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天津医院承办。本刊创刊至今已有30年,始终是我国骨科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30年来,我们始终以学术质量为根本,以促进骨科事业发展为己任,以造福人民为最终目标。目前,我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学术地位等持续领先。作为骨科学术交流平台,我们欢迎各种类型的稿件,请关注我们、信赖我们、支持我们、与我们一同进步。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骨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352
- 国内刊号:12-111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剑桥科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文摘杂志,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微管稳定性影响轴突修复的研究进展
王晓波;龙厚清
关键词:
摘要: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损伤后常导致运动和感觉功能受损,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一直是医学界的难题.轴突作为神经元传导神经冲动的输出通道,将神经元细胞体发出的神经冲动传递给另一个或多个神经元或分布在肌肉、腺体的效应器,因此,轴突的再生修复是CNS功能恢复的重要途径之一.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胞内各种信号途径对轴突再生的影响,而微管作为组成细胞骨架的主要结构,微管在生长锥内聚合组装是神经突延长、生长的基础.因此,无论哪种细胞内信号途径要实现对神经元轴突的有效再生,终均要通过调控生长锥细胞骨架的微管来实现,只有微管稳定性较高而不影响微管聚合时才能促进轴突有效地再生修复.提高微管稳定性促进轴突修复的机制:通过增强钙离子激活的蛋白活性、增加受损部位的神经营养因子受体及上调一些蛋白如生长相关蛋白-43的表达而提升轴突再生反应;通过阻碍胶质瘢痕形成、抑制轴突变性、肿胀及回缩而减少轴突继发性损伤;削弱抑制因子的作用及提升轴突出芽生长能力等.因此,可从多种途径提高微管稳定性促进CNS轴突再生和神经功能恢复.未来的研究应在提高微管稳定性的基础上,综合采用多项措施促进CNS损伤后轴突的再生修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