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天津医院承办。本刊创刊至今已有30年,始终是我国骨科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30年来,我们始终以学术质量为根本,以促进骨科事业发展为己任,以造福人民为最终目标。目前,我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学术地位等持续领先。作为骨科学术交流平台,我们欢迎各种类型的稿件,请关注我们、信赖我们、支持我们、与我们一同进步。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骨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235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2-1113/R

邮发代号: 6-17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天津

出版地区 天津

订购价格 984.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骨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骨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253-2352
  • 国内刊号:12-1113/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期刊荣誉:
  • 期刊收录: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剑桥科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文摘杂志,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华骨科杂志介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天津医院承办。本刊创刊至今已有30年,始终是我国骨科领域最权威的学术期刊。30年来,我们始终以学术质量为根本,以促进骨科事业发展为己任,以造福人民为最终目标。目前,我刊已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收录,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学术地位等持续领先。作为骨科学术交流平台,我们欢迎各种类型的稿件,请关注我们、信赖我们、支持我们、与我们一同进步。


本刊栏目设置
中国骨科工作者撰写的骨科领域先进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新进展,以及对骨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骨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有关国内外最新成就、动态的综述,并有述评、讲座、骨科教程、会议纪要、个案报告等
本刊数据库收录/荣誉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万方收录(中),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剑桥科学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文摘杂志,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中华骨科杂志投稿须知

中华骨科杂志社征稿要求

  1. 投稿方式

  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不接收纸质来稿,稿件需经中华医学会远程稿件处理系统(http://www.cma.org.cn/ywzx/index.html)或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网站(http://www.medline.org.cn/)投送。注册为杂志作者后选择《中华骨科杂志》投稿。来稿需经作者单位主管学术机构审核,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如涉及保密问题,需附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发表的证明。本刊不收取稿件处理费。

  2. 投稿要求

  文稿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导向性、实用性。资料真实、数据准确、论点鲜明、结构严谨、文字精练,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

  文稿需包括:(1)题名及作者,作者单位,第一作者简介,基金资助项目,项目负责人,E-mail,电话,传真;(2)中文摘要;(3)英文摘要;(4)正文:前言,资料与方法,结果,讨论,志谢,参考文献。视文章体裁选择相关项目。

  投稿时必须注明该文稿是否已在非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或在学术会议交流过的文稿,或已用其他文种发表过的文稿(需征得首次刊登期刊的同意),此三种情形不属于一稿两投。


期刊引用
中华骨科杂志影响因子
中华骨科杂志发文量
中华骨科杂志总被引频次
中华骨科杂志往期文章
  • 腕管的生物力学及与腕管综合征的相关性(下)

    三、屈肌腱和滑膜腕管内肌腱及其周围组织形成一个复杂的滑动系统.拇长屈肌由桡侧滑囊包绕,其它肌腱则由尺侧滑囊包绕.滑囊是由两层滑膜组织形成的双层空管.内层(脏层)通过滑膜下结缔组织和网状组织组成腱滑膜与屈肌腱相连接[57];其外层(壁层)松散地连接于其附近的组织(如屈肌支持带).内外两层之间有滑膜及滑膜液,使肌腱滑动时内外层间相对运动的摩擦力很低(图3).......

    作者: 刊期: 2008- 05

  • 股骨髁负重区退变软骨基质生化成分改变与磁共振功能成像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关节炎股骨髁负重区退变软骨基质生化成分改变与磁共振功能成像的相关性.方法2013年12月至2014年2月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骨关节炎患者15例,男7例,女8例;年龄62~81岁,平均70岁.利用7.0T磁共振T2-mapping序列体外测量膝关节股骨髁负重区退变软骨的T2值,计算相同部位软骨的水含量、胶原含量,于偏振光显微镜下对胶原纤维走向进行分级.分析T2值与水含量、胶原含量和胶原......

    作者:杜小涛;颜超;魏波;徐燕;郭阳;严俊伟;李栋;冒锋涌;王黎明 刊期: 2015- 03

  • 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术后慢性感染的二期全髋关节置换

    目的探讨二期全髋关节置换(totalhiparthroplasty,THA)治疗成人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术后慢性感染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至2011年6月采用二期THA手术治疗的成人股骨近端骨折内固定术后慢性感染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8例,女1例;年龄31~74岁,平均52.6岁.股骨颈骨折3例,股骨转子间骨折6例.术前行关节腔穿刺液及术中取关节周围组织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一......

