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天津医院承办。本刊创刊至今已有30年,始终是我国骨科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30年来,我们始终以学术质量为根本,以促进骨科事业发展为己任,以造福人民为最终目标。目前,我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学术地位等持续领先。作为骨科学术交流平台,我们欢迎各种类型的稿件,请关注我们、信赖我们、支持我们、与我们一同进步。


首页>中华骨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352
  • 国内刊号:12-111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剑桥科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文摘杂志,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华骨科杂志2014年第04期

人股骨头坏死微观结构及成骨、破骨细胞活性的区域性分布特征

王程;徐小龙;袁雪凌;苟文隆;彭江;卢世璧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 X线显微体层摄影术,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摘要:目的 比较人股骨头坏死标本不同区域的骨微观结构及成、破骨细胞活性.方法 收集2011年3月至2013年5月行全髋关节置换的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术后的股骨头标本10例(FicatⅣ期),男6例,女4例;年龄40~ 57岁,平均47.7岁.Micro-CT扫描后,根据影像学识别骨质密度不同,将每个标本分为软骨下骨区、坏死区、硬化区、健康区,通过病理学检测、纳米压痕、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对不同区域的骨微观结构、微观力学性能及成骨、破骨细胞活性进行比较.结果 Micro-CT结果显示,股骨头坏死标本软骨下骨区及坏死区的骨小梁连续性破坏;硬化区的骨小梁数目增多,间隙变窄;正常区域骨小梁结构完整,厚度分布均匀.软骨下骨区、坏死区、硬化区和健康区骨小梁的弹性模量分别为(13.808±4.22) GPa、(13.999±3.816) GPa、(17.266±3.533) GPa和(11.927±1.743) GPa;硬度分别为(0.425±0.173) GPa、(0.331±0.173) GPa、(0.661±0.208)GPa和(0.423±0.088) GPa.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结果显示,软骨下骨区和坏死区可见Trap染色阳性细胞,硬化区及健康区未见Trap染色阳性细胞.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骨形成相关因子Runx2和BMP2在硬化区及健康区表达高于其他区域;骨吸收相关因子RANK和RANKL在软骨下骨区及坏死区表达高于其他区域.结论 股骨头坏死塌陷过程中,骨微观结构发生明显改变,而坏死区骨小梁微观力学强度较健康区无显著降低.股骨头坏死标本中软骨下骨区及坏死区破骨细胞活性增强,硬化区成骨细胞活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