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天津医院承办。本刊创刊至今已有30年,始终是我国骨科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30年来,我们始终以学术质量为根本,以促进骨科事业发展为己任,以造福人民为最终目标。目前,我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学术地位等持续领先。作为骨科学术交流平台,我们欢迎各种类型的稿件,请关注我们、信赖我们、支持我们、与我们一同进步。


首页>中华骨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352
  • 国内刊号:12-111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剑桥科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文摘杂志,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华骨科杂志2018年第14期

节段型假体在骨干肿瘤重建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郑凯;于秀淳;胡永成;徐明;王丰;杨雄刚

关键词:假体植入, 骨干, 骨肿瘤, 修复外科手术
摘要:目的 探讨节段型假体在骨干缺损修复中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7年6月国内2家骨肿瘤治疗中心采用节段型假体重建四肢长骨骨缺损患者40例,男18例,女22例;年龄13~83岁,平均(63.6±13.9)岁.手术部位包括:股骨28例,肱骨8例,胫骨3例,尺骨1例.原发肿瘤5例,多发性骨髓瘤3例,骨转移瘤32例.32例患者(80%,32/40)发生了手术部位病理性骨折.分析性别、年龄、手术部位、病理类型、手术重建方式、术后肢体功能、术后并发症、患者生存情况及假体生存情况,手术部位差异组间比较分析不同部位假体重建的差异性,是否发生并发症组间统计分析导致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影响术后肢体功能的因素.结果 手术时间(104.6±20.0) min,出血量200~2 800 ml,中位出血量600 ml.术中截骨长度(93.5±27.4) mm.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8.5个月(3~79个月),假体中位生存时间8个月(3~79个月).根据Henderson肿瘤假体并发症分型,Ⅰ型并发症3例,包括2例切口愈合延迟和1例桡神经麻痹;Ⅱ型并发症1例,为肱骨节段型假体无菌性松动;Ⅲ型并发症1例,股骨假体力线与生物力线成角;Ⅴ型并发症2例,均为肿瘤局部复发,均行截肢治疗.肌肉骨骼肿瘤协会(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MSTS)肢体功能评分为(20.4±4.1)分.2例患者因肿瘤复发截肢导致假体未能继续使用,38例患者假体均使用至患者死亡或随访时间截点,40例患者生存曲线与假体生存曲线高度拟合,提示患者生存情况是影响术后假体生存的主要因素.肱骨与股骨不同部位假体重建组间比较发现,肱骨接骨板使用率(4/8,50.0%)高于股骨接骨板使用率(5/28,17.9%),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F=3.426,P=0.064).是否发生并发症组间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类型是导致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x2=7.446,P=0.024),原发肿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骨转移瘤和多发性骨髓瘤,无并发症发生的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更优(F=9.709,P=0.003).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提示患者年龄、肿瘤类型、术前是否发生病理性骨折、手术部位、截骨长度均不是影响术后肢体功能的危险因素,患者生存时间与术后肢体功能正相关(t=4.228,P=0.000).结论 节段型假体是骨转移瘤骨干缺损修复的可靠方法,联合使用接骨板固定,能够有效减少假体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