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天津医院承办。本刊创刊至今已有30年,始终是我国骨科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30年来,我们始终以学术质量为根本,以促进骨科事业发展为己任,以造福人民为最终目标。目前,我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学术地位等持续领先。作为骨科学术交流平台,我们欢迎各种类型的稿件,请关注我们、信赖我们、支持我们、与我们一同进步。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23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113/R
邮发代号: 6-17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352
- 国内刊号:12-111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强直性脊柱炎后凸截骨矫形致神经损伤并发症分析
目的探讨截骨矫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行截骨矫形术治疗126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资料,其中18例术后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男15例,女3例;手术时年龄25~56岁,平均36.8岁;术前后凸Cobb角57°~96°,平均76.3°;患者术前ASIA分级均为E级.回顾术中操作情况,分析术后发生神经并发症的原因.结果18例......
作者:王景明;张永刚;郑国权;张雪松;毛克亚;王征;王岩 刊期: 2012- 10
-
胸椎手术后急性硬脊膜外血肿
目的探讨胸椎手术后急性硬脊膜外血肿的形成原因、血肿压迫时间对脊髓神经功能的影响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5月至2012年5月经手术证实的胸椎后路手术后发生急性硬脊膜外血肿致神经功能障碍的14例患者资料,男6例,女8例;年龄41~69岁,平均61.2岁;胸椎管狭窄症10例,胸椎管内脊膜瘤3例,胸椎转移瘤1例;胸椎后路手术后3~14h,平均6.6h,患者脊髓神经功能出现恶化,ASIA分级A级......
作者:岳斌;马学晓;张国庆;相宏飞;王天瑞;胡有谷;陈伯华 刊期: 2012- 10
-
经皮椎体成形术改为开放手术的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改为开放手术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516例(587个椎体)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中13例术后发生严重不良事件患者资料,男5例,女8例;年龄53~72岁,平均64.5岁;术后9例出现脊髓损伤,4例出现神经根损伤.其中骨质疏松性骨折10例,椎体转移瘤2例,椎体血管瘤1例.病变节段:T71例,T81例,T92例,T101例,T111例,T122例,......
作者:郝定均;贺宝荣;许正伟;郭华;刘团江;王晓东;郑永宏 刊期: 2012- 10
-
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融合器移位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lumbarinterbodyfusion,TLIF)术后椎间融合器移位的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多个脊柱中心行腰椎TLIF的512例患者资料,男255例,女257例;年龄37~77岁,平均54.7岁;腰椎Ⅰ度或Ⅱ度滑脱者253例,腰椎间盘突出者200例,腰椎管狭窄者59例.于术后3、6、12个月进行随访,对X线片发现融合器移位的......
作者:赵凤东;杨伟;刘军辉;王健;陈海啸;洪正华;钱宇;何登伟;范顺武 刊期: 2012- 10
-
后路全脊椎截骨治疗严重脊柱畸形内固定棒断裂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严重脊柱畸形后路全脊椎截骨(posteriorvertebralcolumnresection,PVCR)术后内固定棒断裂的危险因素及处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11年6月行PVCR术后发生内固定棒断裂的7例脊柱畸形患者资料,男4例,女3例;初次手术时年龄12~39岁,平均24.4岁.记录发生断棒的时间、位置,分析其断棒原因.结果7例患者内固定棒断裂时间为术后6~53个月,......
作者:汪飞;邱勇;钱邦平;朱泽章;蒋军;季明亮;王鑫强 刊期: 2012- 10
-
应用明胶海绵“三明治”法在硬脊膜缝合后预防脑脊液漏的作用
目的探讨明胶海绵“三明治”法(医用胶+明胶海绵+医用胶)在加强硬脊膜后方裂口缝合预防脑脊液漏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54例椎管内硬脊膜下肿瘤患者资料,根据修复硬脊膜的方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常规修复组23例,男16例,女7例;年龄24~69岁,平均(45.2±7.2)岁;“三明治”组31例,男19例,女12例;年龄22~67岁,平均(44.2±6.4)岁.患者在切除椎......
作者:赵明东;傅云根;林红;曹盛生;李熙雷;李俊宁;董健 刊期: 2012- 10
-
Coflex腰椎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手术并发症分析
目的探讨Coflex腰椎棘突间动态稳定系统治疗退行性腰椎间盘疾病的手术并发症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至2011年6月采用Coflex内固定手术治疗121例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资料,男76例,女45例;年龄37~75岁,平均54.6岁.其中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38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58例,双节段腰椎管狭窄症15例,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10例;病变节段均分布于L3.4、L4.5及L......
作者:倪文飞;徐华梓;池永龙;黄其杉;林焱;王向阳;毛方敏;王胜;徐晖 刊期: 2012- 10
-
颈椎前路内固定术后中远期食管并发症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内固定术后中远期食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诊疗策略.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2316例行颈椎前路内固定手术患者发生的中远期食管并发症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食管中远期并发症包括术后2周以上发生的食管穿孔、食管气管瘘、食管皮下瘘、食管憩室、食管胸膜瘘及食管狭窄等.结果共4例患者发生中远期食管并发症,发生率为0.17%(4/2316),其中食管穿孔发生率为0.09%(2例).病例......
作者:高瑞;杨立利;陈华江;王新伟;袁文 刊期: 2012- 10
-
腰椎融合器后移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
目的探讨腰椎融合术后融合器后移的原因及临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至2011年10月腰椎融合术后融合器后移至椎管的11例患者的完整资料,男7例,女4例;初次手术时年龄36~78岁,平均52.3岁.6例患者在初次手术后0.5~3个月,平均2.1个月椎间融合器发生后移(早期移位),5例患者在初次手术后14~36个月,平均24.8个月发生后移(晚期移位).分析11例患者融合器后移发生原因......
作者:王洪立;姜建元;吕飞舟;马晓生;夏新雷;王立勋 刊期: 2012- 10
动态资讯
- 1 Piezo1蛋白经MAPK/ERK5信号通路介导软骨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 2 骨生长定量检测动物模型的可行性研究
- 3 颅底凹陷症的分型及外科治疗
- 4 生长阀双棒内固定技术治疗儿童严重脊柱侧凸的初步临床应用
- 5 骨科常见疼痛的处理专家建议
- 6 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解剖分布
- 7 膝关节镜全内技术自体腘绳肌腱移植一期重建前、后十字韧带断裂
- 8 广泛切除手术联合放、化疗治疗Ⅱ、Ⅲ期肢体软组织肉瘤的疗效分析
- 9 FDG PET对骨肉瘤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估的初步研究
- 10 恶性骨肿瘤保肢治疗中存在的问题
- 11 膝十字韧带移植重建术中韧带末端缝合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及临床应用
- 12 全锁骨切除治疗锁骨尤文肉瘤一例并文献复习
- 13 吻合指侧方静脉重建指尖再植回流的临床研究
- 14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 15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偏距减小与聚乙烯内衬磨损的关系
- 16 器官移植术后脊柱结核的诊断和治疗
- 17 重视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个性化诊断,探索外科治疗的改进与创新
- 18 腕掌侧切割伤神经与肌腱错接原因分析
- 19 儿童脊柱结核的治疗
- 20 骨巨细胞瘤的形态学特征及其治疗方法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