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天津医院承办。本刊创刊至今已有30年,始终是我国骨科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30年来,我们始终以学术质量为根本,以促进骨科事业发展为己任,以造福人民为最终目标。目前,我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学术地位等持续领先。作为骨科学术交流平台,我们欢迎各种类型的稿件,请关注我们、信赖我们、支持我们、与我们一同进步。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华骨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352
- 国内刊号:12-111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剑桥科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文摘杂志,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后pilon骨折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张建政;王浩;刘智;孙天胜
关键词:
摘要:后pilon骨折是一类特殊、独立的踝关节骨折,文献报道其发病率约占全部pilon骨折的5.6%,全部三踝骨折的6.4%.特点为后踝骨折线沿胫骨远端冠状面延伸至内踝后丘,多合并踝关节后脱位、软骨损伤和外踝骨折.由于损伤机制和治疗原则不同于传统踝关节骨折和经典pilon骨折,越来越多的文献支持将其从三踝骨折和pilon骨折中独立,但由于认识时间短、发病率低、骨折形态差异大等原因,后pilon骨折的损伤机制、骨折分型和手术入路仍是骨科界争论的焦点问题.后pilon骨折多为高能量垂直暴力与低能量扭转剪力共同作用导致后踝、外踝甚至内踩的骨折.理想的骨折分类提示损伤机制、损伤程度、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目前尚无一种分类方法能够兼顾骨折损伤机制,描述后踝、内踝骨折形态,指导手术和判断预后,因此手术入路和策略也见仁见智.对后pilon骨折的损伤机制、初期评估软组织损伤和骨折、基于CT横断面的骨折形态分型、手术入路和固定方式等进行综述,以期提高后pilon骨折的认识,减少围手术期的并发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