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天津医院承办。本刊创刊至今已有30年,始终是我国骨科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30年来,我们始终以学术质量为根本,以促进骨科事业发展为己任,以造福人民为最终目标。目前,我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学术地位等持续领先。作为骨科学术交流平台,我们欢迎各种类型的稿件,请关注我们、信赖我们、支持我们、与我们一同进步。


首页>中华骨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352
  • 国内刊号:12-111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剑桥科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文摘杂志,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华骨科杂志2005年第03期

带锁髓内钉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张建国;林枫松;张铁良

关键词:带锁髓内钉, 治疗股骨干骨折, 应用, 植物技术, 股骨髁上骨折, 二次世界大战, 转子间骨折, 髓内钉固定, 旋转能力, 外科医生, 髓内固定, 其他国家, 美国, 骨折治疗, 转子下, 针固定, 适应证, 三叶草, 可弯曲, 教科书
摘要:髓内钉的应用已有120余年的历史,早在1883年,Stimson[1]在骨折治疗的教科书中即提到了应用象牙栓塞入髓腔进行髓内固定的技术.1918年,Hey-Groves [2早报告利用金属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而美国的Leslie和Rush[3]、德国的Kuntscher[4]和Maatz等:5]则是髓内钉真正的先驱.现代内植物技术是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Rush等于1930年应用多枚可弯曲钢针固定骨折.Kuntscher于1940年采用相对坚强的三叶草形髓内钉进行固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Kuntscher技术很快被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外科医生所接受.为了解决髓内钉抗旋转能力差及易滑出的缺点,人们对髓内钉进行了改进,出现了带锁髓内钉[6],使髓内钉的应用得到飞速发展.1989年,Grosse等设计了Gamma钉来治疗转子下及转子间骨折;1990年Smith&Nephew Richards公司介绍了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GSH髓内钉[7],进一步扩大了髓内钉的适应证.虽然带锁髓内钉已经普及并取得较好的效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