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天津医院承办。本刊创刊至今已有30年,始终是我国骨科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30年来,我们始终以学术质量为根本,以促进骨科事业发展为己任,以造福人民为最终目标。目前,我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学术地位等持续领先。作为骨科学术交流平台,我们欢迎各种类型的稿件,请关注我们、信赖我们、支持我们、与我们一同进步。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23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113/R
邮发代号: 6-17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352
- 国内刊号:12-111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期刊荣誉:
- 期刊收录: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剑桥科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文摘杂志,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天津医院承办。本刊创刊至今已有30年,始终是我国骨科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30年来,我们始终以学术质量为根本,以促进骨科事业发展为己任,以造福人民为最终目标。目前,我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学术地位等持续领先。作为骨科学术交流平台,我们欢迎各种类型的稿件,请关注我们、信赖我们、支持我们、与我们一同进步。
1. 投稿方式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不接收纸质来稿,稿件需经中华医学会远程稿件处理系统(http://www.cma.org.cn/ywzx/index.html)或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网站(http://www.medline.org.cn/)投送。注册为杂志作者后选择《中华骨科杂志》投稿。来稿需经作者单位主管学术机构审核,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如涉及保密问题,需附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发表的证明。本刊不收取稿件处理费。
2. 投稿要求
文稿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导向性、实用性。资料真实、数据准确、论点鲜明、结构严谨、文字精练,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
文稿需包括:(1)题名及作者,作者单位,第一作者简介,基金资助项目,项目负责人,E-mail,电话,传真;(2)中文摘要;(3)英文摘要;(4)正文:前言,资料与方法,结果,讨论,志谢,参考文献。视文章体裁选择相关项目。
投稿时必须注明该文稿是否已在非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或在学术会议交流过的文稿,或已用其他文种发表过的文稿(需征得首次刊登期刊的同意),此三种情形不属于一稿两投。
中华骨科杂志影响因子
中华骨科杂志发文量
中华骨科杂志总被引频次
-
腔镜辅助技术在脊柱外科的应用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脊柱微创技术得到快速的发展与普及.胸腹腔镜辅助技术以创伤小、恢复快、切口美观等许多优点受到医师与患者的青睐,在脊柱外科界被越来越多地推广应用,同时也为脊柱疾患的腔镜微创化治疗提供方向与途径.......
作者:王文军;姚女兆 刊期: 2011- 10
-
MRI信号强度及临床表现对判断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预后的作用
目的探讨MRIT2信号强度及临床表现在判断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oftheposteriorlongitudinalligament,OPLL)预后方面的作用.方法1999年2月至2007年7月,58例接受后路手术治疗的OPLL患者随访超过1年,长7年,平均16.7个月.术前所有患者均行高分辨率1.5TMR检查.于矢状面T2加权像脊髓受压信号增高明显部位测量信号强度值,取兴趣......
作者:申勇;王林峰;张英泽;丁文元;杨大龙;李志远;武刚 刊期: 2009- 03
-
CT多平面重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
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过影像学检查了解病灶大小、形态、部位及类型对选择治疗方案和手术入路具有重要的意义[1-4].CT检查一般只进行横断位扫描,以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和程度为主,不能显示病灶的全貌.我们利用CT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reconstruction,MPR)技术,可在各个平面上清晰地显示椎间盘的三维形态及空间位置,经临床实践证实定性准确率可达98.7%以上.资料与方法......
作者:孔庆奎;谢元忠;万大兰;王阳 刊期: 2001- 08
-
沉痛悼念陈中伟院士
......
作者: 刊期: 2004- 04
-
膝关节后十字韧带硬纤维瘤一例报告
患者男,49岁.右膝后内侧酸胀、疼痛,膝关节僵硬、屈曲受限2个月入院.无明确外伤史.查体:右膝后内侧压痛,膝关节活动受限,伸屈范围0°-110°.X线片示膝关节轻度退行性变.MRI显示右膝关节后十字韧带粗大,呈2.5cm×2.0cm团状异常信号影.T1WI为近似肌肉的低信号影,周边可见更低信号影围绕;T2WI为高信号影,边界清晰,局限在后十字韧带内(图1,2).增强扫描病灶稍不均匀,中等强化,周边......
