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天津医院承办。本刊创刊至今已有30年,始终是我国骨科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30年来,我们始终以学术质量为根本,以促进骨科事业发展为己任,以造福人民为最终目标。目前,我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学术地位等持续领先。作为骨科学术交流平台,我们欢迎各种类型的稿件,请关注我们、信赖我们、支持我们、与我们一同进步。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23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113/R

邮发代号: 6-17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骨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352
  • 国内刊号:12-111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期刊荣誉:
  • 期刊收录: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剑桥科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文摘杂志,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华骨科杂志介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天津医院承办。本刊创刊至今已有30年,始终是我国骨科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30年来,我们始终以学术质量为根本,以促进骨科事业发展为己任,以造福人民为最终目标。目前,我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学术地位等持续领先。作为骨科学术交流平台,我们欢迎各种类型的稿件,请关注我们、信赖我们、支持我们、与我们一同进步。


本刊栏目设置
中国骨科工作者撰写的骨科领域先进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新进展,以及对骨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骨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有关国内外最新成就、动态的综述,并有述评、讲座、骨科教程、会议纪要、个案报告等
本刊数据库收录/荣誉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剑桥科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文摘杂志,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华骨科杂志投稿须知

中华骨科杂志社征稿要求

  1. 投稿方式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不接收纸质来稿,稿件需经中华医学会远程稿件处理系统(http://www.cma.org.cn/ywzx/index.html)或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网站(http://www.medline.org.cn/)投送。注册为杂志作者后选择《中华骨科杂志》投稿。来稿需经作者单位主管学术机构审核,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如涉及保密问题,需附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发表的证明。本刊不收取稿件处理费。

  2. 投稿要求

  文稿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导向性、实用性。资料真实、数据准确、论点鲜明、结构严谨、文字精练,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

  文稿需包括:(1)题名及作者,作者单位,第一作者简介,基金资助项目,项目负责人,E-mail,电话,传真;(2)中文摘要;(3)英文摘要;(4)正文:前言,资料与方法,结果,讨论,志谢,参考文献。视文章体裁选择相关项目。

  投稿时必须注明该文稿是否已在非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或在学术会议交流过的文稿,或已用其他文种发表过的文稿(需征得首次刊登期刊的同意),此三种情形不属于一稿两投。


期刊引用
中华骨科杂志影响因子
中华骨科杂志发文量
中华骨科杂志总被引频次
中华骨科杂志往期文章
  • 围截骨区卫星棒技术在严重脊柱畸形三柱截骨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严重脊柱畸形三柱截骨术中围截骨区卫星棒技术的可行性,并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4年1月期间应用卫星棒技术行严重脊柱畸形三柱截骨并有完整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的13例患者,男6例,女7例;年龄12~57岁,平均(30.9±19.1)岁.分别测量患者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侧凸Cobb角、大后凸Cobb角(globalkyphosis,GK)、冠状面平衡(distance......

    作者:刘臻;邱勇;史本龙;毛赛虎;王斌;朱锋;钱邦平;孙旭;朱泽章 刊期: 2015- 04

  • 带血管腓骨移植的远期疗效报告

    目的分析带血管腓骨移植修复四肢长骨缺损的远期效果。方法对19例应用带血管腓骨移植修复不同部位骨缺损患者进行5~20年(平均10.79年)远期随访,参照Enneking系统对患肢功能进行评价,采用等级记分法,以达到正常肢体功能的百分数表示。对移植腓骨的转归,参照国际挽救肢体专题讨论会制定的“同种及带血管移植的放射学评价方法”进行结果评定。结果应用带血管腓骨移植修复骨缺损的远期效果因缺损类型的不同而存......