    作者:康鹏德;杨静;沈彬;周宗科;裴福兴 刊期: 2012- 09

  • 微创模板法内固定钢板取出术

    四肢骨折多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骨折愈合后须将内固定钢板螺钉取出.传统内固定物取出方法是在硬脊膜外麻醉或臂丛阻滞麻醉下,按照钢板位置及长度取原手术切口,逐层进入钢板部位取出内固定钢板及螺钉.2004年至2006年,我院对40例四肢骨折行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患者利用模板钢板定位取出内固定钢板和螺钉,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徐昕;张卫国;董耘;徐华;杨华清;张鹏;王小武 刊期: 2008- 03

  • Lasègue征的再认识

    ErnestChadesLasègue(1816-1883)为19世纪法国流行病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和内科学领域的医学专家,在其文章Considerationssurlasciatique~([1])(对坐骨神经痛的认识)中指出:坐骨神经痛是一种疾病,不是功能失调,与其他神经痛无关.坐骨神经大出口处在坐骨结节、梨状肌下方.坐骨神经痛可分为轻型和重型,肢体可出现废用性肌萎缩……~([2]).此文作......

    作者:胡有谷;陈伯华 刊期: 2010- 03

  • 严重膝关节粘连的关节镜下松解术

    膝关节内骨折、出血,膝关节长期制动,滑膜切除、韧带损伤后修复重建,甚至半月板切除术后均可能发生膝关节粘连而导致关节活动受限[1,2].以往多采用关节切开松解术治疗,创伤大,愈合慢,术后剧烈的疼痛造成无法进行早期关节功能锻炼,严重地影响了治疗效果.严重的膝关节粘连,因关节腔完全消失,关节内无法充盈扩张而曾被视为关节镜手术的禁忌证[3].国外80年代初开展关节镜下切除粘连束带、纤维条思扒崾址ㄋ山?取得......

    作者:张春礼;李明全;曾智侠 刊期: 2001- 05

  • 髋膝关节置换术后疗效评估体系

    术后疗效评估体系是通过对影响手术效果的诸多因素和患者术后主观和客观功能恢复情况的考评,形成一个对手术疗效综合评价的相对定量的评定系统,是衡量手术成功与否和进行随访研究的重要科学依据.人工关节置换术的疗效由于受手术前致病原因、关节结构毁损程度、关节假体的类型、假体的固定方式、手术技术以及手术后康复情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要进行关节置换手术整体水平评估,不同的假体系统之间和各手术个体之间的疗效比较,以及......

    作者:吴海山;冯明光 刊期: 2004- 08

  • 全膝关节置换治疗成人双侧先天性髌骨脱位一例报告

    先天性髌骨脱位是一种较少见的畸形,多见于女性.儿童期髌骨先天性脱位大都可通过软组织手术使髌骨内移,回到股骨滑车沟内,但有关成人先天性髌骨脱位治疗的文献报道却很少见.2002年,我们为1例成人双侧先天性髌骨脱位合并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患者同期施行了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经过2年随访,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于建华;张铁良;卜延民;赵秀祥;郑得志 刊期: 2005- 12

  • 凝血因子Ⅺ及其基因多态性与深静脉血栓形成关系的研究进展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thrombosis,DVT)作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thromboembolism,VTE)的临床表现之一,是一种严重的,具有潜在危险的疾病.血栓形成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静脉,以下肢深静脉为多见,虽然大多没有临床症状或临床症状轻微,但若未及时进行恰当治疗易进展为血栓形成后综合征、股青肿、股白肿,严重时可发生肺栓塞而死亡.尽管目前在临床上在采取多种预防DVT形......

    作者:宋枬 刊期: 2016- 10

  • CT重建对腰椎多节段峡部裂的诊断价值

    目的统计腰椎多节段峡部裂的患病率,评价CT重建对腰椎多节段峡部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4年1月至2012年3月间因腰椎峡部裂在北京积水潭医院骨科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所有患者(312例),男147例(占47%),女165例(占53%);年龄12~76岁,平均44岁.对所有病例行腰椎正、侧位,过屈、过伸位、双斜位X线片和腰椎CT检查,统计入院手术患者中腰椎多节段峡部裂的患病率和患病节段,总结其临床表......

    作者:韦祎;田伟;程晓光 刊期: 2013- 08