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天津医院承办。本刊创刊至今已有30年,始终是我国骨科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30年来,我们始终以学术质量为根本,以促进骨科事业发展为己任,以造福人民为最终目标。目前,我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学术地位等持续领先。作为骨科学术交流平台,我们欢迎各种类型的稿件,请关注我们、信赖我们、支持我们、与我们一同进步。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23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113/R

邮发代号: 6-17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骨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352
  • 国内刊号:12-111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剑桥科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文摘杂志,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华骨科杂志2002年第3期文章
  • 第三届全国颈椎外科研讨会征文通知

    ......

    作者: 刊期: 2002- 03

  • 2002年骨科学术活动信息表

    ......

    作者: 刊期: 2002- 03

  • 第四届全国运动创伤理论与新进展研讨学习班通知

    ......

    作者: 刊期: 2002- 03

  • 2002国际骨质疏松高级研讨会会议通知

    ......

    作者: 刊期: 2002- 03

  • 西乐葆(R)(塞来昔布)临床有奖征文通知

    ......

    作者: 刊期: 2002- 03

  • 骨折治疗的微创术式

    近年来,外科技术趋向于微创化,即将医原性的创伤尽可能减小到低限度,以期获得更加理想的疗效.在骨科领域内的微创技术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历史背景和特有的形成过程,并且已从对个别技术的改良进展为较全面的一种观点.......

    作者:王亦璁 刊期: 2002- 03

  • 颈椎侧位X线片测量评估退行性颈椎管狭窄

    目的应用新的X线片测量方法测量颈椎管率及有效颈椎管率,确定诊断退行性颈椎管狭窄的敏感指标.方法取100名不同年龄段的无症状的成年人颈椎侧位X线片,测量颈椎管矢状径(a)、椎体中矢径(b)、退变椎体矢状径(c),计算颈椎管率(a/b)、有效颈椎管率[(a+b-c)/c],分性别、年龄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不同年龄组的颈椎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不同年龄组的有效颈椎管率其差异在C3、C7节段无......

    作者:李杰;胡有谷;刘宗礼;谭江威 刊期: 2002- 03

  • Secuplate颈前路钢板系统在脊髓型颈椎病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Secuplate颈前路钢板在脊髓型颈椎病手术中的作用和疗效.方法对2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减压植骨、Secuplate颈前路钢板内固定术.术后随访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植骨融合率及有无植入物并发症.结果术后进行6~12个月(平均8个月)随访.术后症状明显缓解、脊髓功能明显改善者23例,占88%.术后6个月植骨融合率达到100%.无钢板和螺钉松动或断裂现象存在.结论应用颈前路减压植骨......

    作者:侯铁胜;李明;赵杰;傅强;贺石生;鲁凯伍 刊期: 2002- 03

  • 颈椎病前路减压术后再手术

    目的探讨颈椎病颈椎前路减压术后再手术的原因、术式选择及效果.方法颈椎病前路减压术后再手术者29例,其中脊髓型颈椎病19例,神经根型颈椎病2例,混合型颈椎病8例.均再次经颈前入路去除残留致压物、移位植骨块及内固定物,并植骨融合固定.根据患者症状和体征及再手术所见,结合颈椎X线和MR检查,分析再手术原因,并观察再手术的临床效果.结果再手术的原因有初次手术减压不彻底11例,植骨移位压迫4例,cage植入......

    作者:陈德玉;贾连顺;赵定麟;袁文;倪斌;肖建如;陈雄生;王新伟 刊期: 2002- 03

  • 腰椎间盘突出病变部的压力测定及其病理学意义

    目的术中测量腰椎间盘突出病变部和髓核压力,结合临床、显微镜、免疫组化方法研究破碎型和退变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和病理生理学差异.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57例.根据术中所见分为两组:(1)破碎型腰椎间盘突出(RDH):切开突出病变部浅层后纵韧带及纤维环后,可见破碎腰椎间盘组织与椎间盘母体分离,自行溢出或很容易被拉出;(2)退变型腰椎间盘突出(DDH):切开突出病变部浅......

    作者:王沛;董强;雪原 刊期: 2002-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