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天津医院承办。本刊创刊至今已有30年,始终是我国骨科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30年来,我们始终以学术质量为根本,以促进骨科事业发展为己任,以造福人民为最终目标。目前,我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学术地位等持续领先。作为骨科学术交流平台,我们欢迎各种类型的稿件,请关注我们、信赖我们、支持我们、与我们一同进步。


首页>中华骨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352
  • 国内刊号:12-111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剑桥科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文摘杂志,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华骨科杂志2018年第13期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无牵引床侧卧位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固定的手术技巧

林凤飞;陈宾;林朝晖;郑科;郑明

关键词:髋骨折, 骨折固定术, 髓内, 体位, 病例对照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无牵引床侧卧位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其手术技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的173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并根据不同的体位术式分为两组.无牵引床侧卧位组106例,男42例,女64例;年龄65~98岁,中位年龄为78岁;术中采用侧卧位手法牵引复位后PFNA内固定术.牵引床仰卧位组67例,男32例,女35例;年龄66~101岁,中位年龄为76岁;术中采用牵引床仰卧位复位后PFNA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时间、手术操作时间、髋部手术切口长度、术中显性出血量、使用骨钩辅助复位率、住院时间、骨折复位效果、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等指标.结果 无牵引床侧卧位组麻醉时间为(59.3±8.7) min、手术操作时间为(46.6±6.5) min、髋部手术切口长度为(2.9±0.9) cm、术中显性出血量为(76.4±15.6) ml、使用骨钩辅助复位14例(13.2%,14/106);牵引床仰卧位组麻醉时间为(62.6±7.4) min,手术操作时间为(51.4±9.7) min,髋部手术切口长度为(4.2±1.1)cm,术中显性出血量为(105.3±17.4) ml,使用骨钩辅助复位17例(25.4%,17/67).无牵引床侧卧位组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显性出血量、骨钩辅助复位病例数均少于牵引床仰卧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牵引床侧卧位组的并发症总体发生率为24.53%(26/106)、大转子顶点外侧皮质破坏伴入钉点外移率3.77%(4/106)、深静脉血栓发生率4.72%(5/106)和医源性皮肤挫伤发生率0.94%(1/106);牵引床仰卧位组的并发症总体发生率56.71%(38/67)、大转子顶点外侧皮质破坏伴入钉点外移率11.94% (8/67)、深静脉血栓发生率10.45%(7/67)和医源性皮肤挫伤发生率10.45%(7/67).无牵引床侧卧位组并发症总体发生率、大转子顶点外侧皮质破坏伴入钉点外移率、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医源性皮肤挫伤发生率均小于牵引床仰卧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t=1.75,P=0.081)、骨折复位效果(x2=0.202,P=0.042)、骨折愈合时间(t=-1.47,P=0.145)及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t=1.03,P=0.305)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无牵引床侧卧位与牵引床仰卧位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在麻醉及手术操作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等方面优于牵引床仰卧位术式,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