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天津医院承办。本刊创刊至今已有30年,始终是我国骨科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30年来,我们始终以学术质量为根本,以促进骨科事业发展为己任,以造福人民为最终目标。目前,我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学术地位等持续领先。作为骨科学术交流平台,我们欢迎各种类型的稿件,请关注我们、信赖我们、支持我们、与我们一同进步。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骨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352
- 国内刊号:12-111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剑桥科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文摘杂志,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3D打印在骨科的应用
贺超;王磊;李国远;姜闻博;郝永强
关键词:
摘要:3D打印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重要技术.从第一台3D打印机的出现至今已经30余年,在此期间3D打印技术发展迅速,其应用范围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3D打印技术为突出的特点是打印的“个性化”和“打印墨水”的多样化.“个性化”使得该技术可以为每例患者“量身定做”生物材料,“打印墨水”的多样化使得该技术可以广泛服务于不同的临床需求.3D打印的技术原理大体上分为四个方面:①打印物图像信息的搜集及数据化;②图像数据信息的处理和转化;③利用数据信息进行3D打印;④打印物的后期处理和性能评估.目前常见的与骨科相关的成型方法包括:①光固化成型;②选择性激光烧结;③熔融沉积成型;④分层实体制造;⑤金属直接熔融技术或电子束熔融;⑥喷墨打印技术.供3D打印机使用的材料逐渐增多,包括胶原、壳聚糖等天然医用材料,聚乳酸、聚乙醇酸、聚醚醚酮等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羟基磷灰石等生物活性陶瓷材料,钛合金等医用金属材料等.3D打印在骨科方面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①术前规划,如术前病变模型的打印制作;②制作手术导航模板,辅助手术的精准进行;③定制个性化假体与内植物;④定制外固定支具;⑤新型手术器械的开发,满足特殊疾病和患者的需求;⑥组织工程支架,有利于再生医学的个性化应用;⑦药物研发、释放和剂型的研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