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天津医院承办。本刊创刊至今已有30年,始终是我国骨科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30年来,我们始终以学术质量为根本,以促进骨科事业发展为己任,以造福人民为最终目标。目前,我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学术地位等持续领先。作为骨科学术交流平台,我们欢迎各种类型的稿件,请关注我们、信赖我们、支持我们、与我们一同进步。


首页>中华骨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352
  • 国内刊号:12-111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剑桥科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文摘杂志,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华骨科杂志2017年第16期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

张蒂;冯世庆

关键词:
摘要:腰椎椎间融合术是指通过腰椎前和(或)后路手术在关节突关节、横突间植骨,椎间植骨或植入cage并植骨等方法使腰椎椎间关节发生骨性融合从而重建和维持腰椎稳定性的手术技术[1].自首次文献报道腰椎后侧融合术后,前路、后路、经椎间孔入路、经腰大肌入路等多种椎间融合术相继应用于临床并广泛开展[2-3].应用较为广泛的前路、后路、经椎间孔入路等技术相对更成熟,但椎体稳定结构破坏较大,术后并发症也相对较多.如经前路腰椎椎问融合术(an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ALIF)手术技术逐渐成熟完善,可以有效避免椎旁肌的损伤,但手术中腹膜后重要血管的损伤风险始终无法得到解决[4].而经腰大肌入路手术,极外侧椎间融合术(extrem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direct lateral interbodyfusion,XLIF/DLIF)有效保护了腹膜后血管,且创伤更小、恢复更快,但由于腰大肌破坏和腰丛神经的损伤,往往造成患者术后屈髋和股四头肌无力,以及腰背痛等症状[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