,男24例,女7例;年龄18~61岁,平均32.6岁,20~40岁者占64.5%.2例采用保守治疗,其余29例根据离断骨块、突出椎间盘与椎管的关系选择术式.偏一侧者行患侧开窗或扩大开窗摘除致压物,呈中央型或旁中央型者行双侧开窗摘除致压物,累及椎管前方大部者行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lum......
作者:俞杭平;范顺武;杨惠林;唐天驷 刊期: 2006- 03
-
椎板减压钛网椎管成形脊柱后路融合术
椎板减压术是较常用的手术方法,在全椎板或半椎板切除减压后,往往需行脊柱融合术以稳定受损节段.自1998年6月~2000年12月,我科共治疗脊柱疾患712例,其中40例行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减压并钛网椎管成形脊柱后路融合术,经6~18个月随访,效果满意.......
作者:练克俭;翟文亮;林斌;丁真奇;郭志民;康两期;郭延杰 刊期: 2002- 06
-
手术显微镜与放大镜辅助下腰椎间盘摘除技术临床效果的比较
目的比较手术显微镜和手术放大镜两种方式辅助下腰椎间盘显微外科摘除技术临床疗效的差别.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包括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所有接受显微间盘摘除术的93例患者.通过比较手术显微镜和手术放大镜两种方式辅助下腰椎间盘显微摘除术病例的各种参数,包括住院天数、住院花费、手术时间、估计失血量、手术前后及随访时的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
作者:田伟;韩骁;何达;刘波;李志宇;马赛;于杰;阎凯;靳培浩 刊期: 2011- 10
-
脊柱侧凸后路矫形融合术术后感染的治疗
目的评价清创术后置管冲洗、负压吸引及一期关闭伤口对脊柱侧凸后路矫形融合术术后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1984年2月~1997年10月924例行脊柱后路矫形融合术的脊柱侧凸病例,发现感染15例,男5例,女10例,年龄11~32岁,平均17.5岁;特发性脊柱侧凸7例,先天性脊柱侧凸8例;内固定系统包括Harrington+Luque3例,Harrington8例,CD4例.结果7例诊断为术后早期感染,......
作者:仉建国;李书纲;杨新宇;田野;邱贵兴 刊期: 2001- 08
-
髋臼上方置钉外固定支架治疗伴腹部脏器损伤的骨盆骨折
目的探讨髋臼上方置钉外固定支架治疗伴腹部脏器损伤骨盆骨折的疗效、特点及手术方法.方法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治疗17例伴腹部脏器损伤的骨盆骨折患者,男9例,女8例;年龄21~75岁,平均42岁.根据Tile分型,B1型7例,B2型3例,B3型2例,C1型4例,C2型1例.其中合并失血性休克15例,合并会阴部损伤2例,合并四肢骨折12例.应用经髋臼上方置钉外固定支架复位和固定治疗.采用Co......
作者:王建东;王传舜;王秋根;李豪青;李凡;汪方;高伟;吴晓明;黄建华;吴小峰;陶杰;周孜辉 刊期: 2011- 11
-
骨质疏松相关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降低,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骨强度下降,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代谢退化性骨病,其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作用、多基因参与、多阶段经历形成的极其复杂的生物学过程。骨质疏松是我国排名第四的慢性病,主要影响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骨量是由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和成骨细胞增加基质沉积矿化的作用共同维持的,若两者之间发生平衡紊乱,则导致骨形成作用减弱......
作者:张艳苹;沈志强 刊期: 2017- 01
-
3D打印技术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
3D打印作为近几年在国内盛行的一个热词,已经被大众所熟知。那么究竟何为3D打印呢?3D打印(3Dprinting)也称为增材制造(additivemanufacturing),它是新兴的一种快速成型技术。与传统的减材制造工艺不同,3D打印是以数据设计文件为基础,将材料逐层沉积或黏合以构造成三维物体的技术。......
作者:周锦 刊期: 2014- 10
-
(足,母)内翻的防治
(足,母)内翻(halluxvarus)是(足,母)趾在跖趾关节处向内侧偏斜成角的畸形,常伴第一跖趾关节过伸、(足,母)趾趾间关节屈曲等.不同患者(足,母)内翻的畸形程度、发病病因及临床症状差别较大,治疗也各不相同.......
作者:李昕宇;王正义 刊期: 2006- 02
- 1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经皮内镜治疗策略
- 2 颈椎脱位术后脊髓空洞一例报告
- 3 PF膨胀式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 4 膜诱导技术结合被覆抗生素骨水泥髓内钉治疗下肢感染性骨缺损
- 5 ORTHOFIX外固定技术学习班通知
- 6 沉痛悼念王福权教授
- 7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脊柱外科学组第七届全国脊柱外科学术会议通知
- 8 碳-钛组合式人工股骨头临床应用远期随访结果
- 9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后关节线位置对内外侧间室应力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 10 《新编临床骨科学》优惠邮购启事
- 11 成人下腰椎终板矢状面形态的CT测量
- 12 股骨转子间骨折不同手术方法比较
- 13 伤口愈合的研究进展
- 14 腰椎间盘突出并椎体后缘离断症
- 15 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 16 计算机导航辅助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 17 跟骨结节骨赘对足跟部压力的影响及其与跟痛症的相关性
- 18 婴儿Graf Ⅱ a型髋关节自然转归及治疗指征的前瞻性研究
- 19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骨水泥对老年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 20 骨胶原代谢指标在乳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