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天津医院承办。本刊创刊至今已有30年,始终是我国骨科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30年来,我们始终以学术质量为根本,以促进骨科事业发展为己任,以造福人民为最终目标。目前,我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学术地位等持续领先。作为骨科学术交流平台,我们欢迎各种类型的稿件,请关注我们、信赖我们、支持我们、与我们一同进步。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骨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352
- 国内刊号:12-111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剑桥科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文摘杂志,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耻骨联合结核一例报告
姜文学;游伟;高志国
关键词:耻骨联合, 抗结核治疗, 腹股沟, 脓性分泌物, 窦道, 患者, 骨盆, 吡嗪酰胺, 入院前, 切口, 利福平, 实验室检查, 软组织肿胀, 骨关节结核, 病灶清除术, 粘稠, 一期愈合, 阳性, 胸部, 细菌培养
摘要:耻骨联合结核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国外统计发病率为骨关节结核的0.09%~0.53%[1]。近我院收治1例。患者女,24岁。因间断发热4个月伴左侧腹股沟处流脓2个月,于1998年12月入院。患者入院前4个月无诱因间断性发热,下午低热明显,查OT试验为阳性,但胸部X线片未见异常,故未引起注意。入院前2个月患者觉左侧腹股沟处轻微疼痛并可摸到0.5cm×0.5cm×0.6cm大小的皮下肿物,几天后增大至2cm×2.3cm×2.2cm大小,便在我院门诊以“皮下肿物”切开后流出粘稠的脓性分泌物,但细菌培养结果阴性。遂在门诊切口换药但长期不愈合,并逐渐形成窦道。因偶然检查骨盆平片发现耻骨联合破坏,便以“耻骨联合结核”收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7.2℃,一般状态可,偏瘦。耻骨联合处有轻微压痛,无红肿,左腹股沟内下方靠近大阴唇处可见直径约为0.4cm大小的窦道口,流出少量淡黄色脓性分泌物。实验室检查:WBC4.2×109/L,ESR60mm/h,TB-IgG阳性。胸部X线片未见异常。骨盆X线片示耻骨联合及右侧耻骨骨质破坏(图1)。骨盆CT示耻骨联合破坏伴周围软组织肿胀及脓肿形成,病灶周围可见沙粒状钙化影。术前抗结核治疗2周,即利福平0.45g和吡嗪酰胺1.5g每日一次顿服,另外5%葡萄糖500ml、异烟肼0.2g静脉输入每日1次。2周后行病灶清除术。术中所见:耻骨联合及右侧耻骨破坏明显,刮除两块1cm×1cm×1cm大小的死骨块,并刮除较多淡黄色粘稠脓液及炎性肉芽组织。脓腔与左侧腹股沟窦道相通,彻底刮除、冲洗后关闭切口及窦道。术后2周拆线,切口及窦道口一期愈合。患者卧床休息2个月后逐步下地活动,无疼痛及骨盆不稳症状。术后继续口服利福平0.45g和吡嗪酰胺1.5g抗结核治疗半年。随访1年,未见复发,疗效满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