    作者:刘亚平;程国良;潘达德;杨志贤;方光荣;曲智勇;林彬;汤海萍;杜泽新 刊期: 2001- 01

  • 腰椎滑脱症的微创减压、复位与融合内固定术

    脊柱滑脱症(spondylolisthesis)是指“一个椎体与其相邻的下一个椎体相对向前滑移,并由此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病理过程”.随着现代外科技术的发展,在腰椎滑脱症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很大进展,特别是现代微创外科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使腰椎滑脱症的外科手术治疗发生革命性改变.......

    作者:周跃 刊期: 2011- 10

  • 先天性双侧肩胛骨骨质缺损一例报告

    男,68岁,因咳嗽就诊,摄x线片发现双侧肩胛骨骨质缺损转入我科.既往无外伤史.查体:双侧肩关节对称无畸形,双侧肩三角区正常,双侧肩关节活动正常.......

    作者:刘政治;袁长深;杨巍;陈卓夫 刊期: 2009- 02

  • 第四届全国经椎弓根内固定学习班暨脊柱内固定与融合学术研讨会

    ......

    作者: 刊期: 2002- 01

  • 手风琴技术治疗胫骨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目的探讨应用手风琴技术治疗胫骨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采用手风琴技术治疗11例胫骨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患者资料,男10例,女1例;年龄21~63岁,平均41.9岁.其中5例因慢性骨髓炎行Ilizarov骨搬移治疗后出现对合端延迟愈合;3例胫骨开放粉碎性骨折行环形外固定架治疗后出现骨折延迟愈合;2例胫骨闭合性骨折行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后发生骨不愈合......

    作者:卢炎君;张永红;王栋;石华南;杨奇;邢浩;李晓辉;殷海阳;秦泗河 刊期: 2019- 01

  • 17β-雌二醇对骨外膜来源成骨样细胞增殖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17β-E2)对骨外膜来源成骨样细胞增殖及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6周龄雌性Wistar大鼠颅骨骨外膜来源的成骨样细胞分别在含有0.01、0.05、0.1、0.25、0.5、0.75、1、5、10nmol/L9种浓度17β-E2的成骨诱导培养液中培养,用MTT法测定3、6、9、12d时细胞的增殖情况.用RT-PCR法测定7d时细胞Ⅰ型胶原蛋白α1链(COLLI)、骨桥接素(OP......

    作者:黄曼婷;刘勇;林守清;邱贵兴 刊期: 2007- 05

  • 胸腔镜辅助下经膈肌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下经膈肌切开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2年9月至2004年9月应用胸腔镜辅助下经膈肌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22例,男15例,女7例;年龄28~71岁,平均39岁.骨折节段位于T112例、T1210例、L110例.完全性截瘫7例,不完全性截瘫15例.所有病例均行前路减压、植骨及钢板内固定.结果手术时间180-320min,平均230min;出血量500......

    作者:林建聪;郑亚才;严康宁;李应国;林文祥 刊期: 2005- 10

  • 脊柱结核的外科治疗与术后疗效评估

    目的采用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坚强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术后对多项疗效指标进行观察和评估.方法74例脊柱结核选自2003年10月至2006年10月手术的患者,其中有17例合并脊髓功能障碍,Frankel分级D级12例,C级5例.结核病灶位于颈椎12例、胸椎37例、腰椎25例.CT或MRI显示病灶有明显的死骨和脓肿,并有不同程度的后凸畸形.术前给予4周以上的抗结核化疗,术后动态观察结核中毒症状和脊髓功能......

    作者:郭立新;马远征;陈兴;李宏伟;薛海滨;谢明玖 刊期: 2008- 12

  • 游离背阔肌皮瓣与游离腓骨联合移植修复小腿严重损伤

    1977年,Maxwell施行首例吻合血管的背阔肌皮瓣移植术获得成功.我们自2001年,对伴有皮肤软组织及骨组织缺损的小腿严重损伤进行游离背阔肌皮瓣和带监测皮岛的游离腓骨联合移植,取得满意结果.......

    作者:李昶;白志刚;王润生;王爱国 刊期: 2005-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