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天津医院承办。本刊创刊至今已有30年,始终是我国骨科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30年来,我们始终以学术质量为根本,以促进骨科事业发展为己任,以造福人民为最终目标。目前,我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学术地位等持续领先。作为骨科学术交流平台,我们欢迎各种类型的稿件,请关注我们、信赖我们、支持我们、与我们一同进步。


首页>中华骨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352
  • 国内刊号:12-111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剑桥科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文摘杂志,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华骨科杂志2017年第07期

不同季节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的差异

乔梁;姚尧;徐志宏;薛龙;陈东阳;史冬泉;戴进;蒋青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 置换, 膝, 髋, 季节, 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季节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或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发生率的差异.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2008年8月至2016年2月共2 363例初次全膝或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男653例,女1 710例;年龄17~91岁,平均(64.44± 13.03)岁.全膝关节置换954例、全髋关节置换1 409例.术后当晚开始使用抗凝药物并联合小腿气压泵按摩预防血栓,术后第3~5天常规行双侧下肢深静脉造影排查血栓.按手术季节和年龄(≥65岁、<65岁)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组别患者术后DVT和症状性DVT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春、夏、秋、冬四季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分别为15.85%(116/732)、14.92%(71/476)、17.88% (108/604)和22.50%(124/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冬季DVT发生率高于春季和夏季(P<0.017);全膝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分别为19.09%(59/309)、15.68%(37/236)、18.11%(44/243)和27.71%(46/1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冬季高于夏季(P<0.017);全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分别为13.48%(57/423)、14.17%(34/240)、17.73%(64/361)和20.26%(78/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冬季高于春季(P<0.017).春、夏、秋、冬四季关节置换术后症状性DVT的发生率分别为3.55%(26/732)、3.78%(18/476)、4.97%(30/604)和6.90%(38/5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冬季高于春季(P<0.017);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症状性DVT的发生率分别为3.88%(12/309)、4.24%(10/236)、4.94%(12/243)、9.64% (16/1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冬季高于春季(P<0.017);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症状性DVT的发生率分别为3.31%(14/423)、3.33%(8/240)、4.99%(18/361)、5.71%(22/3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5岁组术后DVT的发生率在春、夏、秋、冬四季分别为18.49%(76/411)、16.61%(45/271)、22.07%(81/367)、28.05%(99/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性DVT的发生率分别为4.38%(18/411)、4.43%(12/271)、5.72%(21/367)、8.78%(31/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5岁组术后DVT的发生率在春、夏、秋、冬四季分别为12.46%(40/321)、12.68%(26/205)、11.39%(27/237)、12.63%(25/1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性DVT的发生率分别为2.49%(8/321)、2.93%(6/205)、3.80%(9/237)、3.54%(7/1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季节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不同,冬季DVT发生率高.但季节对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65岁以上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