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天津医院承办。本刊创刊至今已有30年,始终是我国骨科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30年来,我们始终以学术质量为根本,以促进骨科事业发展为己任,以造福人民为最终目标。目前,我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学术地位等持续领先。作为骨科学术交流平台,我们欢迎各种类型的稿件,请关注我们、信赖我们、支持我们、与我们一同进步。


首页>中华骨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352
  • 国内刊号:12-111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剑桥科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文摘杂志,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华骨科杂志2018年第04期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术后远端叠加现象的自然史研究

秦晓东;夏超;薛冰川;徐磊磊;邱勇;朱泽章

关键词:脊柱侧凸, 青少年, 脊柱融合术, 手术后并发症
摘要:目的 探讨Lenke 1A和2A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术后远端叠加现象的自然史及其进展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12年7月接受后路选择性胸椎融合手术治疗的Lenke 1A型和2A型患者197例,其中44例(22.3%)患者术后发生远端叠加现象,男5例,女39例;年龄10~18岁,平均(15.0±2.1)岁;主胸弯Cobb角40°~69°,平均49.3°±9.3°.在初次发生远端叠加现象时与末次随访时的X线片测量远端融合椎(lowest instrumented vertebra,LIV)下位椎间盘成角、LIV下位椎体偏移骶骨正中线距离.根据随访过程中的变化将远端叠加现象分为进展型和非进展型,进展型定义为椎间盘成角进一步增加>5°或椎体偏移进一步增加>5 mm,反之则为非进展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比较进展组与非进展组术前与术后的各临床资料与影像学参数,选取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远端叠加现象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44例发生远端叠加现象的患者中进展组17例(38.6%),非进展组27例(61.4%).进展组Risser征明显低于非进展组(t=4.399,P<0.001);进展组47.1%的患者LIV位于充分稳定椎(substantially stable vertebra,SSV)的近端,非进展组3.7%的患者LIV位于SSV的近端,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检验值=18.142,P<0.001);在随访期间进展组的双肩不平衡改善明显大于非进展组(t=3.011,P=0.00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低Risser征(OR=3.021,P<0.001)及LIV位于SSV近端(OR=10.352, P<0.001)是远端叠加现象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末次随访时进展组SRS-22评分中自我形象评分明显低于非进展组(t=2.321,P=0.014).结论 根据远端叠加现象的自然史将其分为进展型和非进展型,其中进展型接近40%.远端叠加现象进展的危险因素包括骨龄不成熟、LIV位于SSV近端.此外,远端叠加现象的进展能在一定程度上代偿双肩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