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天津医院承办。本刊创刊至今已有30年,始终是我国骨科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30年来,我们始终以学术质量为根本,以促进骨科事业发展为己任,以造福人民为最终目标。目前,我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学术地位等持续领先。作为骨科学术交流平台,我们欢迎各种类型的稿件,请关注我们、信赖我们、支持我们、与我们一同进步。


首页>中华骨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352
  • 国内刊号:12-111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剑桥科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文摘杂志,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华骨科杂志2016年第17期

颈椎前路手术后并发咽后壁及食管瘘的诊治

买尔旦·买买提;阿里木·阿布都热西提;盛伟斌;艾力希尔·布然江;邓强

关键词:颈椎, 减压术, 外科, 脊柱融合术, 手术后并发症, 食管瘘
摘要: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手术后并发咽后壁及食管瘘的原因及诊治对策,并探索其防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3月至2010年6月收治17例颈椎前路手术后并发咽后壁及食管瘘患者的病历资料,男11例,女6例;年龄7~67岁,平均44.23岁.16例(94%)患者颈椎前路术后有切口处红肿、咽喉部疼痛,其中2例(11%)伴有高热,体温高达39.2℃,进食后切口有食物残渣及液体流出.17例均行钡餐食管造影且定期口服美蓝,其中7例(41%)患者口服美蓝后由切口流出;2例(11%)钡餐食管造影后有钡剂从瘘口溢出.14例(82%)瘘口明显者X线检查示椎前气体影.行钡餐食管造影或口服美蓝后由瘘口流出即可明确诊断;对于诊断不明但高度怀疑咽后壁及食管损伤者予禁食水、鼻饲或静脉营养、抗感染治疗1周后症状无改善者行手术探查确诊.结果 17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中见瘘口呈点状或小的不规形8例,长条状3例,瘘口边界不清、不规则2例,瘘口周围与颈椎前筋膜粘连、类似于撕裂口1例,有2处瘘口者1例,咽后壁及食管瘘口显露不清或不明原因2例(考虑瘘口可能不在切口同侧或较小已开始闭合).3例探查术中发现咽后壁及食管瘘,立即给予缝合、放置引流管,7~14d后引流量<30 ml,连续3次引流液无细菌生长,拔出引流管;术后鼻饲2~3周改为流食,无不适,1个月后治愈.12例一期清创、瘘口缝合、放置冲洗及引流管,冲洗12~21 d后连续3次引流液无细菌生长后先拔出冲洗管,2~3 d后拔出引流管,2~3个月后痊愈.2例一期清创、瘘口缝合或部分缝合后切口敞开、呋南西林纱条填塞,逐步拔出填塞纱布、换药,残腔较大或引流脓性者,每日1次生理盐水冲洗伤口,逐步改为每周3次至每周1次,6~12个月伤口完全愈合.所有患者因发现咽后壁及食管瘘较及时,且积极给予手术治疗,术后无明显相关并发症.17例患者术后1~12个月均痊愈,恢复进食.结论 颈椎前路手术后一旦发生咽后壁及食管瘘严重影响手术疗效甚至导致死亡,如果发生应及早确诊并积极干预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