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天津医院承办。本刊创刊至今已有30年,始终是我国骨科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30年来,我们始终以学术质量为根本,以促进骨科事业发展为己任,以造福人民为最终目标。目前,我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学术地位等持续领先。作为骨科学术交流平台,我们欢迎各种类型的稿件,请关注我们、信赖我们、支持我们、与我们一同进步。


首页>中华骨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352
  • 国内刊号:12-111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剑桥科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文摘杂志,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华骨科杂志2004年第11期

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细胞超微结构观察

郝永强;戴尅戎

关键词:骨质疏松, 骨折愈合, 细胞学, 显微镜检查, 电子, 扫描
摘要:目的观察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中的细胞超微结构改变,阐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细胞学愈合机制.方法8月龄雌性SD大鼠80只,体重290~340 g,随机分为骨质疏松性骨折模型组(OPFM)与一般性骨折模型组(CFM),每组40只.麻醉后,OPFM组经双侧腰背侧切口进入腹腔,行双侧卵巢切除;CFM组行腰背部伪手术.术后3个月,两组均经股外侧切口切断股骨中段后行克氏针髓腔逆行内固定,建立骨质疏松性骨折与一般性骨折实验模型.实验模型建立后分别于第5 d、1、2、4、6、8、12、16周每组各处死4只动物,于骨痂外取2 mm×2 mm组织(含连接骨痂与外骨痂),分别进行透射与扫描电镜观察.结果透射电镜观察显示,OPFM组与CFM组相比软骨细胞数目较多,但功能较低,分泌的胶原纤维数量低且排列紊乱;成骨细胞数目与功能状态均降低,胞周分泌的胶原纤丝稀疏、紊乱;破骨细胞功能状态活跃.扫描电镜观察显示,CFM组与OPFM组相比,胶原纤维致密,排列方向较为规则.结论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时,成骨细胞的成骨能力降低,破骨细胞的骨吸收能力增强,骨折愈合质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