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天津医院承办。本刊创刊至今已有30年,始终是我国骨科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30年来,我们始终以学术质量为根本,以促进骨科事业发展为己任,以造福人民为最终目标。目前,我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学术地位等持续领先。作为骨科学术交流平台,我们欢迎各种类型的稿件,请关注我们、信赖我们、支持我们、与我们一同进步。


首页>中华骨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352
  • 国内刊号:12-111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期刊收录: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剑桥科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文摘杂志,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华骨科杂志2019年第03期

可动人工腰椎的研制及体外即刻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

刘俭涛;贺西京;高延征;王宏博;吕东波;余正红;高坤;杨寅

关键词:腰椎, 假体设计, 生物力学, 活动范围, 关节
摘要:目的 探讨一种新型腰椎假体——可动人工腰椎的稳定性及活动度.方法 取15具成人新鲜腰椎标本,随机分为生理组、融合组、非融合组.应用计算机辅助软件采集L2椎体及邻近椎间盘的解剖参数,利用3D打印与机械加工技术个性化制作假体.融合组与非融合组行L2椎体及邻近椎间盘部分切除术后分别植入钛笼、钛板与可动人工腰椎,生理组标本不做处理.术后行影像学检查,判断假体位置及脊髓情况.对三组标本在前屈、背伸、左右侧弯及左右旋转方向上进行7.5 N·m载荷的生物力学测试,测量手术部位及邻近椎间盘的活动度.结果 个性化制作的假体由椎体部件、椎间盘部件、复合材料球三部分构成.术后影像学检查均未发现假体移位、脊髓压迫等情况.非融合组T12L1椎间隙在前屈、背伸、左侧弯、右侧弯状态下的ROM(分别为3.68°±0.86°、3.52°±0.86°、2.64°±0.93°、2.58°±0.76°)与生理组(分别为3.98°±0.90°、3.74°±0.91°、2.94°±1.10°、2.96°±0.8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融合组ROM(分别为5.28°±0.83°、5.32°±0.42°、4.72°±1.10°、4.94°±1.17°)较生理组与非融合组增大.非融合组L1.2与L2.3椎间隙在前屈、背伸、左侧弯、右侧弯状态下的活动度(L1.2分另为4.62°±0.51°、4.34°±0.67°、3.16°±0.55°、3.28°±0.41°,L2.3分别为4.54°±0.58°、4.36°±0.65°、3.26°±0.21°、3.42°±0.37°)与生理组(L1.2分别为4.10°±0.53°、3.72°±0.42°、2.74°±0.50°、3.04°±0.40°,L2.3分别为4.26°±0.72°、4.08°±0.77°、3.00°±0.36°、3.20°±0.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大于融合组(L1.2分别为1.10°±0.35°、1.28°±0.31°、0.84°±0.34°、0.80°±0.43.,L2.3分别为1.14°±0.30°、1.18°±0.28°、0.94°±0.36°、1.06±0.32°).生理组T12~L3全节段左、右旋转活动度分别为4.47°±0.99°、4.40.±0.70.,非融合组分别为4.60°±0.90.、4.50.±0.77°,融合组分别为3.85°±0.50.、3.72°±0.70°,三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可动人工腰椎可部分保留手术节段在前屈、背伸、侧弯及旋转方向上的活动度,能有效避免邻近节段椎间隙活动度增大.体外生物力学试验证实假体植入后可以获得较好的即刻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