作者:张卫国;王宏;王立德;张秋萍;郎志瑾 刊期: 2006- 03
-
腰椎融合器后移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
目的探讨腰椎融合术后融合器后移的原因及临床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至2011年10月腰椎融合术后融合器后移至椎管的11例患者的完整资料,男7例,女4例;初次手术时年龄36~78岁,平均52.3岁.6例患者在初次手术后0.5~3个月,平均2.1个月椎间融合器发生后移(早期移位),5例患者在初次手术后14~36个月,平均24.8个月发生后移(晚期移位).分析11例患者融合器后移发生原因......
作者:王洪立;姜建元;吕飞舟;马晓生;夏新雷;王立勋 刊期: 2012- 10
-
关节镜观察前十字韧带断裂继发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前十字韧带(anteriorcruciateligament,ACL)断裂继发膝关节软骨损伤的原因及规律,探讨早期重建ACL的意义.方法应用膝关节镜观察继发的膝关节软骨损伤的病理改变、发生部位、损害程度,并对损伤发生率、发生时间、损伤程度与ACL损伤后病程的关系以及股骨髁软骨损伤与半月板损伤的关系等进行统计学分析与对比研究.结果ACL陈旧性断裂合并软骨损伤发生率(75%)明显高于急性损伤组......
作者:敖英芳;于长隆;田得祥 刊期: 2001- 05
-
保留髌骨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髌股关节过度充填现象
目的探讨保留髌骨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髌股关节过度充填现象的发生率及其可能的原因.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117例因终末期膝关节骨关节炎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X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37例,女80例;年龄55~73岁,平均(65.4±5.63)岁.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均保留髌骨.于数字化X线成像系统拍摄的术前及术后(术后1周内)膝关节完全伸直侧位X线片上测量:术前髌骨厚度、术前股骨前髁厚......
作者:王瑞;陈哲峰;孙成;刘锋 刊期: 2018- 03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髌骨骨折的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髌骨骨折在髌骨表面置换和未表面置换中的发生率分别为0.2%~21%和0.05%,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和全膝关节翻修术中分别为1.19%和0.15%~12%[1].发病因素包括患者自身原因、假体设计和手术技术等.根据骨折部位和类型、伸膝装置的完整性、髌骨假体的稳定性和残留髌骨的骨量选择治疗方案,包括非手术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髌骨部分或全切除术、单纯髌骨假体翻修术和全膝关节翻修术等.......
作者:林祥波;吴海山 刊期: 2009- 03
-
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病灶清除、植骨联合后路经皮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微创病灶清除、异体骨植骨联合后路经皮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并总结其手术适应证.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采用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病灶清除、异体骨植骨联合后路经皮内固定术治疗的胸腰椎结核患者病历资料,对资料完整并获得36个月以上有效随访的2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女各11例;平均年龄(54.1±10.2)岁;平均病程(5.3±1.......
作者:张正平;王凯军;王小明;王新刚;陈广儒;冯万立;赵勤鹏;刘团江;郭华;卫建民;郝定均 刊期: 2018- 08
动态资讯More >
- 1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异形钛网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
- 2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异位骨化的形成及对临床效果的影响
- 3 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成人腰椎滑脱的前瞻性研究
- 4 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的临床应用
- 5 人工腰椎间盘研究进展
- 6 大鼠胚胎脊髓移植对损伤脊髓GAP-43 mRNA表达的影响
- 7 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临床应用初步报告
- 8 腰椎后路手术早期并发症的防治
- 9 椎体后凸成形术骨水泥椎间隙内渗漏的随访分析
- 10 经皮椎体成形术穿刺失误致并发症的治疗
- 11 《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的解读
- 12 关节镜辅助Haglund畸形矫正术
- 13 桡神经前臂各肌支的解剖学研究
- 14 西脉形状记忆合金骨科器械骨折内固定治疗优秀论文评选活动通知
- 15 儿童颈椎结核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
- 16 枕骨髁螺钉固定技术应用一例报告
- 17 合理应用脊柱内固定,减少术后并发症
- 18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 19 神经根刺激H反射在评价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疗效的价值
- 20 保留双侧半棘肌的颈椎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